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 military discussion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world power balance
心懷天下,評述時弊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你真的認識西方社會嗎?

(2022-06-18 11:58:41) 下一個

翁維民:你真的認識西方社會嗎?

 

隨著中國人富裕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被送到西方國家來留學,越來越多的

成年人不滿足於單調的團體旅遊,開始了多樣化的自助遊。如何能在第一時間,對

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遇到的人有一個大致的判斷,這不僅僅是每一個國人出遊時必須

麵對的問題,也是我們這些已經定居在西方國家的華人無可避免的必修功課。

 

在今天的西方國家(泛指美國,加拿大,西北歐,澳洲和新西蘭),人們已經可以

在社交聚會,甚至電視節目中毫無顧忌地談論性生活和同性戀的話題,但是個人的

社會等級和金錢地位仍是一個人人忌諱的話題,而人們的敏感恰恰說明了社會等級

存在的嚴酷事實。就如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著名文化批評家保羅-富塞爾說的那樣:

“今天,你隻需要提及社會等級這個話題,就可以輕易地激怒人。------最近有人

問我在寫什麽書,我說正在寫一本美國人的社會等級的書。人們聽後馬上會先緊一

緊自己的領帶,再溜一眼襯衫袖口看看有沒有磨損開線。幾分鍾之後,便悄悄地站

起身來走開。”

 

筆者住在澳洲悉尼,在海外旅行時,經常會在路上遇到同樣來自悉尼的洋人老鄉。

他們的第一個問題,不會問你的職業,不會問你的家庭,更不可能問你開什麽車。

毫無例外的一定是問你住在悉尼哪一個區。在這個秋毫無犯的簡單問題麵前,你所

處的社會等級已經暴露的水落石出了。因為人人知道,這個城市的權貴們早就搶占

了悉尼海灣兩旁風景最美的地方,而赤貧階級則散布在城市的西部邊緣,而在這兩

個極端之間,有著中產專業人士居住的幽靜社區,也有著大人孩子滿地坐的中東移

民聚集地,彌漫著咖喱味道的印度人街區和掛滿了中文招牌的唐人街。每一個小區

的名字背後都有著隻有當地人才能解讀的秘密。

 

通過了解你的居住區域,來探知你大致的社會等級,這是在西方任何一個國家都是

屢試不爽的好辦法。問題是當你首次踏入一個陌生的城市,這個辦法就不靈了。這

時候如何辦?德國漢堡大學一位社會學的博士後是這樣告訴我的:看人,看居住在

那個地區的人,你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這個地區的社會等級之所在。

 

第一,看他們的體重。在今天的西方社會,有約60%的人超重。一百年前,肥胖是

成功的標誌,但是那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統計數字顯示,中下階層的肥胖

者是中上階層的5倍。你的體重是你社會等級的廣告這句話,已經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秘密。

 

第二,看他們的容貌。按照社會學的原理,長的漂亮的女人往往和社會地位更高的

人聯姻。這種社會自然選擇的結果,一定會在街區居民的普遍容貌上反應出來。

 

第三,看他們的表情。受所謂當代快樂文化的熏陶,貧民階層人們在說服自己,同

時向他人證實自己“今天很快樂”的潛意識驅使下,笑的更頻繁,嘴也張的更大一

些,自然話也多一些。相形之下,對旁人不屑一顧的上層人士對陌生人要冷淡許多。

 

 

鑒於在西方社會,房子的質量遠遠沒有它所座落的區域來的重要。富人區的一幢小

木頭別墅,其價值可以輕易地超過窮人區的三層樓豪宅10倍以上。所以如果能夠掌

握上述幾點,那你對西方社會社會等級分布已經有了一個粗略的概念。當你走在街

上,看不到一個大腹便便的胖子,容貌醜陋的行人和笑嘻嘻的話嘮。那麽恭喜你,

十有八九你已經站在富人區了。

 

和中國人不同,西洋人的上流社會並不對汽車太上心。根據他們的崇古原則,汽車

的曆史過於短暫,完全不值得重視,更不值得拿出來炫耀。所以真正的上層人士往

往開一輛便宜和普通的車,就像福特,雪佛蘭或者道奇,而且一定是舊的。而在中

層階級,由於社會地位焦慮症的驅使,人們對車要認真許多。在這個階層,你可以

看見許多“好車”了。但是美國和歐洲敏銳的知識分子認為,奔馳和寶馬轎車標誌

著一種“高級的庸俗,是牙醫,暴發戶和非洲內閣部長們乘坐的品牌。”具體地講,

隻有中上階層中品味最差的一類人才會買這兩類轎車。

 

如果你有幸被邀請去洋人的家裏走一回,事後對主人的社會等級還不清楚的話,那

隻有一個原因,你還沒有讀過我這篇短文。隻要你按照以下幾點去觀察,一切就了

然於胸了。

 

我們對身材的意義已經了解,接下來要記住的就是:染發是中產階級和上層平民的

標記,假發則隻限於貧民階層。任何色調豔麗的包和鞋,任何種類的絲巾都告訴你

其主人和上流社會完全無緣。

 

2010年澳洲女總理朱莉婭吉拉德染了鮮亮的紅色頭發宣誓就職,當時立刻便成了眾

矢之的,為專業人員,媒體大肆抨擊。發型專家梅利莎霍耶小姐說:“盡管吉拉德

的伴侶是發型師,她的頭發是她最大的敗筆。”政治上精明無比的吉拉德,就因為

找了一個貧民男友,結果在染發這樣一件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小事上,為她的批評者

提供了如此易得的攻擊彈藥。

 

偉大的美國經濟學巨匠、製度經濟學鼻祖托斯丹•邦德•凡勃倫在1899年寫到:

“粗俗和教養不良之輩都崇拜機器製造的日用品,因為機器製造的東西實在太十全十

美。這些人對於高貴的消費品從未哪怕稍加關注。”他的話就此奠定了西方上流社

會的百年來不變的審美觀。

 

對服裝的觀察,可以從質地著手。越有自然成分的麵料越有檔次,也就是說,100%

的棉,麻,羊毛,絲綢最好,僅此無它,任何合成纖維都意味著和上層社會無緣。

比恩巴赫在1980年出版的《權威預科生手冊》是西方人擠入上流社會的實踐指南,

書中對服裝的質地有著不厭其煩的強調,他警告年輕人:“一件牛津襯衫中丁點滌

綸成分,也會被察覺出來,因為那是可悲的中產階級標誌。”

 

在合成纖維之外,服裝上任何裝飾物品,商標,圖案和文字,都是使人社會等級迅

速降低的東西。除了低調,上層和中上層人士更喜歡舊衣服,仿佛在告訴別人自己

的社會地位丟得起傳統尊嚴。中下階層則往往對新衣服情有獨鍾,而且常常是滌綸

含量很高的新衣。

 

穿著的整潔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披露了主人的社會地位。就像一輛被擦的一塵不

染的汽車,是貧民階級萬無一失的標記。全身一絲不苟的整潔,加上錚亮的皮鞋,

暴露了你對自己社會地位的有著潛在的憂慮,也可能是你對他人的評價過分在意,

這兩項都是低等階層才有的特征。著裝的這些原則在今天的歐洲還是屢試不爽的,

在美國,加拿大和澳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秉持對衣著放浪不羈的態度。值得注意

的是,雖然男女老少都會穿著一雙夾趾拖鞋到處亂跑,但中上層人士對化學纖維衣

服的態度還是完全談不上友好。

 

進屋之後首先到達的客廳,無論在哪個國家這兒都是階級展示的中心舞台。上流社

會的家庭裏,客廳地麵到天花板的距離至少在3.3米以上。地麵是深色的硬木地板,

上麵鋪著手工織製的東方地毯,而且一定是舊到了磨出線的地步。許多暴發戶就是

在這張有錢買不到的舊地毯上露出了馬腳。一般來說,客廳中的歐洲風味越是濃鬱,

人的社會階層就越高。要是沒有懸掛著大幅油畫,黑白相間的大理石廊道;錚亮的

黃酮門把手;雕花的欄杆和扶手;法國拿破侖時期的銅雕;文藝複興時代的石刻,

他們就不好意思開門迎客。澳洲2GB電台主播、名嘴艾倫•瓊斯曾經這樣誇耀:“如

果一個人房間裏古董擺設的價值低於這座房屋的價錢,這個人完全和上流社會無緣。”

這條原則如果移到北美和歐洲也同樣適用。

 

踏上一張很大的化纖混紡地毯,常常意味著走進一家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牆上掛

著家庭照片,主人自己畫的畫或者名畫的複製品,咖啡桌上可以看到《國家地理》

雜誌,書櫃中陳列著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而仿皮的沙發和塑料的擺設則是貧民家庭

無可辯駁的物證。

 

入鄉隨俗,在西方我們可以不和別人討論社會等級和金錢地位這個話題,但是在我

們的內心一定得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體會到奧斯卡-王爾德講的那段話:“人類

的平等博愛並非僅僅是詩人的夢想,它是一個令人十分沮喪和深感羞辱的現實。”

在任何時候,真相總是讓人難堪,它將浪漫的謊言趕的無影無蹤。但是抓住生活的

真相,至少我們在高級餐廳裏用錯刀叉時,不會因為服務生勢利的眼光而影響到一

天的心情。也不會因為將一輛好車停在一個錯誤的街區,最後發現車窗被砸的粉碎,

車身被劃的不堪入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