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係之舟

在世界行走中的隨想和隨筆,耕耘為一塊自留地,送給自己,奉給天地,結識一起同行的夥伴們。。。
個人資料
正文

西藏趣事(2): 短暫的“軍旅”生活和羅布林卡的“曆險”

(2022-08-07 03:23:30) 下一個

     西藏十年的生活沉澱了我,也冷靜了我。我自己從一個相當虔誠的共產主義信徒,從敬仰那些“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老一輩革命者,逐步對他們的革命走到文革這種局麵開始發生了很多疑問,CCP 在心中的神龕從模糊到開始碎裂。。。;從對人定勝天的堅信,到對藏傳佛教的敬畏天地的崇敬。。。;而且這片及其廣闊,荒漠的大地,也使我很自然地感到個人的渺小和應有的謙卑。。這麽多年後再來回憶這一段生活,我想起叔本華所言“生活就像一輻油畫,要欣賞它的美,就必須站遠一點”,的確,經曆了後來的三,四十年,80年代的又一次興奮,希望和最終的失望,太平洋彼岸後以及轉世紀之後的二十幾年的風風雨雨中隔岸觀火,再來看我們文革中經曆和在西藏的生活,特別是經曆了疫情和戰爭的關注,才更對自己的價值觀變化和世界有更多的理解。

 

(2)短暫的“軍旅”生活和羅布林卡的“曆險”

無係之舟,2022。7。31

     1968年金秋,我們這17個自願到邊疆要求在這裏安家落戶的中學生到了拉薩,興奮地沉浸在拉薩的異域風情中。而對於當時的西藏領導來說我們完全是不速之客,現在自己也是做外婆的人了,反過來體會到作為當時的領導,看到我們這群可能比他們的孩子還小的年輕人,可能是又愛又恨又擔心,因而有點棘手,他們喜歡我們的勇敢,有理想,但又嫌我們不聽話,居然異想天開地沒有服從當時學校的分配,而自己跑來給他們找了那麽多麻煩。。於是作為長者,現在回想,他們首先考慮到我們安全(那時拉薩的文革還在進行中,最重要的是不能讓我們卷入地方的兩派鬥爭),於是就很快地決定把我們放在了駐紮在拉薩的一個總參的測繪隊裏,告訴我們說是軍訓,我們被編為男女兩個班,由兩個軍人來做班長,負責安排我們的學習,勞動和生活。

     我們雖然一時不能實現到藏族地區安家落戶的理想,但在當時,在部隊鍛煉也是一件年輕人很向往的事。於是,我們每天做著據木頭,劈柴,為部隊的冬天做鹹菜。。。做一個軍事技術部隊裏幾乎所有後勤保證的雜事,我們作的很認真,不怕任何苦累,唯一讓我們之中一些“夜貓子”痛苦的是早上起床號,要起來跑步和讀“毛主席語錄”。。。,

     每天勞動後,晚上就圍在一起讀各種各樣能得到的書,從馬列主義到資本主義,隻要能得到,有的是從拉薩圖書館想辦法拿出來的“禁書”,我記得德國“第三帝國的興亡”就是大家一個接一個排隊都讀的“壞書”,英國伏尼契的“牛邙”,法國雨果的“悲慘世界”,俄國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麽辦”,羅曼.羅蘭的巨著,由付雷先生翻譯的“約翰克雷斯多夫”長篇小說四大本等等很多書也是在那時又仔細讀過一遍的。同時,幾個同學有時會在深夜偷聽“敵台”(美國之音),過後把重要部分告訴大家;我們還和當時在內蒙,山西和東北插隊的另外的同學們保持聯係,辦了一個簡單的通訊小雜誌。。大家談天論地,無拘無素(別字),似乎真是按我們這代人從小被教導的那樣走在“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道路上,其實我們那時還是根本並不知道也不那麽真關心外麵世界!當然我們並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正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才認為自己很知道。。。當時隻是感到生活過的豐富,積極生動,很有意義,每天都在思考和討論問題,當然,這些都是局限於我們自己內部。在班長組織我們學習的時候,我們當然就隻認真地唯一讀毛的著作。。。這近一年的有趣的,有領導的“軍旅”生活,也隻會發生在那個特定的年代,我們後來被轉移到軍區的農場之後,沒有了班長,就是更自由和更活躍的完全自學的時代,雖然物質生活要艱苦一些,勞動要辛苦的多,但思想就更加天馬行空,更沒有人能為我們讀書和討論畫線了。。

     因此,實際上,是這些書,是這些討論,是當時對國內的文革局麵的各種消息,疑惑,不解,各派的爭論,潛意識中的思考正在自然地開始逐步似乎集中到“中國向何處去?”盡管我們沒有任何答案,可有意思的是,我們好像真要主宰國家沉浮似的!除了這些大事思考的憂慮,我們還沒有想過我們自己的前途,我們向何處去,沒有想過我們的前麵的路,而且隻是一種莫名的樂觀。現在反過來想,我們和其他地方的知青不一樣的是,我們能這麽浪漫和理想,除了我們這些人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我們從沒有衣食之憂,我們不用掙工分,雖然沒有津貼,但和部隊的戰士一樣,天天三餐都很充足。從北京家裏帶來的兩三身衣服,就很滿足了,平時使用各自從家裏帶來的零錢,而且無非就是大家編的各種印刷品以及和家人通訊的郵寄費,而那時郵費是每封信8分錢,最大的奢華不過是買一點點水果糖解解讒。

     我們有時會在達賴的夏宮羅布林卡裏勞動,還在勞動之餘打羽毛球。。。有一天,在我們勞動休息時,我和另外兩個同學,一個身高一米八的男生,另一個很健壯的女生,我們不知動了那根神經,想爬進一個很別致的獨立的藏式樓去看看,但下麵的兩個門都上了大鎖,到底那裏有什麽“寶貝”?真想一看,突然發現頂樓的窗戶是開的,這個建築也不高。那是一個人生中說幹就幹的歲月,根本不會有什麽太多猶豫,差不多都是有了主意就直接想辦法,現在我已經想不起是從那裏找來了三個標準的汽油桶,也不記得是如何將他們摞了起來,三個在一起是估計有四五米高,我們如何爬上去的也不記得,我也懶得翻看當時的日記(我估計也沒有這些細節),如何有這麽高超的雜技技巧,能沿著這三個油桶上到房頂,然後鑽進了擱樓,我現在是不敢想像的,但當時好像爬上去沒有費吹灰之力,至少沒有留下任何害怕,恐懼的記憶。。。

     閣樓裏堆滿了亂七八糟的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帶框的照片,水彩畫,很多五十年代的英文報紙和英文畫報和書籍,不少照片和畫記錄的是達賴和上層貴族的生活,在拉薩河畔的宴會的場景,還有佛教的不少以紫色和黃色為主的漂亮經幡。。。更有不少青銅/或金(?)的大小不等的佛像雕刻,大的似真人,最小的也就是幾個厘米,盡管滿是塵土,但非常精美,表情,姿勢個個栩栩如生,要是布置開來,可以是一個像樣的藝術博物館,我們三人都被這些象遺留的垃圾一樣堆積的寶貝吸引了,細心地欣賞,差點忘了我們不是正常從門裏進來的訪客,而是。。。,我們的第六感官還是提醒了我們趕快離開,而到此時,我們才明白,我們像上了燈台的小老鼠,到下去時,才發現,原路上來可以,下去沒門兒,腳根本伸不到油桶處!當然,我們總是堅信天不會有絕人之路,於是就找了兩條很長的黃色經幡,將其紐在一起,準備在房簷上拴住之後,順著經幡滑下來。。。正當我們低頭小心而認真地找拴經幡的地方,一個似熟非熟的四川普通話說:你們很聰明啊,這樣下得來嗎?。。。我們被抓主了!是我們並不常見的連長,我們嚇得一聲不吭,更不敢抬頭,後來夥伴們才告訴我們,我們當時很髒,不僅是衣服,而且滿臉都是汗水,灰塵,像花貓一樣。。。

     當然,我們是被梯子解救的,當時連長立刻就召集了我們的兩個班長,全體同學,記得還有些其他在那裏勞動的戰士,我不敢抬頭,隻是感覺有很多人,當初要爬樓的那點勇氣瞬間消逝得無影無蹤,我們當眾被問為什麽爬摟?我們老老實實地說,就是想看看裏麵有什麽東西。。。當然作為軍訓的學生,是應該得到士兵一樣嚴重違反紀律來處置,我們屏住氣的等待宣布處分或什麽禁閉等等。。。整個過程給我感覺很長,但我好像沒有聽見更沒有記住連長講的是什麽,但卻懂得了這個園林建築內的東西一律不準動,是屬於國家的文物。無疑,這些文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文物所描述的東西和我看到的,和知道的東西完全不一樣。。。這些精細的藝術品,照片所描述的曆史,是後來到海外,看了達賴寫的幾本書,又看到其他一些關於西藏曆史的書,我才對照起來,知道了一些相對客觀的西藏曆史。

     那天,當連長宣布“解散”時,我們沒有得到任何一點點懲罰。。。他們依然認為我們是北京來的學生,而不是入了伍的戰士,當然,除了傳禁書,讀禁書,思維“國家大事”,我們也從此沒有以這種方式地違反過紀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三步兩橋' 的評論 : 三步兩橋:謝謝駐足和留言,你的網名字太有趣,非常好,我們每真正前進一步其實都需要橋梁,有形或無形。你說出很多人的想法:西藏是離文明最遠的地方,那是因為她的特殊地域在人們眼中和心中是與世隔絕的,但在實際上,藏文化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文明之一,博大精深。。。可惜能真正研究的人幾乎是沒有了!我2011,2014年兩次回西藏,2011年還去了藏北,無論那一方麵都是麵目全非了。。
你的西班牙朝聖之旅真棒!步行是最好丈量世界,最好地了解文化。。,想起徐霞客所說:如果一生隻能追尋一種意義,那就是旅行。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綠珊瑚,謝謝跟讀!和你的想法一樣,到海外來後,覺得最要補的就是曆史課,大陸的,台灣的,俄羅斯的,歐洲,世界的,因為原來知道的謊言太多了,被屏蔽和略去的更多。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謝謝沉香!時間久遠,不想按日記來寫流水賬!隻想寫下些其中非常有趣,記憶深刻的東西。乘這段安定家居較多時間,認真回放過去生活中的這類“視頻”,的確感到幾十年後是更能欣賞當時一路走過的“畫麵“。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不懈的目標。
三步兩橋 回複 悄悄話 西藏給我的印象是地球上離文明最遠的地方,能在那裏生活多年不容易,還總是夢想著回去更是不容易。。。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頂。繼續跟讀。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拜讀了,西藏姐寫得真好!前言那段寫得特別好!當時在拉薩能讀到那些“禁書”,很幸運。謝謝西藏姐好文分享!繼續跟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