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和自己約會在清晨

(2023-07-03 20:45:18) 下一個

七月一號是加拿大國慶,和周末連在一起,放假三天。周六是國慶日,白天帶孩子坐了他最喜歡的火車,去了多倫多。晚上坐火車回來,帶娃洗完澡,又去看了國慶焰火。不知道是不是空氣質量不好,周六很累,頭還疼。周日起來,依然昏昏的感覺,頭還是疼。收拾半天屋子,下午去了健身房,晚上在綿綿的雨聲中睡了一晚。周一起來感覺好多了。趁著家人還在淅淅瀝瀝的雨中睡眠,我起來自己和自己來個浪漫的雨中行。

開車十分鍾就到了湖邊的歐式鎮中心。大部分人都沒起來這麽早,街上幾乎沒人。把車停到路邊,花了兩塊錢,買了一個小時的停車時間,開始一個人在小雨中漫步。從街道走到湖邊,也就五到十分鍾,欣賞了沿途的鮮花點綴的街道美景。這時候的湖水,屬於我一個人。湖邊聽著波濤的聲音,在樹蔭下淋著小雨點,呼吸著被雨水洗刷幹淨的空氣,我開始了和自己心靈的約會。

聽完湖水為我一個人唱的歌,我又漫步回步行街,尋找我的星巴克。街道很短,走了一個來回,竟然沒找到。估計在疫情中關門了。這是我們鎮上三家因為疫情關門的星巴克之一。我隻好進入一家新開的咖啡店。店裏的設備都銀色的不鏽鋼設備,看著很工業化的感覺。花了五塊點了一杯卡布奇諾,另外給了一塊錢的小費。現在商店,點什麽都有小費選項,都不好意思不按鍵。一塊錢換來的是店員熱情的笑容和一顆拿鐵才有的愛心。

出門順手帶了我的電子書,我最近在看《德意誌簡史》。這本書把德國兩千年的曆史,分成了四份,一份是五百年。我已經看到了最後五百年。今天看的是十八和十九世紀德國的曆史,主要講的是德國從奧地利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向普魯士統治的第二帝國轉變的曆史 。書中提到了這個時期德國最偉大的文學家,詩人,說是可以和英國的莎士比亞媲美一個人。德文的名字看不太懂,搜搜才知道,這個人說的是寫《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歌德。作者說德文是半野蠻人的文字,措辭怎麽也不會優美,能用德文寫出優美文字實在是不容易。德國人學很多希臘,拉丁的文學,但是他們自己真正德國人能寫優美文字的就隻有歌德,還有和真正屬於德國文化的童話故事。書裏還提到很多德國人和英國人的關係,說德國和英國都是日耳曼部落的人,就像堂兄妹一般。這讓我想到如今的迪斯尼電影,很多都是源於英國黨兄德國人寫的格林童話。

曆史書的主旋律基本都是戰爭曆史,這本書也不例外,講了很多普魯士這個存在了200年的德國統治者左右逢源,和奧地利爭奪統治權的來龍去脈。這期間發生了法國大革命,歐洲出了一個凱撒一樣的大帝拿破侖。普魯士,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這主要幾個歐洲大國分分合合的曆史故事。他們都各自心懷鬼胎,不停的互換聯盟。書中提到普魯士二百年走的是自認為自豪的軍國路線,有著強大的軍隊,可是德國人自己不知到,是因為富有的英國人為了和法國角力,遠遠不斷的給普魯士供給,才讓普魯士有了二百年的曆史。書中還提到拿破侖的兵敗滑鐵盧,說普魯士和英格蘭都爭著槍功勞,各說各的。這個真是有意思,身處在英格蘭的殖民地的加拿大和熟悉的英文文字裏,我看到的都是威靈頓將軍的功勞。。。。。。看來曆史是有偏見的,盲人摸象,不同國家和看法的曆史學家怎麽分析的都有。

估計讀完這本書,我要補課看看《少年維特的煩惱》和《浮士德》。品嚐一下野蠻人的文字到底是什麽一個風格。

1800年後陸續從蘇格蘭移民來的人最早居住的地區。

鎮中心商業區的擺設

英國聖公會教堂 (英格魯人的教堂,區分於天主教)

湖畔小徑

讀書時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cowwoman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大咖博主們和新朋友留言。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奇怪,原來不是不小心,為什麽顯示不了呢? 那篇散文是: 德國之聲.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不小心漏掉關鍵詞:
裏麵有一篇的文章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太優美了!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你在清晨的小雨裏與自己約會,難得的心境!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我個人蠻喜歡德文的發音的,特別是在有回音的教堂裏聆聽.

我有一本快20年前買的餘光中散文集,裏麵有一篇,餘老先生在這篇散文裏
對德文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敘, 可以搜來看看.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早晨很爽:)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哇,真好,多寫寫您讀的德意誌這部分書摘,我一無所知,滿腦子漿糊。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久不見!國慶節的今天,這篇文讀著很有感覺,看到你提到Wellington,不禁想起在Montreal逛Wellington Street時的情景,那是一條被稱為the coolest streets in the world的街道,印象深刻!:)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歐洲的曆史確實是一部戰爭史。 ”普魯士,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這主要幾個歐洲大國分分合合...。他們都各自心懷鬼胎,不停的互換聯盟“,西方的”文明“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基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