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係之舟

在世界行走中的隨想和隨筆,耕耘為一塊自留地,送給自己,奉給天地,結識一起同行的夥伴們。。。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自微信:德國最古老的書店關門!

(2021-02-12 04:26:20) 下一個

轉載注: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迫不及待地想和城裏的人們分享,但下載了幾次,格式都非常不好,圖片都沒有了,我整理了文字的格式,以便閱讀更舒服些,我留下了圖片所在的位置,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到微信中看到,如果能讓更多的城裏人看到,我會非常欣慰!

 

德國最古老書店關門!

白發奶奶孤守77年:我一生從未得到過愛情,卻擁有了全世界

Original 居裏 BestList 2021.02.11

 

德國最後一位守書人,走了。 1月4日,人們在家裏發現了海爾嘉·薇赫(Helga Weyhe)的遺體,壽終正寢,享年98歲。
Image 
沒有老伴,沒有子女,離世時,身邊隻有一本翻開的舊書。 那是歌德的詩,她一生最愛。
Image 
柏林天寒,書頁隨風翻動,聽起來像歎息,也如訣別。 訃告由她妹妹的孫女代發:“今天,德國最古老書店的女主人在家中去世,她回到了原點...”
Image 
98年前,海爾嘉就在這裏出生,樓下是她家的書店。 這間老字號,誕生於1840年,比德意誌帝國成立還要早31年。
Image
1871年,海爾嘉的爺爺幾乎花光所有積蓄買下書店,把家安在了樓上。 薇赫家族,從此成為了書店的守護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爺爺把硝煙擋在門外,魏瑪共和國時期,父親將騷亂護在階前。
Image 
書店堅不可破,全年無休,除了1922年12月11日那天—— 東主有喜。 一聲嬰啼驚破小鎮晨光,薇赫家喜得千金,取名海爾嘉(Helga)。
Image 
在古德語中,海爾嘉寓意“聖光”,聖祐書店,光耀門楣。 海爾嘉,沒讓父親失望。 “我一生有很多夢想,但全都與書有關。”海爾嘉回憶童年。
Image 
閉上眼,她會憶起古老的燙金書脊閃閃發亮,剛被擦拭過的木地板散發幽香,店裏客人闃然自修,耳邊傳來書頁翻動的聲響。 竊竊私語的,隻有時光。
Image 
她幾乎讀遍了整個書店的書,文字養人,海爾嘉出落得山清水秀,還成為了家族幾百年來第一個女大學生。
Image 
在維也納讀文學,去柯尼斯堡習曆史,“讀盡世上書,浪跡人間事”,那是20歲少女的夢。 但二戰的炮火,燒到了家鄉。 “我的夢在遠方,但我的魂在書店。”1944年,海爾嘉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小鎮。
Image 
幾年後,父親魂歸天國,臨終那晚,他握著女兒的手,千叮萬囑—— “無論如何,保住書店...” 2天後,柏林以西177km,德國最古老的書屋,迎來了第三代守書人。
Image 
但要保全一間書店,談何容易? 1949年,蘇聯占領東德,思想肅清,人心惶惶。 1969年,柏林牆拔地而起,身囿孤島,插翅難逃。 海爾嘉的書店,成為暴風雨中一盞孤燈。
Image 
格殺勿論的“禁書”,可以在這裏找到,顛沛流離的難民,可以躲這裏看書。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舉報,客人與海爾嘉同一陣線,書籍是孤獨者的戰壕。 多少年後,難民的孩子早已白頭,老人望著書店感慨:“是海爾嘉,讓我們在深淵裏,窺探過藍天。”
Image 
海爾嘉沒有愛情,從不約會,她總是獨自坐在收銀台前,看書是她全部的浪漫。 如果硬要說一個奇怪之處,便是她老愛給客人推薦一本童書——《史托佛飛過海上》。
Image 
這是父親送給海爾嘉的10歲生日禮物。 書中,男孩史托佛搭乘齊柏林飛艇,跨越大西洋,到達曼哈頓,去看望自己的叔叔。 正巧,海爾嘉也有一位叔叔在曼哈頓。
Image 
叔叔常寄回一些照片,他擁有一間巨大的書店,曼哈頓的夜景猶如星河,異國他鄉車水馬龍... 海爾嘉著迷不已,但戰火連天,音信斷絕,她隻能抱著那本書,做夢。
Image 
一夢50載,60歲那年,海爾嘉橫穿大西洋,到達曼哈頓。 但叔叔,原來早在10年前就去世了。
Image  
那天,她在門口坐了整整一個下午,隻為等夕陽西下,看一眼叔叔見過的夜景。 “我明白,總有一天我也會離去,但至少,我曾抵達過我的夢。”老人笑說,眸中星河遠布。 回到書店,她找人定做了一個門牌——“列克星敦大道 794號”,是叔叔的地址。
Image 
海爾嘉把它掛在最顯眼的地方,這是她今生唯一的遠航。 了卻心願,花甲之年,她決定將餘生“嫁”給書店。
Image 
地板、木門、桌椅,全都是1840年留下的古董,老物件曆盡滄桑,情深義重。 “祂們看著我長大,也伴著我老去。”
Image 
這些年,海爾嘉把賺到的錢全用在了三個地方——空調、隔音、書籍。 “看書的時候一定要氣溫適宜,四野無聲,我能給客人最寶貴的東西不是好書,而是時間。” “沉浸書海,暫忘塵世,某種程度上,書是一座避難所。”海爾嘉堅信。
Image 
時代變更,選書是難題。 總有年輕人跑來探店,不懂裝懂指點迷津:“老婆婆,你要多進一點暢銷書啊,不然怎麽賺錢啊?” 海爾嘉的眼睛藏在厚厚的老花鏡後,抬都不抬:“那些書,全是廢話。”
Image 
總有人笑她頑固、古怪、墨守成規,但隻有海爾嘉知道,這是守書人的骨氣。 “沒有人可以控製我的思想,門都沒有。” Image
她討厭排行榜上人氣爆棚的“爆款”,書架上每一本書她都精挑細選。 “我都看不下去的書,又怎麽能賣給別人呢?”
Image 
她不屑大商場裏高聳入雲的書山,在她的店裏,每一本書隻放3-4本,留下的空間,給客人去對望、感應、偶遇。
Image 
講到這裏,海爾嘉會偷偷笑,說起一件事。 幾年前,一男一女兩位客人都看上了一本舊書,但架子上僅剩一本。 海爾嘉這個老書蟲一眼就看出端倪,讓兩人合買一本,輪著看。 “其實還有很多本”海爾嘉竊喜:“但能看上同一本書,是緣分啊。”
Image 
後來,這兩位客人,結為了夫妻。 海爾嘉感慨:“我一生未擁有過愛情,但書店讓我經曆過無數種人生。”
Image 
95歲那年,海爾嘉被授予了終身成就獎,有人問起她什麽時候退休,老人聳聳肩:“可能今天,可能明天,可能還有一段時間。” “我還有很多書沒來得及看呢。”她笑笑。
Image 
白發勝雪,雙腿不便,她拄著一根拐杖,守著那堆老書,準時開店。
Image 
當年來店裏買書的小孩,再入大門,已是老翁。 曾經說後會有期的故人,重聞他名,已化塵埃。 昨日熱鬧非凡的街巷,如今十室九空,隻有海爾嘉的書店,如大海孤燈。
Image 
一本本老書,泛黃、枯朽、長相廝守,堆成了她的國。
這早已不是一間書店,這是海爾嘉的國度,是孤獨者的教堂。 書籍,就是信仰。
Image 
去年德國疫情嚴重,遊客銳減,大小書店關門大吉,海爾嘉仍堅守陣地。 客人不敢進店,她就把詩句打印下來,貼在玻璃上。 在角落處,是她寫的一句話——閱讀,是一場無聲的反抗。
Image 
記者采訪這位98歲的老奶奶,她笑著說:“今年真的挺難的,但2021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準備了很多好書,我們不見不散。”
Image 
2020年的最後一夜,海爾嘉鎖上鐵門,走過一小段碎石路,寒風吹亂她的發。 回家,讀書,入眠,77年如一日。 隻是這一次,她再也沒醒來。
Image
我想起作家吉井忍寫的一段話: 書店給人的心理上的麵積,比實際上的麵積大很多。 每一本書擁有自己的世界,書店則是所有這些世界的入口。
Image
98歲的海爾嘉長眠在書店之上,那是她終身守護的宇宙。
在天之靈,也將化為星與月。
長夜難明,燃命為燈。

 

https://mp.weixin.qq.com/s/nyNdNN7bEYXKD_mjJQiP9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讀到了這片感人的報道,看到了圖片。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