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前不算真正喝過咖啡,隻是有過幾次衝泡速溶雀巢的經曆。
來美國後,長時間習慣喝白水,好處是兩兒子也習慣喝白水長大,家裏沒有飲料很正常。
真正開始對咖啡有點上癮也就幾年時間。一開始嫌麻煩,專買速溶的,隻需燒壺開水即可,但不喜那些咖啡伴侶啥的,偶爾會加點奶和蜂蜜,自認為很健康。
慢慢的,速溶退出舞台,心心念念想著換“正宗”點的,趴在網上研究一陣後,決定來手衝。
從燒水的壺、衝咖啡的壺、過濾杯、過濾紙到磨豆機一一備齊活了,就折騰起來。
本來還需要一個稱重計時的工具,但覺得用那玩意兒衝咖啡太誇張,跟做西式甜點一樣的,過於一板一眼,太不隨意。於是心下決定運用中西結合的理念來自由衝調,不完美,但有差異美。
這麽手衝了一兩年吧,期間覺得磨豆程序麻煩,偷懶買磨好的粉來充數。
有次去朋友家,她打著結婚紀念日的名義,說服老公買了一台目前最高檔的家用咖啡機。每次隻需要加入咖啡豆,按該按的按鈕,聰明的機器就磨豆、打泡,按步就班地調出想要的口味,完事後,還乖乖地自我清潔。
現磨咖啡豆香四溢,提醒我想飽口服就不能偷懶。
有一天,有友人送了一個精致的蛋糕,拿起叉子準備開吃之時,突然想起,如能配上一杯黑咖啡豈不完美?
但想想手衝這一係列的程序有點猶豫,怕折騰半天,沒有了當下的食欲,立馬想起友人家的咖啡機,如果能把這些繁瑣交給機器就好了。於是,開始了又一輪的網上搜索。
這回目標明確,隻要能智能完成磨豆出咖啡的過程就達標,畢竟隻喝黑咖啡嘛。
一番比較下來,找到一款滿意的。非常簡單適用。加水、加豆、放杯即可!當然要自己清潔,但因結構簡單,清潔相當容易。
於是乎,花了朋友那款咖啡機20分之一的價錢,買了個相當滿意。
不過,也許我的相當滿意是因為我隻喝黑咖啡,喝得簡單,對機器的要求也簡單。
看來喝黑咖啡不隻有益身體健康,還省錢、省事兒,不折騰。
理論上咖啡喝得越多,身體失水也就多,腎髒就會受到損害。
在咖啡與茶之間,我是選擇咖啡,但在英國的時候適應了英國人的下午茶概念,回來後很長時間喜歡茶(必須加糖和奶),理解了為什麽英國人更喜歡茶over咖啡,建議不妨試試。
其實不論喝咖啡還是喝茶,本質上都是享受一種安神寧靜的感覺,就是願意花時間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