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年我在哪?002 - Where're we in 2018 New Year!? - 2018年新年我在哪?-Boston and Rhode Island - Harvard-MTS-The Breakers
接上期
皮埃爾 - 奧古斯特·雷諾阿
1883年在法國布吉瓦爾舞蹈
美術博物館,波士頓
《布吉瓦爾之舞》(Dance at Bougival)是奧古斯特·雷諾阿在1883年受著名畫商杜朗·魯耶之托完成的。與《鄉村之舞》、《城市之舞》並為作者三幅舞會大型掛畫。《布吉瓦爾之舞》的背景是巴黎郊區布吉瓦爾的露天咖啡館,城市居民流行的休閑景點,畫家、印象派畫家、作家、詩人等。在這幅畫中,雷諾阿用鮮豔的色彩和濃鬱的畫筆,以描繪這對輕舞的夫婦帶來的愉悅。女人的臉以及她的鮮紅色的頭蓋是人們關注的焦點。MFA的策展人認為雷諾阿像人們顯示的是:Life is short, enjoy it!(人生短暫,好好享受!)
The Daughters of Edward Darley Boit, John Singer Sargent(USA), 1882, Realism, Oil on Canvas, 221 x 221 cm,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assachusetts
愛德華·達利·博伊特的女兒們,約翰·辛格·薩金特(美國),1882年,寫實主義,布麵油畫,221x221厘米,波士頓美術館
約翰·辛格·薩金特(1856-1925)雖然受到一些法國印象派的影響,但他依舊停留在19世紀晚期的藝術現代主義範疇。在巴黎工作一段時間之後,1879年,他到馬德裏學習委拉斯開茲的作品,然後去荷蘭的哈勒姆研究哈爾斯的繪畫。在這兩次有助於成長的旅行之後,他創作了自己最好的肖像畫作品。
畫家是博伊特家族的好朋友,愛德華·達利·博伊特像當時的薩金特一樣,是生活在巴黎的美國人。博伊特家迷戀旅行,四個女兒:瑪利亞-路易莎、佛羅倫斯、簡、朱麗葉,在巴黎的家中為畫家擺出姿勢。日本的陶瓷花瓶是他們流動的家庭生活的標誌;而他們的構圖是對委拉斯開茲的《大宮女》一畫的公開模仿,而委拉斯開茲這幅作品也是西班牙最偉大的多人肖像作品。
肖像畫中有著大都市的味道,兩個較大的女兒在陰影中,她們的衣服和圍裙都很像,把她們與高貴而又脆弱的花瓶放在一起,這讓人思考作品的象征意義,也許表明了童年易逝的特點。
薩金特對色彩的敏銳感覺、描繪孩童的出色技法、充滿暗示的絕妙筆觸,這一切組合在一起,創作出一幅繼承了古典大師作品傳統構圖的上佳之作。
鏡中女子這副我也很喜歡。
這副也很有名,好像是冬日從禮拜堂出來以後。
這還是那個朱迪斯殺死赫羅弗尼斯的題材的畫(Judith and Holofernes)- 我們通常講的美人計,全世界通用!
修複工作室。
這小金牛頭也是美術館一寶。
Bocca Baciata(1859)是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一幅畫,代表著他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這是他的第一個單身女性形象的畫作,並確立了後來成為他的作品特有的風格。羅賽蒂是拉斐爾派中家世背景,文學修養最好的一位,其作品代表風格是裝飾主義,悲情主義的。而因為他風流倜儻的性格和詩人般敏感的神經,他的作品中情欲和感官的成分總是最多的。代表性的就是這幅《最後的吻》或《被吻過的唇/嘴》
這副作品是羅賽蒂1859年的作品,是他為情婦芬妮·康佛絲做繪製。當時他已和希達爾相戀,但生性風流的他很容易短暫的轉變自己愛戀的對象。而正是因為這是為情婦所化,其滲透紙麵的感官和世俗思考,更加明顯。我們看到:
她蓬鬆淩亂的頭發,紐扣解開,微微露出胸前的性感;她帶著昂貴的珠寶(這些頻頻出現在羅賽蒂作品中的富有東方情調的珠寶,幫助他塑造了一個個異國美女形象),仿佛說明了她並不廉價的背景;手中的雛菊,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這一切都說明,這是一個可以致男人死地的女人。
Belcolore, 也是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畫,他畫的女性有他給與的特別形象,她們長得都很像親姐妹。
美術館家庭區可帶孩子做手工。
這是個老電影,要單買票:大衛·林奇的新黑色電影“雙峰:與我一起走火”
美術館禮品店裏可坐下看書。
原來這裏才是美術館的前門。
小臉凍得通紅。
下一站是哈佛小鎮和那個著名的有著哈佛先生坐像的小廣場(HARVARD YARD)
我們的車開在劍橋市
哈佛小鎮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裏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133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一)、13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四)曾在此工作或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哈佛同時也是美國本土曆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其誕生於1636年,最早由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創建,初名新市民學院,是為了紀念在成立初期給予學院慷慨支持的約翰·哈佛牧師。學校於1639年3月更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哈佛學院正式改稱哈佛大學。截止2017年,學校有本科生6700餘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15250餘人。
2017-18年,哈佛大學位列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一、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三、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六。2017年6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哈佛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哈佛學院:1636年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仿照英國劍橋大學,籌建一所高等學府,每年撥款400英鎊;學校初名“新學院(New College)”或“新市民學院(the college at New Towne)”,成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
15世紀末,由歐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倫布開辟,歐洲人紛紛遠涉重洋來到美洲。17世紀初,首批英國移民到達北美,在那裏開拓自己的“伊甸園”——新英格蘭。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受過古典式的高等教育,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在新的家園也能夠受到這種教育,他們於1636年在馬薩諸塞州的查爾斯河畔建立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所學府——哈佛學院。
開始還以為他是哈佛先生,後來才知不是。我弟說他是給哈佛先生站崗看門的。
1638年9月14日,牧師兼伊曼紐爾學院院長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的積蓄720英鎊和400餘冊圖書捐贈給這所學校。同年正式開學,第一屆學生共9名。
1639年3月13日,為感謝以及紀念約翰·哈佛牧師在創立初期對學院的慷慨捐助,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將學校更名為“哈佛學院”。
據說摸哈佛先生的左腳會有好運,不知為何?!他左腳“”皮鞋”被摸得很亮。
哈佛先生還長得挺帥的!
今天好冷啊,拿相機的手都快凍僵了。戴著手套照。
傍晚開到聖三一教堂,找個車庫停了車。那是在零下X 度迎新年的跳舞的人們。今年是2018新年除夕!還有6個小時就是2018年了!!!
聖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的位置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美威大樓的前方,奠基於一七三三年,是一座典雅的哥德復古式的教堂,曾於一八七二年十一月八、九日兩天的波士頓大火中付之一炬,一八七七年予以重建,是仿十一世紀法國中部島奧凡尼(Auvergne)的法國羅馬式建築而成,塔樓取材西班牙沙拉曼卡(Salamanca)地方的古老大教堂,西簷廊則採法國南部阿爾斯(Arles)地方聖多芬教堂的形式,設計非常精致,是美國教堂建築中的代表作。
台上擊鼓奏樂的黑人大哥。我們一致認為這除夕之夜是最冷的!!!
不遠處的新年倒計時。
寒冷擋不住人們慶新年的熱情。
太冷了,找個教堂附近的看起來不錯的飯館就進去了,結果歪大正著是個評分4.5 的 美式餐館。
這個餐館叫 POST 390 (406 Stuart Boston, MA02116)
男士發帽子,女士發新年頭飾。
點了五個菜,樣樣好吃!韓國炸雞,醬料極好吃!(改良過)
這是龍蝦卷
烤章魚
有20刀的大漢堡,好多人點。牛肉意粉我們都愛,特別是小外甥女。
吃飽喝足去提車,趴車費34刀。波士頓和紐約一樣,市中心都很貴。
開車中拍的夜景波士頓,像不像印象派的畫?好相機能拍出這效果嗎?!
旅館好暖和呀!
哈佛不能錯過,麻省理工也不能錯過。
YOUNG 用得好!
Simmons廳 (Simmons Hall.)別名W79大樓,“海綿”
1998年一起與酒精有關的MIT校外居住新生死亡事件之後,MIT行政部門在要求所有大一學生必須住校的規定之下解決了因此招來的法律訴訟。這項規定需要提供給居住在校外的聯誼會,婦女聯誼會和獨立生活團體的300名新生床位。1999年,{0Steven Holl/0}事務所被選中帶頭設計新的“多孔”宿舍。 Simmons廳在2002年8月開放給學生居住。
Simmons大廳被戲稱為“海綿”,因為建築師明顯是模仿了海綿的外形和內部結構。大樓有350個學生房間,5,538個2英尺見方的窗口,由291塊特別預製的鋼筋多孔混凝土板製成。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大波士頓地區),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借由美國國防科技研究需要而迅速崛起 ;在二戰和冷戰期間,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計算機、雷達以及慣性導航係統等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麻省理工學院素以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著名,擁有林肯實驗室(MIT Lincoln Lab)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 ,位列2016-17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工程學世界第一、計算機科學第二,與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為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 。截止至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教職工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88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6)、6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10)以及21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2) 。
2017-18年度,MIT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第二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四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五 。2017年6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世界大學聲譽排名,麻省理工學院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於1861年由著名自然科學家威廉·巴頓·羅傑斯創立,他希望能夠創建一個自由的學院來迎合快速發展時期的美國。由於南北戰爭,直到1865年MIT才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隨後其在自然及工程領域迅速發展。在大蕭條時期,MIT曾一度被認為會同哈佛大學合並,但在該校學生的抗議之下,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
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係是最知名、申請人最多和最“難讀”的學係,並曾連續七屆獲得美國工科研究生課程冠軍,其中以電子工程專業名氣最強,緊跟其後的是機械工程[22] 。美國工程教育學會執行主任Karl Willenbrock曾經說過,“如果麻省理工學院忽然消失,國家安全堪憂。他們是工程的IBM。”
其餘的學科如物理學、化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建築學也都非常優秀。近數十年興起的供應鏈管理專業(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也是麻省理工的強項,MIT的MLOG(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Logistics)項目已多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借助MIT在在製造業和交通領域的優勢,MLOG匯集了供應鏈和物流領域最權威的師資力量,並和世界五百強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此外,MIT斯隆商學院的MBA項目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是美國極富盛名的“魔術七大”(M7)頂級商學院成員之一,尤以創業課程和創業文化著稱。以下是具體專業設置。
to be continued .... Have a nice weekend! Niu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