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焦溪山水古跡人文詩選》卷一 之一

(2020-06-18 23:23:13) 下一個

焦溪,延陵古邑

----《延陵古邑無人知,史誌輿圖難入時》

一望三縣古焦溪  名邑延陵埋稻畦

綠水逶迤通震澤  青山寂寞匿黃驪

千年城郭無蹤影  十裏長街沒草泥

青史無標漸湮滅  惟餘風月綠楊堤

 

自序


       焦溪,座落在常州、江陰、無錫三地的交界處。三山環抱,河流縱橫,是我朝思暮想的故鄉。2014年,焦溪先後獲得了中國曆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古村落兩個殊榮。相信社會各界的關心下,焦溪古鎮必將有重大的發展,以嶄新麵貌呈現在世人麵前。
       出於遊子的故鄉情,漁夫十分關心這方麵的進展,想為古鎮的發展做一些文化方麵的鋪墊工作,共收集了400餘篇有關焦溪山水、古跡、風情的詩作或焦溪詩人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曆代名家碩彥自不待言,即如焦溪本土詩人如唐代魏璞、元末明初東南大儒謝應芳、清代陽湖派代表性文人李兆洛、創立舜山書院的江南碩儒是仲明、文武雙進士奚寅、儒將承越等人,都有詩文傳世。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時代的風貌,真實記錄了焦溪的曆史人文狀況。既是重要的曆史資料,又是難得的文藝精品。最能代表焦溪詩作水平的是詠菊花詩。1869年《焦溪菊社》的一批文人,聚會賞菊,擬定“種菊、訪菊、買菊、擔菊、載菊、供菊………”等20題,抽簽分題,即席吟詠30餘篇,後來編成《菊社吟草》刊印。一時在江南各地傳為美談,爭相求觀。本人目前隻收集到其中20首,其餘30多首菊花詩,是後來焦溪詩人的作品,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收集有關詩作的同時,漁夫創作了100餘篇詩作,主題涉及:
     1.近幾十年消失的古跡如朱元璋老師焦先生墓,唐代高僧鳥窠禪師遺跡蘆岐庵。有作品《焦丙墓》,《仙人墩白公問道》等詩篇,以資懷古;
     2.涉及因近幾十年交通發展、十座古橋消失六座,殊為可惜。有《憶惠通橋》、《憶寶善橋》等十餘篇詩作,抒發難忘石橋之情;
     3.因無序發展消失的舜過山山頂池塘自然景觀。有作品《眉嶺月池》、《硃凹雨澗》等詩篇,給後人留作紀念;
     4.焦溪在抗戰期間受到日寇蹂躪。遺跡正在被遺忘,有作品《西園慘案》、《火燒焦溪》等詩篇,希望後人不忘國恥。
     5.焦溪有好幾家世代名醫,醫德醫風世代受到尊敬,近代也出了不少名醫,是焦溪文化的一部份,有作品《焦墊醫林》、《傳世醫德》等篇,希望優良傳統得到傳承、發揚;
     6.戲曲,曾在焦溪地區受到熱烈歡迎,焦溪人曾經如醉如癡、盛況空前。有作品《竹枝詞》、《大華戲院》等記錄了當時盛況;
     7.焦溪的美食八鄉聞名,為此創作了《扣肉》、《羊肉》、《川丸子》等詩篇;
     8.焦溪曆史上有名的副業編織蒲包曾走入千家萬戶,為此創作了《蒲包歎》、《竹枝詞》等詩篇。
     此外作者研究了古鎮的曆史和地理變化,發現了古代地理環境與當前不同,曆史上蘇南腹地存在一個煙波浩渺的古芙蓉湖,焦溪位於古芙蓉湖和長江之間、古芙蓉湖北岸,那裏,古芙蓉湖同長江之間距離最近,因此也是古代南北水路交通樞紐,隋唐以前是古運河江南段的必經通道,這一點由古籍《越絕書.吳地篇》所記載,為此作者撰寫了詩篇《詠吳國水犀軍征楚過焦溪古運河》、《石堰三山港》。
       原先,大家都不知道延陵古邑的具體位置,這次竟然意外發現就在焦溪麻皮橋一帶,在春秋末年,它是延陵季劄的治所、故居所在的中心城市。傳說延陵季劄,當年隱居在舜山之下;從遺址來看,他是居住在舜山之西的城裏,是在治理延陵,按其處世為人,肩負治理延陵的重大職責,也不可能置治理邦國重大責任於不顧,自己在舜山之下享受漁釣之樂。這一點也可從他的墳塋,不葬於舜山之上,而葬於延陵古邑之北、現在的位置所證實。因此創作了《延陵古邑》、《輞川懷古》等詩篇。並希望當地政府對古運河遺址、延陵古邑遺址進行考察、加以保護。
       傳說焦溪附近有眾多虞舜巡幸江南的遺跡,如舜田、舜井、舜河等等,但是全國到處都有舜的遺跡,其真實性有待證實。作者認為:從古地理角度看,舜帝從中原到江南,進行開拓,駐足於這個當年水陸交通的樞紐、咽喉要地,是極有可能的。選擇這個地區建立開拓江南的大本營,恰恰反映出舜帝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因此創作了《詠虞舜高山駐蹕》、《破解焦墊聖賢之鄉謎團》,追思舜帝抵達江南情景。至於秦始皇巡幸吳越,路過焦溪,登秦望山遠眺,從古代交通地理的角度判斷,那是毫無懸念。因之創作了《秦望山遇雨》、《遺恨》同秦皇有關的詩篇,還根據傳說,創作了吳王登烏塔嶺的篇章。
黃天蕩之戰是奠定南宋江山的關鍵性戰役,金兀術十多萬大軍被韓世忠八千水軍圍於黃天蕩,這個黃天蕩究竟在什麽地方?曆史上鎮江附近從來沒有這個地名,而焦溪地區的黃天蕩,曆史上從來這麽稱呼。從地理、曆史、軍事常識、考古史料、家譜記載看,這裏才是黃天蕩之戰的所在地。隻有芙蓉湖和長江才能行駛巨艦,作為八千水軍的舞台,前後夾擊,包圍數十萬陷於沼澤的金兀術大軍。其它地形,都不足以讓史家采用“包圍”這種字眼,因此,漁夫創作了詩篇《黃天蕩之戰懷古》 。
      焦溪古鎮,有這麽悠久的曆史、有這麽深厚的文化遺存、有這多美好的詩作存世,確實難能可貴。希望這本薄薄的詩集,能成為介紹古鎮的一張曆史名片,有助於大家對古鎮曆史文化、古跡風景、風土人情的了解,漁夫將深感榮幸!
       本書編著過程中,得到了好友、鄉彥胡南邦先生的幫助和支持,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文史資料、詩詞材料,還對文字進行了修改,在此謹表真摯的謝意。焦溪王益中、潘文瑞先生提供了有關焦溪現狀、詩人生平方麵重要信息,在此一並致謝。

焦溪 河屯基 梁溪漁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