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深感要澄清史實,才能牢記曆史,麵向未來。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率陸軍機隊從大黃蜂號航母起飛轟炸東京後,16架B-25轟炸機中有15架未能按照原計劃降落在浙江衢州機場,因燃油耗盡、迷航等原因分別墜毀在浙江、江蘇、江西和湖南等地,75名隊員中有60多人獲救,其餘被蘇聯、日本扣押或俘獲,有三人被日軍殺害。
圖一為其中一架參戰的B-25轟炸機的碎片,收藏於俄亥俄州代頓市的美國國家空軍博物館,碎片上有當年中方救援人員書寫的文字,參照第二張照片裏的英文說明,解讀如下:
“西曆(1942年)31.4民 反侵略同盟國美機往征日本投燃燒彈後降跌昊千關碎片之一 二十一日 來綏 檢記” (31.4民 似應為民國31年4月之意; 民字很模糊,也許是其它的字?)
83年過去,這是那位英雄的戰機?這裏所記錄的墜機地點“昊千關”是何處,是前述四個省中哪個省的地方?檢記人員“來綏”又是誰,是哪個部門的?毫無頭緒,館方展出的資料沒有相關信息。
希望對戰史有興趣有研究的同好能答疑解惑。
杜立特的空襲不僅極大地鼓舞了中美軍民的士氣,更促使日軍發動中途島海戰,導致其聯合艦隊遭到美國毀滅性打擊,成為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具有重要曆史意義。沒有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戰場的決定性勝利,沒有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戰略轟炸對日本本土的毀滅性打擊,沒有飛虎隊(美陸航14軍)和中美聯合空軍對中國戰場製空權的絕對掌控,中國軍隊是無法單獨取得抗戰勝利的。中國人應牢記杜立特和陳納德的曆史功勳,對像上圖中這樣的戰史資料應當有深入研究。
下麵是該館收藏的反映中國軍民救助杜立特機隊飛行員和祝賀空襲日本本土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