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係之舟

在世界行走中的隨想和隨筆,耕耘為一塊自留地,送給自己,奉給天地,結識一起同行的夥伴們。。。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孫立平文章之二,病夫治國

(2022-03-07 22:55:55) 下一個

 

轉載者的話

無係之舟,2022。3。7

     前天轉載了孫先生的文章,談到杜金理論對俄羅斯和普京個人的影響,今天轉的孫先生的第二篇文章,講到每個政治人物具體特質對發起戰爭和治國的影響,在某些時刻可以說是關鍵因素。象孫先生這裏所講的希特勒。認識這一點,對我們大家理性地認識這個世界,對目前這個世界的走向,給老百姓更多的殘酷和長期的折磨有良好的心裏準備,並且能堅定持久地站在和平正義,維護生命的一邊。

     關於這個問題,即政治人物個人的特質對治國,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大因素甚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是決定性因素,在一本小冊子式的書“論個人在曆史上的作用”中講的非常清楚,盡管這本小冊子是前蘇維埃的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開創者之一普列哈諾夫寫的,文字不多但至今還有相當的現實意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短處,對於普通的人來講,無論你的長短,隻會影響到你周圍有限的幾個家人,同事;但對於一個國家或以至於對世界都有影響的人,他們的缺點就會因他/她的決策,行動在不同的事件中無限地放大。。。甚至釀成無限的災難。我們不難看到各國曆史上眾多曆史人物的此類例子。而在獨裁國家,沒有一種機製能阻止一個“有病”的人停止工作,沒有一種機製能把放在神台上的神再請下來!大家看看普京大帝的“激素滿月臉”,你不可能不感到,他生病了,在吃藥!

     隨俄羅斯的新網絡法被整個議會100%的通過,我們不會再看到駐俄各國記者有關俄羅斯戰事的報道。。大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戰爭會拖下去,會打的更殘酷,兩邊的人民會被拖得完全民不聊生,世界也會用最時髦的話說:一地雞毛!。。。但我依然堅信一點,最後如果俄羅斯願意任普京往下走,陪上的就是整個俄羅斯!

**大家可以原諒的是孫先生因為可以理解的原因,不可能把問題分析的太詳細,把道理說得太透,但這樣留給頭腦清醒的讀者們會是很大的思考餘地,對嗎?

 

 

病夫治國:觀察國際政治中一個重要的而又往往被忽視的視角

轉載自 立平坐看雲起 老孫退休三件事 2022-03-02 19:10

有兩本書,這些年被人們遺忘了。在烏克蘭炮火紛飛之時,不知觸動了哪根神經,我突然把這兩本書想了起來。

     第一本書,《病夫治國》,於1976年出版;第二本書,《非常病人:病夫治國續集》,於1981年出版。這兩本書,在國內都有正式出版的中文版本。

     這兩本的作者,都是法國著名記者皮埃爾.阿考斯與瑞士醫學博士皮埃爾.朗切尼克。書的內容,可以看做是世界政治領袖的傳記。第一本書涉及如列寧、斯大林、丘吉爾、希特勒、羅斯福等人。第二本書涉及裏根、安德羅波夫、布邁丁等20位具有影響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這都是對世界曆史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人物。

     不過,與一般記述人物的作品不同,作者是從醫學、生理學、心理學這些獨特的角度,切入這些大人物的生活與內心世界的。書中描寫了這些世界級的大人物們不為人知的身體疾病,以及這些疾病在一些重大曆史時刻所扮演的不容忽略的角色。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這些叱吒風雲、影響曆史人物的形象,往往是抽象而理想化的。仿佛他們沒有七情六欲,沒有喜怒無常。他們隻是一部智慧而理性的機器,對足以決定人類命運的事件進行著決策,並影響著曆史的進程。

     然而,這不是現實中的人,哪怕他們是政治家,甚至是偉大的人物。就肉體來說,偉人和凡人沒有根本性的差別。雖然他們所處的位置、他們所承擔的角色、他們所肩負的責任,使得他們不得不努力抑製凡夫俗子的隨意與任性,但身體以及與身體相聯係的情緒不可能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

     這兩本書,著眼的就是這個。讓我們先說一件事情:

     二戰時,美國軍方的戰略情報局曾邀請了兩位心理學家,對希特勒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規律進行分析。其中,心理學家默裏向美國軍方提供了一份對希特勒心理的分析報告,即《阿道夫·希特勒的人格分析及其對未來行為的預測以及現在乃至德國投降後對其處置的建議》,簡稱《默裏備忘錄》。

     報告說明,希特勒在行為上有很多怪癖,同時還患有神經衰弱、歇斯底裏、偏執狂、精神分裂、無限自我貶低、梅毒恐懼症等多種心理疾病。報告對希特勒的行為作出了這樣一個預測:希特勒會躲到地下掩蔽體裏,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開槍自殺。這個語言,果然在1945年4月30日成為事實。

     這個故事說明,政治家們雖然占據的是宏觀曆史舞台的中心,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們的行為與小小的肉體是分不開的。科學研究證明,人的行為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影響,而生理和心理的互動也是雙向的。

     醫學和生理學,則給了人們一個獨特的視角,可以切入這些大人物的健康狀況、性格特點、生活情趣以及這一切與政治生活的關係。這些,是從其他角度很難進入的。所以,在這兩本書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曆史,更可以看到這些曆史進程與老年癡呆、腦溢血前兆、心梗前兆、強迫症、抑鬱及妄想症等疾病的交織與關聯。

     對於這些政治人物來說,這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大多數政治人物在攀升至權力巔峰時,往往年事已高,或多或少身帶疾患。要看到,疾病與健康的問題非常重要。它不但決定著一個人的壽命,也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正因為如此,在上次美國總統大選中,麵對兩位年事已高的候選人,其身體和健康的狀況,成為人們關心和議論的重要話題。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尼克鬆沒有強迫症,如果雅爾塔會議中的羅斯福很健康,如果列寧的健康狀況允許他參加緩和與歐洲關係的會議,曆史是否會有所不同?設問的就是曆史與領導人健康與疾病的關聯。

     當然,曆史是錯綜複雜的。對於重大的曆史事件,我們理所當然首先會想起的,是政治、經濟、軍事、理念、策略等因素。不錯,這些因素無疑都是最重要的。但誰能夠否認,在決策者進行決策的時候,他們的身體狀況,他們由身體不適影響的情緒,不會在當中起作用?

     在一些重大的曆史事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決策魯莽而輕率。而在其背後,往往是決策者的粗暴與煩躁。誰能夠說,這當中沒有身體狀況的原因?

     如果說由身體影響的情緒對決策的微妙作用,還是若有若無,我們隻能揣測和猜想的話,下麵因素的影響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這就是生命周期的影響。年輕的時候,精力旺盛,意氣風發,誌向高遠。但到了真正有機會實現自己抱負的時候,卻往往已經是飽經滄桑,年邁體弱,甚至疾病纏身,接近了生命的終點。這時,將會不可避免地麵臨一種宏願與無力感之間巨大張力。這種張力會產生一種焦灼與暴躁,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急躁與魯莽。這是一種背水一戰,與生命的背水一戰,與自己的背水一戰。

     還有別的事情,暫且寫道這裏。南國春意暖暖,北國戰事正酣。炮聲隆隆之中,核威脅的聲音讓人震驚。我不由得想起這兩本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