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橋懷舊》
梁溪漁夫
花崗石拱橋 環洞臥波濤
年近三百歲 身同屋脊高
姿形頗雅致 人氣領風騷
今日惟清冷 空將霜鬢搔
【注】
忠恕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該橋橫跨於龍溪河上,東西走向,地處南街中段,故名“中市橋”。中市橋係花崗岩石質縱聯並列式單孔拱橋,拱圈外側鑲邊,拱圈上方兩側各有橋耳一對,兩側橋額上鐫雕楷書“中市橋”三字。橋麵兩側置厚實欄板,橋頂兩側欄板間置望柱各一對。橋全長18.4米,橋高4.6米,拱頂高3.6米,淨跨6.6米,橋頂麵寬2.7米,橋堍寬3.7米,橋坡階石東15級、西13級。此橋經曆二、三百年,至今橋體依然完整、堅固如初。南農大徐教授是焦溪人,已九十多歲,她說自己見過橋名石碑”忠恕橋“三字。
《青龍橋》
梁溪漁夫
青龍橋底伏蒼虯 不負春光悲晚秋
垂柳俯身蘸碧水 石橋倒影入清流
渾身斑駁生苔蘚 遍體傷痕掛彩旒
曆盡滄桑兩百載 桑榆暮景使人愁
【注】
青龍橋位於焦溪鎮龍溪河與舜河相連接處附近,始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橋全長19米,橋體雖為花崗岩石建成,但因長期被來往船隻碰撞受損,已有多處裂痕,急需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