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亂飛博克主頁

竹影掃階,是心動,還是風動?一直亂飛,是心動,還是身動?
正文

聖誕過完了,等新年,坐下來碼幾個字。

(2006-12-28 15:57:44) 下一個
BOXING DAY 晚上和幾個朋友敲牌,正好白天見到ANDREW的女朋友,就聊到了問ANDREW,他的女朋友在大學是學什麽專業的,他說是學OCCUPATIONAL THERAPY的,我狐疑半天也沒猜出來這是個什麽專業。 CAREN 解釋說這個專業是專門幫助生活上有困難的人的,到這些人的家裏,用專業的知識來幫他們安排和設計生活。
---------提啦!

AMENDA的好朋友CLAIRE 在大學學SPEECH THERAPY的,幫住發音有困難的人。

我開始走神兒,想到前一陣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坐輪椅的殘疾人告一個商店,因為商店在二樓,沒有殘疾人用的電梯,所以她認為她的身體殘疾受到商店的歧視,告的結果是商店不得不關門遷址,到一個有殘疾人ACCESS的地方。

想到要在英國停車,不管是商店前的車位,還是MULTI-STOREY停車樓的車位,好的位址用遠是給有殘疾標的車留著的,不關有多少這樣的位子空著,其它的車也要到遠處去停。再有好的位子,寬一些的車位是給帶孩子的車留的,也有標幟,其它車不能隨變用。

想到專門給殘疾人設計的車子,生活中,見到有人在用的。

想到自己在英國看房時被告知所有的現在的房屋,一居也好,兩居也好,1個人住也好,10個人住也好,立法規定都要有在一層的廁所,為DISABLE準備,所有新蓋房屋的入口都要有DISABLE的斜坡。

殘疾人家中有專用的升降設備,和各種方邊生活的裝置,隻用按電鈕。

所有的公共場所永遠有給殘疾人用的洗手間,給嬰兒用的換洗間。

想到我的表哥和表姐,天生不能站立,上肢的功能也不完全,說話也不是很清楚,我有時候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隻是很多音在一起。姑夫做了4個小輪在椅子腿下,住在老樓裏,自己在廁所,沒有座便器的那種,安裝高高低低的扶手,在那個從客廳到廁所的台階上,他們不知摔了多少次。

吃東西是要人喂的,上廁所是要人幫的,三十多年來,全靠姑姑和姑父頑強的支持而生活,民政部門一個月給幾塊錢的補貼,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幫助。姑姑是小學老師,姑父是工程師。在北京生活。

把表哥和表姐兩個人搬下樓要花上姑姑和姑父一兩個小時,平時姑姑是不敢帶他們上街的,在人潮中逛商店更是天方夜譚,受進白眼不說,光想想要在商場裏幫兩個人上廁所簡直就是難又難。他們從沒有去過電影院,不可能去逛公園,雖然住在北京,有那麽多好的地方。


我看著他們這樣生活,看了三十幾年。姑姑和姑父已經都是六十幾歲了。由於身體原因,他們經常要帶表哥表姐去醫院,工資全給了醫院不說,在醫院看病你是知到的,掛號在一樓,大夫在5樓,交檢查費在2樓,檢查室在另外一個樓,另外一個檢查要去南城的什麽分院才有設備。另外一個檢查每周隻有周二才做,到地下室拿化驗結果,再跑回5樓找大夫,大夫午修吃飯去啦,等一個半小時才來。隻好再去掛下午的號。。。。。。想找個好大夫,要托人情,要大夫多費心,需要病房有床位,要到處陪笑臉,托人請,要送東西,等在手術室外,要把紅包準備好,要把大夫和護士的午飯都買好,要把幾萬塊的住院壓金準備好,骨科部位要到這個醫院,肌肉問題要到那個醫院,恢複治療要天天跑醫院。。。。。。人的神經呀,要多麽的堅強,經受這些無休無止的考驗。

這可是在北京呀,在偏遠一點的地方又是什麽樣子呢。

比起我的表哥表姐,在英國的殘疾人不知到他們是泡在蜜罐裏呢。換句話說,如果我的表哥表姐能出生在英國,也算不幸中的萬幸。誇張一點說,他們隻用學會按電鈕,護士會到家裏來做治療,社區和教堂的人士會來照雇他們,和他們聊天,看電影,聽音樂。不用自費心,醫院會自動預約需要的檢查,到醫院後,有醫院的輪椅和護士全程陪著。如果出生發現是殘疾的話,據說政府會一直支付相當數目的現金資助,足夠生活的費用,母親一方可以不用工作,在家配孩子。(我的臨居小孩雙腳有殘疾,他家就有這樣待預,那個年青的母親是不用為爭錢養家而有壓力,隻管陪好孩子。) 另外當然NHS所有的醫療全是免費的。

這些對英國人來說都是很自然的事,沒有人會因為得到這些而大驚小怪,沒有人需要為得到這些而費心費力,這些都有體製保障,不用費勁,就有。


想到盧梭的那本(論人類不平等的根源) ,留在國內了,下次回家定要好好的再讀一讀。不過可能和我在想的問題也沒什麽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