梁溪漁夫 詩九首
(八)
《摸槍慘案》
寒冬臘月朔風狂 逼入河中為摸槍
人遇浮冰寒徹骨 身臨篝火暖心房
火旁禽獸爪才暖 水裏鄉親身已僵
一句謊言釀橫禍 幾條人命遘災殃
河邊猶有冤魂泣 隻為國人皆善忘
【摸槍案始末】
1942年初,日酋橋本派兵下鄉收繳抗日武器。某人上前搭訕,日寇疑心,嚴刑逼問武器下落,某無奈,謊稱槍支丟入河中。時值隆冬,寒風凜冽,日寇一麵逼令七十餘人水底摸槍,一麵用百姓的門窗,在申浦河岸上烤火取暖,監督摸槍進程。多人凍僵、有人喪生。某人因謊言戳穿而被槍殺在河邊。
(九)
《憶寶善橋頭日軍崗哨》
寶善橋頭哨 行人各哈腰
橫將衣物查 細把麵容瞧
時起無名火 揮拳不肯饒
鼻青臉腫客 忍辱事方了
【注】
寶善橋原來架設在舜河南端、同龍溪交匯處,單孔金山石砌拱橋,坡度平緩,橋形優美,莊重古樸。舜河東移,已毀。日寇占領焦溪期間,到處設卡哨。在寶善橋上設有雙哨,盤查過往行人,稍不順眼,即拳打腳踢,百姓鼻青臉腫,隻能忍氣吞聲,形同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