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反酸”的中醫證治要點——通降胃氣,剛藥變胃

(2020-04-03 00:31:18) 下一個

“反酸”是臨床常見症狀,北方人叫“燒心”,“酢(zuo)心”,南方醫生聽不懂。反酸病機到底是寒還是熱,中醫界有爭議,焦點莫過於“左金丸”裏有吳茱萸這樣的熱藥,就有醫家認為反酸病機是寒。崔玉衡老先生這段解釋中肯,他說反酸是因“中焦氣鬱,胃氣因而不降,肝木鬱而化火,橫逆犯胃,胃中熱盛,飲食水穀因胃氣不降而停於中焦,受胃熱之蒸腐,因而成酸”,那為什麽左金丸裏要用吳茱萸,通行的解釋是反佐,當然可以,但總覺得不那麽有說服力,崔老引用喻嘉言的“剛藥變胃”之說,“驅其酸,惟有剛藥一法,氣味俱雄,能變胃而不受胃變也”,再加半夏降逆,厚樸,枳實,大黃開通小腸以承胃氣之降,白芍收斂肝氣,則“飲食水穀從上到下運行暢通無阻,不停於胃中為熱所蒸,酸味自除”,伴疼痛者可加烏賊骨,浙貝母,瓦楞子;病程久,有脾虛,腹脹納呆,加太子參養中土。

寧波中醫趙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