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錫山水名勝詩鈔》卷一 吳王宴樂、爭霸、敗亡 之二十六

(2020-03-20 21:49:58) 下一個
爭霸中原的艾陵之戰
 
公元前484年,吳魯聯軍同齊國在艾陵決戰,戰況空前慘烈,吳軍生俘齊國統帥國書,全殲十萬齊師,吳軍本身也大喪元氣。
 
吳魯聯軍襲艾陵¹ 先侵博邑後吞贏²
 
吳鉤霜刃耀人眼 楚角淒聲徹夜鳴
 
齊陣旌旗蔽日月 貔貅十萬立連營³
 
兩軍對壘誰憐卒 將領貪功不惜兵
 
登嶺吳王觀戰局? 馳援諸旅砍麾旌
 
茹曹反用鳴金號? 國帥愕然身陷坑?
 
浴血鏖兵天地暗 橫屍遍野鬼神驚
 
汶河水赤不堪說 十萬齊師幾個生
 
吳國精兵十喪七 夫差籍此換虛名
 
艾陵一戰誰勝利 越國大夫心最明
 【注】
1. 艾陵,齊國地名
2. 博邑,齊國地名,今泰安市南15公裏舊縣村,古稱博城。 贏,齊國地名,今萊城區羊裏鎮城子縣村,古時為贏城。
3. 貔貅,古籍中的猛獸,多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  
4. 登嶺,當時吳王在山嶺上,居高臨下觀察戰場全局。
5.茹曹,吳國王子,勇將。“反用鳴金號”,按慣例,鳴金號響收兵。齊軍苦戰之際,突聞吳軍陣上金聲大作,鉦鐃齊鳴,以為吳軍收兵,總算激戰勝利,鬥誌一下子鬆懈下來。不料吳軍非但不收兵,吳王夫差親率三萬精銳,從左側分三路殺到。吳軍事前約定“鳴金前進”聽到金聲,吳兵反而奮勇前進。吳王三萬精兵蓄銳已久,一朝出動,如山洪爆發,勢不可當。本來齊軍苦戰,正筋疲力盡,反用鳴金號角,擾亂軍心,一時如何能擋三萬虎狼之師。但見戰旗一麵麵倒下,戰將一員員飲血沙場。雖然拚死抵抗,畢竟力怯技窮,漸漸被吳軍吞噬。當最後一麵戰旗被吳軍砍倒之後,艾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齊國十萬大軍被殲,元帥國書被俘,不屈而死。甲仗如山積,齊軍八百戰車,全都成為吳軍的戰利品。 
6. 國帥,名國書,齊軍統帥。
 【背景材料】
 《左傳》哀公十一年載:“為郊戰故,公會吳伐齊。”即公元前484年春,齊將國書、高無丕率師至魯都城郊伐魯失敗。魯國想聯吳軍伐齊,報一箭之仇,就派孔子的學生子貢出使吳國,說服吳國伐齊。此時,齊軍為挽回伐魯失敗的麵子,想再伐魯。吳欲稱霸,趁魯聯吳之機打擊齊國。於是爆發了一場惡戰——艾陵之戰。吳軍在5月攻下了博城(今山東泰安東南),5月27日攻克贏城(今萊蕪西北羊裏鎮城子村)向齊帥國書所率的齊軍主力部隊殺來,至29日進至艾陵地區西5裏(在今苗山鎮,艾邑,今新泰、萊蕪、沂源等縣交界處,因艾山而得名,係丘陵,又名艾陵。)
 
  齊將國書伐魯,聞聽魯聯吳伐齊,知吳軍強大,為縮短供應線,保衛齊都臨淄,留下部隊守博城、贏城和泰山齊長城各關隘,率主力沿淄水而上,進駐艾陵並以齊長城為依托迎敵。
 
《東周列國誌》描繪了此戰經過。雙方各用戰車千乘,號稱十萬人馬。吳上下右軍,分由大夫胥門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揮,與齊軍相對列陣。吳王夫差親率中軍,為預備隊。齊軍由國書率中軍,高無邳率上軍,宗樓率下軍。5月29日傍晚,吳軍胥門巢率上軍先到艾陵,遇齊國大軍。齊將公孫近率部迎戰吳軍,國書助之,大敗胥門巢,吳國大軍繼至,各自收兵。
時魯將叔孫州仇率兵,引吳國大軍至艾陵西五裏下寨。齊軍勝了第一仗,擊敗吳國前軍,群情激昂,認為有把握戰勝吳軍了。
 
   5月30日一早,夫差命魯將叔孫州仇率吳軍打第一陣,吳將展如打第二陣,王子茹曹打第三陣,胥門巢率魯兵三千往來誘敵。自引大軍屯於高阜處,相機救援。
 
     吳將胥門巢率部挑戰,齊將公孫揮因昨天曾擊敗胥門巢,出兵迎戰。胥門巢見公孫揮出兵,立即退走。叔孫州仇截住公孫揮廝殺,胥門巢回身助攻。國書派公孫夏出戰車攻胥軍,胥門巢又退,公孫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孫夏廝殺,胥門巢又回車助戰。惱得齊將高無丕、宗樓一齊出陣。吳軍茹曹挺身獨戰二將,全無怯意。國書見吳兵不退,引全軍助戰。吳軍漸招架不住。
 
    吳王在高處看見,命伯噽引兵一萬接引諸軍,親率精兵三萬、分三股、反以鳴金為號,從一側穿插齊軍,將齊兵隔絕三處。齊軍首尾不能相顧。吳軍見夫差親臨指揮,救援胥門巢軍,勇氣倍增,大敗齊軍,繳獲齊軍革車八百乘,俘獲齊帥國書、齊將公孫夏、閭丘明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