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寄爹
作者:大明
四月初,有暖意也有乏困,有思念又有期待。
不知什麽原因,近日右腰酸痛,蠻厲害的,蔓延到整個右側腰臀部、腿部,幾天也沒有消退。20多歲時與眾人一起工地扛沙石,幹勁昂揚的一刻,我右腰憋傷一下,當時並不覺得什麽。三十多年來,在疲乏、陰濕時,有右腰酸軟的情況,都不嚴重。這一次,或許真的老了,身體機能退化了,舊傷開始“發威”了?
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寄爹曾經跟我講起的一段話:有的人年輕時喜歡“誑輸贏”(打賭),比力氣大小,挑、扛超重的東西,一時逞能、衝動,超過極限傷了身體,年輕時沒覺得什麽,老了暴露出來了,就是當時落的病根。同時還說我懂事的,不會去“誑輸贏”。寄爹的話及其道理,一直牢牢地記在我的心裏。
農村有認寄名父母的傳統,舊文化裏有解脫自家生肖不利的意義。而我家,更多的是父輩勝似親情的友情。我父親二十幾歲時,感染了肺結核,上世紀60年代初期窮困的農村缺醫少藥,醫治無門,拖下去性命就沒了。那時的貧困和閉塞現在無法想象,口糧不足,收入透支(一年的勞動工分抵扣完口糧等分配還倒欠集體),更沒有自行車,交通都是在泥路上步行,一般人的活動範圍很小。我寄爹和另外一個父親的好友,四處打聽,聽到梅李(常熟東鄉地區的大鎮)有名的王醫生來到塘坊橋(我鄉的小集市)一帶,趕緊去把王醫生請過來,有了鏈黴素,才救了我父親一命。那時我還沒出生,我父母後來告訴我的。
我寄爹是木匠師傅,帶有5個徒弟,當過鄉木業社負責人。他們家所在村莊馬家橋,很多木匠,小木——專門做家具的,那時候都是榫卯結構製作,馬家橋的木匠和木工技藝在本地很有名氣。我寄爹因排行第五,鄉裏人都稱呼他“五師”。我寄名於他家,除了感情,還有父母讓我長大後拜師學木匠的設想,作為我的出路。
寄名親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後天”的親戚,沒有“法定”的“義務”,但寄爹對我家和我的幫助,是不能忘記、感恩不盡的。我家是純粹的農家,我出生在一個兩戶人家合居的三間茅屋裏。後來逐年、逐年情況好轉,茅屋翻修、擴建,翻建瓦房,都是寄爹帶著一幫徒弟來幫忙的;我家從無到有的家具,碗櫥、衣櫥,後來我結婚時的新床,都是我寄爹家做給我們的。
我寄爹個子不高,長得有點像李雪健,也隻讀了2、3年書,一個地道的農村匠人。在我的心目中他卻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儒匠、令人崇敬的智者。
小時候過新年,農村有邀親戚吃年夜飯的習俗,我們一家都要到寄爹家去吃年夜飯。他們家的待人接物的禮節,比一般人家要“高層次”,除了手藝人家的養成以外,跟我寄爹的引領有很大關係。寄爹家幾代人兄弟姐妹多,師徒多,堂屋擺滿八仙桌,濟濟一堂很熱鬧。大家坐著吃喝,寄爹裏外張羅。親朋來臨,他要到門外迎候,席散回家,他要送客到屋外村頭;酒席中穿梭其間,問候交談,斟酒添菜。男人們難得酒聚,總是很熱鬧,有興奮激動者,也有寡言木訥的,寄爹總能善用語言調節氣氛,開心和諧,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總能說出不少成語來,讚善談者“見多識廣”,稱慢慢講話者“和風細雨”,謂靜靜旁觀者“不即不離”等等;一邊斟酒一邊示範給我們這些孩子輩說:請客人杯子裏先喝掉一點酒,再加滿(招待客人盡量多喝一點),不能說“喝掉一點”,也不能說“降下一點”,要說“升一升”“再升一升”……飯局上的很多規矩禮節、討好說法,無形中傳授給了我們。
寄爹對世事有很高的洞察力,對我產生了很大影響,這種影響不是灌輸式的,是潛移默化的。有像上述“誑輸贏”一說的循循善誘,還善於在某個場景中即興點撥。有一次,我們在親戚家吃喜酒,同一桌上有一位是我曾經在中學代課時一個班級的學生,他介紹給大家說我是他的老師。寄爹也在場,待大家交流完了以後,笑盈盈的說了一個“感悟”:老師出名(這裏指發展得好、有出息)了,往往有的學生會說“他(她)是我老師!”;學生出名了,往往有的老師就會說“他(她)是我學生!”;如果老師、學生哪一個不好了、出問題了,恐怕就不會說了……這話並非針對現場的我們,其話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我一直得到寄爹恰當的、潛心的關懷。年幼時,父母意圖我長大學木匠,寄爹就送我一個小推刨玩,提高我興趣;以後在我讀書、工作、結婚等人生節點,都給予了各個階段物質和精神上的關懷。1990年代初,我在工作期間有一個到上海某高校脫產培訓一年的機會,但必須通過入學考試和市裏的組織程序方能加入這個培訓。我非常想去,一方麵為以後工作打基礎,另一方麵,我盡管在本市讀過全脫產的大專,也有國家承認的學曆,但未曾到大城市正規大學讀過書,大學生活是很寶貴的經曆,我想補上這一段。在經過考試和有關推薦程序後,我初步了解到我滿足列入培訓名單條件。為了萬無一失,在那個烈日炎炎的夏天,寄爹一個人步行到我家,拉著我乘公交車到市裏,去找曾經是我寄兄弟(當時在北京讀博士)的中學老師、當任的市委領導,打聽著摸到領導辦公室,當麵“匯報”,請求關心。這事本身的結果不重要,寄爹這種深知我心、千方百計、全力而為的精神,對我是莫大的幫助和觸動。
……
光陰似箭。寄爹已經離開我們20多年了,他默默幫人卻積勞成疾,未能享受長壽生活。前輩的奉獻、恩情,我們當永遠銘記;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當珍惜弘揚。
如今,我們麵對著諸多書本上的教義、哲理、道德觀,在期間苦思冥想。反觀我們勤勞、善良、智慧的前輩,在那些困苦年代,伴隨我們的日日夜夜,因果、仁愛、義理、道德不都在其中嗎?哲學都源於現實世界,本是人生的學問,我們當更多的注視生活的形形色色。古今如此。
春源自冬的蘊藏,春是蛻變後的新生。有覺悟才有希望,有修煉方有正果。
2023年4月5日
(柏舟泛流注:文中的寄爹就是我父親,常熟一個鄉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