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係之舟

在世界行走中的隨想和隨筆,耕耘為一塊自留地,送給自己,奉給天地,結識一起同行的夥伴們。。。
個人資料
正文

外婆和她的愛(3):依然是大家風範

(2021-01-07 02:29:20) 下一個

3)依然是大家風範

無係之舟,2020。12。5。

 

     外婆不是琴棋書畫都通的大家閨秀,但她的對人處世是處處都自然地顯示了她的大家風範。1952年地震時,我們在鄉下,外婆的廂房朝菜園的一麵完全垮了,我們等於住在一半露天的房子裏,但總得來講,她原來這個大院的完全被震垮的不多,可能是房子相對地好一些?村裏許多房子全震塌的,由於地震發生的時間多數人都在田裏,人的損失不大。因為大震過後幾天開始下大雨,外婆雖然不再是大戶人家,但還是把所有安全的空間包括碉堡都騰出,讓盡多的人能躲雨。我對這場地震,除了地震過後我們住的廂房的山牆倒塌了(雖然很快被人臨時搭好,但依然可見天空);在菜園被掀倒的核桃,栗子,枇杷樹下吃果子[故鄉和童年(1)]外,隻記得當時外婆的院子裏和碉樓上到處都坐滿了避雨的人。。。

     1954年西昌的安寧河曆史性的洪災,因為洪峰到來是在黎明前人們熟睡之際,我們所住的三姨媽的大院是在一條南北街的高處,所以沒有受影響,等一覺醒來,在城的南門內外的低窪區的很多房屋都被淹了,有的連房子都卷進了洪流沒有蹤影(這是我生命中又一次感到大自然的神威)。洪水過後,外婆帶我到河灘上去捐助受災的人,我記得在河灘上分散擺了很多薄薄的杉木棺材,那時沒有任何火葬的概念。每個人都必須入土為安,當時給每一個逝者一副很薄的杉木的棺材是很不容易,但似乎是必須的。外婆總是一個在別人的災難麵前慷慨解囊的人,她捐了十元錢(那時父母每個月給我們的全部生活費),還有一套大人的衣服和一套小孩的衣服。在我們的經濟條件下,這是竭盡全力了,外婆還怕我害怕,就安慰我,我們不會沒有飯吃,我當時可能聽得莫名其妙,和外婆在一起,我做夢也不會想到沒飯吃。從河灘上回來,我記得自己問了外婆很多問題,那時對生死是沒有概念的,不明白的,那些河灘上的人知道我們給了他們衣服嗎?他們還會冷嗎?他們要搬家到那裏去呢?。。我也不記得外婆是如何回答的了。但那些白杉木棺材散在沙灘上的畫麵卻一直在腦海中,也許這是為什麽自己很早就能領悟到在大自然麵前,人是太渺小了!

     外婆的仁者之心,平等待人體現在許多小事上,她無論對給我們送柴(我們是土灶,用柴或茅草)的彝族人,還是早上給我送奶的漢族人都一樣傾心相待。她知道彝族人喜歡吃米飯,每次送來柴之後,都會把送柴人的苦蕎麥粑粑換下來,給她/他添一大碗米飯,加上泡菜,讓他們吃飽,然後在帶一碗回家。外婆是很注重飲食的人,她希望我吃一些苦蕎麥說是為了我太愛吃辣椒要“去火”。現在苦蕎麥是被商業吵得上了天的健康食品。而我的外婆似乎在幾十年前就是一個天然的食物合理搭配者。而對每天清晨送牛奶的那家人,冬天外婆常常會端一杯搪瓷杯熱水給他們,後來是我自己去取牛奶了,要是天冷,她總要囑咐我做這件事。

     外婆也是一個非常注重生活細節的人,盡管我們的住房及其簡陋,總是把我們的床鋪,公共廚房中我們的那個角落(我要在那裏做作業,還要在那裏洗澡)弄的幹淨整齊一絲不苟。她對我說過,人可以窮,但不能懶,不能髒。那時泡菜是飯桌上的當家菜,可能每家都會有幾壇。她做鹽菜和泡菜的程序和專注就象一張張圖畫定格在我腦子裏,她的泡菜壇子外觀一直是亮亮的,一塵不染,老泡菜湯總是淡淡的黃色,清澈近乎透明。每當要添新的東西,她用清水反複洗後,用一塊專門的保持很新的半幹毛巾一根根地擦,然後又晾幹水汽才小心地裝入壇子,壇口的水也總是幹淨清澈。所以她的泡菜從不會生花(長黴菌),而且經常提供給鄰居鹽水做菌種。我到現在也愛做泡菜,但耐心和修煉和外婆差得太遠。。。

     外婆在待人接物上禮貌,得體,要去別人家做客人,都要準備相應的禮物,考慮到主人的情況來選取。每年暑假去四姨媽家,給四姨媽到布店買一塊適合於她又會被她喜歡的花布(那時叫“洋布”區別於當時大多數人穿的家用紡織機上生產的“土布”),讓她能做件新衣;要給四姨爹買做工非常結實的布鞋,給我的四個表哥一人一雙襪子,這對於在農村生活的四姨媽一家是非常實用也不能經常享用的;而如果有人到城裏來看我們,那時,她的輩分應該是族群中最高的,但來客無論是兒孫輩,還是到城裏來賣東西的村裏的老佃戶和長工,都喜歡到我們這裏坐坐,她都會準備一頓很豐盛的飯招待他們,細心地問寒問暖,關照到每一個人。

     由於外婆的德高望重,家族中的婚禮是少不了她的,家鄉人稱之為“吃喜酒”。出門做客,不用說是出席婚禮,就是一般地出門做客,外婆也是很認真,從不怠慢自己,也從不因為自己不再年輕而不梳妝打扮。她做客人時有一整套上好材質的衣服,非常考究。當地人們頭上戴的青色“頭帕”,領口袖口下擺鑲有精致花邊的衣服,與之搭配的褲子,小腳用的裹腳布,自己做的小腳鞋。不用說,她一定也是把我收拾的非常得體(當時自己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用家鄉話說,總是“規規一一(音)”,才出門。就是我們平時生活,在那個時代外婆也很講究,做飯的一切都是幹淨利索,洗過的衣服和被褥洗後都要“漿”和(那時不像現在有現成的類似澱粉質的熨衣劑,外婆是用米湯)和熨燙。熨燙的工具是原始的很重的鑄鐵,要在炭火上直接烤到一定溫度,一步步很仔細。我們平時穿的衣服上總有不少補丁,但所有的補丁外婆都要熨湯的非常平整。在開始兩三天,熨燙過的衣服,蓋漿得硬棒棒的被子,這是我最害怕的事,真是非常不舒服,但外婆認為那樣下一次可以更容易清洗和保持幹淨。

     沒有多餘一點的物質財富,沒有任何家產,但外婆一直富有的是她的做人的尊嚴,氣質和絲毫不變的精氣神。

4。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093/202101/11926.html

(1957年春天去北京的漫長旅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7號潛水員' 的評論 :

謝謝閱讀,留言,謝謝喜歡!是的,非常有同感,外婆是心中的瑰寶,每每觸碰到都是感動!
7號潛水員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文章,也想到了在自己的外婆,心中最柔軟之處。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謝謝閱讀和喜歡!很幸運,有這樣好的外婆給我一個美好的童年!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好像看電影。外婆真可愛,一個好家庭,好教養!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nstein' 的評論 :

謝謝閱讀和鼓勵!請繼續讀下去。用稀米湯漿過硬硬的被子蓋上不柔軟,但看上去非常整潔漂亮。在那時的條件下,這是一種很好的容易洗,保持清潔的辦法。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智慧。看來你在外婆家的一年一定是愉快和輕鬆的時光,我們都有很幸運的童年。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飛的朋友'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閱讀和留言!謝謝喜歡,共同感受這個世界的溫暖!
instein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外婆,繼續寫。
我小時也在南方外婆家住過一年,我喜歡用漿得硬棒棒的被子,但當時不明白為什麽洗完後要用米湯漿
花飛的朋友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喜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