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到髙反. 我前期說過,
這是一種比較玄的情況. 與個人體質有關但又不是完全跟身體強壯或體能相關. 它還沒有測試方法可以事前判斷. 真是你身處其中你才知道會不會高反. 以前沒高反並不代表以後也不會. 一般情況醫生處方的diamox會有幫助。這就是為什麽天數與成功率有關,在高山多日有助適應,舒緩高反的.
我在做計劃時對自己有過評估,我平時生活在低海拔,隻比海平麵高點. 沒有高原生活體驗. 去過的最髙處應該是去黃龍遊玩,或者上過Half Dome. 都沒有特別難受. 這種高度雖然跟Kili比還差很多, 但想來自己對高度應該不是太敏感. 有點信心去走這一次.
還有選擇Machame線路也是看中它的線路安排. 它在第三天到第五天橫切,基本在四千米上下走三天以適應高度. 隻在最後一晚從4600米向山頂行進,身體沒問題自然能繼續,不行就下撤. 避免因為高反而進退兩難.
有點好笑,我之前看了介紹都有提到有人在那因為高反而出事,心裏還是有點怕怕. 一開始就特意和向導說,我能來,能走幾日己經很好,我並沒有非登頂或者登多高的決心,以安全為主,隨時可以下撤。不用有心理壓力. 向導是盡可能的希望幫助他的顧客能夠達成心願,登頂成功. 後來我狀態不錯,最終登頂,皆大歡喜. 無論結果,開始的心理狀態挺重要.
不少人對多人的服務團隊感興趣. 忍不住插幾句說說對歐美徒步的差別的感覺. 我這幾次走的多日長矩離徒步,在非洲,在南美,在歐洲,都是有服務團隊. 或用人背,或用馬/驢馱各種用品,或沿途住木屋. 白天走路辛苦,晚上可以吃現成熱食. 走到山裏,晚上還要盡可能回歸正常生活. 都是歐洲傳統的享受生活,不介意或者特意雇傭服務. 而在美國,看看老狐大俠正走的PCT. 再有其它著名的AT, CDT, 等等長途線路, 一概是完全自己背負行李,走進原野. 獨立,自由的體現. 這才是真正意義的背包客. 這是不是與文化相關?我難以做到這種方式,更為佩服完全獨立的背包大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