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逐漸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在實行隔離政策,要求保持物理距離,要求停止某個人數以上的聚會。多少複活節的家庭團聚被取消,多少孩子因為失去生日聚會而落淚,多少養老院的老人們因為親人不能前來探望而失望。
人與人之間,從來沒有如此孤單,如此寂寞,如此缺乏抱團取暖的互相扶持。雖然現在社交媒體盛行,我們可以雲聊天,雲聚餐,雲購物更是不在話下,可我的心裏,卻是前所未有地渴望“物理零距離”。
和朋友們仍然微信上聊天,每天互相分享做過的飯,唱過的歌,追過的劇。可我最想的,還是能跟她們肩並肩地一起去掃街試吃,去聽音樂會,在春回大地的時節去公園漫步,勾肩搭背地嬉戲。我甚至開始想念每天必須去辦公室上班的日子,火車上每天都會遇到的那些熟悉的陌生人,熙熙攘攘的街上人頭湧動。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段,讓我不禁心有戚戚。
和人世間那些熱氣騰騰的朋友在一起吧,是她們大吃大喝大嚼大笑,拉拉扯扯打打鬧鬧,奮力把你從不敢求助的孤獨裏拽出來,推推搡搡若無其事地,擁著你往前走去。她們讓你在日常的冷寂裏感覺到年節的暖,你不敢說謝謝,但你知道人生花團錦簇,某一刻終於和自己有關。
人類是群居動物,從遠古的部落發展,我們知道了隻有相互之間的緊密聯係,才能幫助我們戰勝大自然中的種種威脅而生存下來。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科學專家John Cacioppo,在他的著作《孤獨:人類天性以及對社會交往的需求》裏提出過,當人缺乏社交,感受孤獨時,大腦能產生與饑餓,渴,疼痛等等同樣的警號。他的研究同時指出,現代社會,感覺自己孤獨的人,比例正在大幅提高。“經常有孤獨感”的人(美國的數據),在1970年代是11%,1980年代是20%,而2010年代是45%。
我們都有渴望獨處的時候。在忙碌了一天之後,不受打擾地享受專屬於自己的休閑時刻;在每日的營營役役下,能有片刻45度仰望天空,思考人生。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樂趣。可是,如果我們長期都是處於孤獨之中,沒有傾訴的對象,無論快樂,迷惑,或是痛苦,都隻能埋在自己心裏,就不是那麽有趣了。
孤獨感讓我們脫離人群,然後負麵情緒逐漸浮現,經常還伴隨自責,覺得沒有人理解是因為自己性格孤僻,不合群。於是我們努力去使自己合群,但往往人群中的孤獨感,更使人覺得自己脫離了真實的自我,隻是在偽裝。甚至有點鄙視自己的“裝”。當我們陷入消極心境時,看到什麽東西都是消極的。就算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也會從最糟糕的角度考慮。而當我們感覺這件事糟糕至極的時候,又會更進一步加劇了悲傷的情緒,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其實,孤獨並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主觀體驗,它主要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感受。當你認為自己孤獨時,即使身邊有人陪伴,你還是覺得與之有隔閡,無法被理解,仍然是會感到孤獨;相反,如果你認為自己並不孤獨,那麽即使你每天獨來獨往,卻仍然有豐富的內心,也不會覺得有多麽孤單寂寞。
戰勝孤獨的第一步,就是意識到“你並不孤獨”(you're not alone)。想想看,45%的人,都與你有同樣的經曆呢。接下來,就是想辦法轉移注意力,讀一本好書,看一部好電影,heck,哪怕看一部爛電影,然後想批判就批判,想罵娘就罵娘。平時多培養一些愛好,讓自己總能自得其樂。總之不能在負麵情緒中越陷越深。還有就是,不要害怕走出舒適圈(comfort zone)。如果平時性格內向,不喜與人交往,那麽不要害怕走出第一步,多參加群體活動,結交朋友。害怕麵對麵,就上網,去論壇或是其他興趣群組。網絡無遠弗屆,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也許有另一個與你惺惺相惜的人也同樣正在尋尋覓覓。
人都是孤獨的,在獨處的時候孤獨,在熱鬧的時候也孤獨。人的一生,獨自一人而來,孤身一個而去。所以,孤獨其實從根本上是沒法解決的問題,隻能盡量將其最小化。
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布公地談心。一個人盡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獨。——海明威
抱抱,頭像是前幾天毛孩一歲的時候照的,看著她倆上竄下跳的一天過的快啊:)
問好!喜歡你這個新頭像。美娃美喵。那個倆一起發瘋的也超可愛 :)
謝謝迪兒 :) 這個花看著像poppy,就是罌粟。不過罌粟有很多種,我也不太清楚具體這個是哪種。北美也有很多罌粟花的, 很多人家的院子裏都有。這個花需要大太陽(full sun)。
真好!我是缺啥想啥。每天奔波的時候想在家上班,宅久了又想念人群 :)
謝謝菲兒表揚。平時總是忙忙碌碌的,隻有寫博的時候,能幫助我靜下來思考一會兒 :)
問好,謝謝閱讀 :)
雖然從來沒有這麽怕過人,但是這次疫情也讓我們認識到,隻有相互的扶持才是黑暗裏的光,我們才有戰勝病毒的希望。
問好菲兒! 這城裏,也是一個抱團取暖的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