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旅行我有三個巴黎郊外的安排, 莫奈的老家吉維尼, 子爵堡和凡爾賽. 凡爾賽是三者中第一個去的. 那天起了個不早不晚, 到火車站時,算上我們倆也就5個人, 黑乎乎的火車站,站標不清,車次不楚, 在不講英文的唯一一個當地人的手語比劃下,算是蒙著上對了車. 快11點鍾我們才到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門前廣場有多處都在修膳, 顯出施工工地的那種淩亂. 但這並未阻擋前來進宮參觀的遊人們的熱情, 隊伍排了好幾支, 且長得不可思議,隻記得排了兩小時才買到票,又去排另一隊等待進宮. 春困的豔陽下, 或和朋友閑聊, 或挨個給排著隊的女遊客們的衣著打著分, 以打發時辰. 女士的裝束, 可用顯得不經意的經意來形容, 各式的披肩圍巾, 顯出歐洲特有的絲巾情結, 我第一次感覺到女人的性感不是靠低胸露出來的, 而是靠絲巾圍出來的. 在美國, 很少看到這種風情, (後來從巴黎回到新澤西, 添了一個買絲巾的嗜好)… 還有那種多層次的穿法, 比如短袖套在長袖外,內衣外穿, 超短裙套在細腿褲上, 長裙衫外套個過胸的短外衣, 長靴秀著美腿, 挑染的美發與彩色挎包呼應 …我覺得法國,歐洲的時尚至少要比北美早流行一個季.
細數美女的當兒, 我把美女之冠歸於我們身後那個放在嬰兒車裏的不足一歲的小美女. 年輕的父母帶著她不遠萬裏來自加拿大的魁北客. 小東西紅撲撲的臉,爍閃閃的大眼睛,安安靜靜的, 逗她她就咯咯地笑,兩小時的排隊中沒哭一聲.連她的父母也誇她是他們的幸運寶貝. 這孩子真仁義, 討喜, 長大了會怎樣呢? 幸運寶貝, 我在想, 幸運寶貝! 那個16歲就嫁給路易十六的維也納小公主, 那個出身本已高貴, 又住進世界極品宮殿凡爾賽的瑪麗安東尼特, 那個享盡奢華,不知貧民饑苦的法國皇後, 那個被大革命的怒民送上斷頭台的38歲婦人, 她該是幸運或是不幸呢?
終於進去了, 看到的是國王皇後的寢宮書房起居室,說不上名的皇室成員的眾多畫像, 掛毯,雕梁畫頂,龍床鳳椅,家俱擺設,無不令我眼花繚亂. 最歎那布滿仙女天使宗教故事的彩繪穹頂, 美侖美奐,那麽高,想不明白是如何畫上去的? 大多宮室的裝簧雖有被時間侵食的斑駁陳舊感,但還是掩不住昔日奢華的排場. 印象最深的是金壁輝煌的鏡宮. 前兩周剛好看了索菲亞—那個<<教父>>導演的女兒所導演的2006版的<<瑪麗安東尼特>>, 實話說影片的內函,情節索然無味, 演技也平平, 打個三星以下, 但是華麗的時尚裝束, 發型繡鞋, 美食舞會再配上實景拍攝的精美絕綸的凡爾賽宮背景所展示的諸多貴族奢糜生活的場景, 堪為視覺的盛宴, 女主角還算漂亮耐看, 打個四,五星,如若收藏此片,這也許是我唯一的因由.
影片沒演路易十六和瑪麗上斷頭台的情節, 但特寫了當他們在婚書上簽字時, 瑪麗的簽名滴下一大滴墨跡, 難道說這預示著後來兩人被砍頭的血腥命運嗎? 傳說這個二十歲就成為法國皇後的瑪麗有段”名言”, 當有人告訴她說現在老百姓連麵包都吃不上, 瑪麗就問為什麽他們不吃蛋糕?! 難怪影片中配著搖滾樂瑪麗被眾蛋糕圍攏東嚐西品的鏡頭很突出. 若此傳說屬實, 我倒十分”欽佩” 瑪麗小姐的蛋糕腦袋了, 是呀, 為什麽不吃蛋糕呢?! 不管瑪麗是無知,還是坐著說話不腰疼, 或是被人謠言中傷以成為國庫空空,民不聊生的替罪羊, 這個高傲任性, 貴族的教養多於文化智商,享樂奢侈多於關心子民的皇後, 卻是”含玉而生”的喜劇開場, “裹席而歸”的悲劇收場. 後來我參觀了那個現為高等法院所在地的古獄-----在地下一層, 在那裏保留著瑪麗安東尼特死前兩個多月被關押囚禁的又葬又潮的小黑屋, 瑪麗被做成蠟像穿一身黑衣坐在一個破桌前, 背對著參觀的人, 看不到蠟像做的瑪麗的臉, 象是在禱告的樣子, 門口有兩個看監的衛兵… 彼時彼刻, 什麽紅顏薄命呀, 什麽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呀, 什麽生不逢時呀, 都道不出我對這個小婦人悲劇下場的同情,唏噓不已! 有人會說你同情個窮奢極侈的貴族皇後, 也太沒是非觀了吧,? 也許吧, 就因為她曾是個年輕,美麗, 高貴的生靈, 也更因為她生命呈現出的大起大落…
凡爾賽宮的後花園, 也就是皇家花園, 看過去”一馬平川”的樣子, 修成圖案的大草坪, 剪得有型的花木外加大型噴泉, 各種雕塑… , 一眼便望到底了, 就不願再買門票進去了, 該省歐元的地方還得省. 後來在子爵堡和盧森堡公園, 這樣的” 後” 花園也都見識過了, 風格大同小異, 顯示了西方人”人定勝天”的美學理念. 對比之下, 我更愛咱祖國的幽園雅林----- 也就是體現國人天人合一思想的那種 ----- 花園(林) 融於自然之景, “依勢”得錯落有秩, 移步一景, 還伴有亭台樓榭, 碑文遺墨! 曲徑通幽, 禪房花木深才有看頭, 對不?
HAVE A NICE WEEK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