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所謂未來,不過是往昔; 所謂希望,不過是命運。從東向西,是往昔,也是命運。
個人資料
正文

朋友圈點讚的禮儀

(2019-10-14 13:15:17) 下一個

我幾年前剛開始用微信的時候,隻有一個家人群,和一個閨蜜群。每個群裏都正好四個人。大家都忙生活,忙孩子,平時也就是問個好,偶爾聊個天。這麽歲月靜好地過了幾年。然後一年多前,好像忽然間,我的朋友圈就開始井噴了。先是文學城論壇的幾個誌(臭)同(味)道(相)合(投)的ID們網下結了群。然後我爸把我拉進了一個七大姑八大姨的“我的幸福家庭”群,話說,好像每個人都有這麽個家族群。再然後,我的中學同學們找著我了。

對於我這個輕度社交恐懼症患者來說 ,生活似乎頓時起了變化,捧著手機的時間明顯增加了。群裏聊天討論,因為沒有麵對麵的尷尬,似乎更容易暢所欲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朋友圈的地方就有做人的學問。

自從2012年4月,“朋友圈“這個媒介橫空出世之後,這7年多的時間裏,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模式。以前吃飯是為了聯誼,旅行是為了看世界,運動是為了強身,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現在,一切都是為了發朋友圈。那份激情和想分享的快樂,估計比戀愛的感覺還高亢。

弟弟的女兒合唱團演出了,寶貝二胎開始滿地跑了,這個必須點讚。爸爸今天又去公園拍荷花了,還配上老文青的感懷詩句,這個也必須點讚。閨蜜又發了個小資的一花一葉,這個,要點讚嗎?老同學則是每日一菜不重樣,餐桌台布一絲不苟,這個,要點讚嗎? 還有表弟又出去擼串了, 阿姨又出門旅行了,同事又發了一篇讀書筆記了。天啊,每天的朋友圈都來不及看!

點讚之後,要不要發言呢?自己家人的,因為熟悉和親密,通常都會或調侃或暖心地說上幾句。朋友和同學,以及其他的人,除了非常知心的幾個, 大部分就隻能是點讚之交了。這時候,我衷心感謝那個“小心心”,省了我多少事兒啊,讚就一個字。點讚,已經成為新社交時代最低成本的“認同”方式,“表揚”手段。

同樣的道理,其實在論壇也適用。在一個論壇久了,自然會積聚一些合得來的熟悉的ID,他/她們就像老朋友一樣,所以他/她們發帖或是發言,我都會積極點讚以示支持。而新到一個論壇,點讚則成了“攢人品”的利器。

有人覺得,太多的點讚代表了一個人的勢利和阿諛。我倒是覺得,人生已是不易,每一個人都需要關注和認同,而且確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隻要你願意去發掘和了解。如果我的一個小小的“讚”能帶給人一個好心情,一分美好的自信。 Then why not?

 

p.s. 一邊寫著,我一邊去數了一下。我現在一共有14個群,單線聯係的"朋友"有32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xiaos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天地 ^-^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知道是更遠還是更近了。 :)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