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beestyle麗人行

賺足夠的錢買經濟艙去看世界; 過一種簡單有意義的生活;與友分享旅行,美食,品味/位人生,麗人萬裏行!
(非ZT 的原創文字及照片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個人資料
lire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9天和我一起玩遍巴黎與周邊 (4)- 物超所值的景點攻略,三千張美景照片!

(2019-01-27 18:10:09) 下一個

 

9天和我一起玩遍巴黎與周邊 (4)- 物超所值的景點攻略,三千張美景照片!Orsay Museum, Lachaise Cemontery

 

Day 4

May 6, 2008 Tuesday

Today's Highlights:

  1. We got a 2-day museum pass (30euro, 3 days pass costs 45euro) and visited Orsay with it from 11am ~ 3pm
  2. Took a rest at hotel and went to Pompidou at 4pm but it was closed on Tuesday.
  3. We then hopped on #69 bus towards Pere Lachaise Cemontery, it was closed at 6pm when we got there but we just walked along the street and enjoy the views in dusk.
  4. Took metro back and had dinner near our hotel

 

真的, 參觀美術館就是花時間和精力的事兒. 趁有勁的時侯來參觀美術館, 我認為上午很好. 今天重點是奧賽. 我愛奧賽勝於盧浮宮. 很多奧賽裏名畫的照片拍的效果不太好就不登了.

 

 

How to get there:

Musee d’Orsay 奧賽(西)美術館 (Left Bank Heart) - M1 off at Neuilly-Porte Maillot turn toRER C off at Musée d’Orsay

Pompidou Center 蓬皮杜中心 (NE) (close at 10pm) - M 1, 11 off at Hotel de Ville -- closed Tue 6pm

Cimetiere du Pere Lachaise 拉雪茲神父公墓 (NE) - M 2 off at Pere Lachaise , the place is closed at 6pm -

 

 

藝術橋

 

在巴黎隻身旅行的女人不少.

 

 

到了. 買三天博物館聯票, 可不用排長隊就進去.

 

奧賽美術館是法國近代藝術博物館,主要收藏從1848年到1914年間的繪畫、雕塑、家具和攝影作品。博物館位於塞納河左岸,和盧浮宮斜對,隔河和杜勒麗花園相對。博物館原先是奧賽車站,1939年車站停用,廢棄多年後,在1986年改建為博物館。奧賽與盧浮宮、蓬皮杜並列為巴黎三大博物館,是聯結古代藝術殿堂盧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中間過渡。奧賽以收藏大量印象派畫作而聞名於世。雷諾阿的《煎餅磨坊的舞會》、梵高的《自畫像》和莫奈的《草地午餐》等均是這裏的鎮館之寶。

 

 

 

 

 

盧浮宮前杜伊勒花園(杜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塞納河對岸,一幢有大鍾的美麗建築是過去的巴黎西南火車站,1986年被改造成全球印象派藏品最多的博物館。巴黎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奧賽博物館主要收藏的是1848-1912年的藝術珍品(1848年前的藏品建議參觀盧浮宮,1912年後的藝術建議參觀蓬皮杜),來這裏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這些印象派大師的珍品

 

上圖<<苦艾酒>> 德加 法國 1875-1876年 畫布油畫 92x68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是一幅被人譽為是一幅有思想性的敘事畫。畫中右側男子是畫家朋友台斯色丹,左側女子是演員愛倫·安德雷,出於偶然原因,德加為窮困潦倒的朋友畫了這幅富有性格特征的肖像。畫麵筆觸粗獷闊大,生動而簡練地刻畫了兩人的精神狀態,一杯苦艾酒,反襯出兩個失意人的苦楚。構圖有些奇特,人物被擠到右上角,大部分空間用來描繪酒吧陳設,這種空曠感與人物的失落感相映成趣。這幅畫曾出現在1876年第二屆印象派聯展的目錄上,但次年才真正展出。1893年,當這幅畫在倫敦展出時,因其主題過於創新,曾飽受負麵的批評。

 

這幅雙人肖像亦為一幅風俗畫,前景大理石桌造成歪斜的幾何空間,隱喻二名男女心靈的空虛,他倆遲鈍、孤寂,酒精正一步步地侵蝕他們。苦艾酒佈局在整幅畫的正中央,意義非比尋常。為了凸顯二個人物的愚蠢可笑,德加故意將兩個微醺的人安置在一個混亂的空間中。根據德加自己的解釋,他的畫法可使現實更具鮮活效果。酗酒者漠然、無力感的神情,與左拉於1876年發表的連載小說《酒店》中描述的沉重景象不謀而合。

 

 

 

 

<<頹廢的羅馬人>>托馬斯 庫提爾 油畫 1847年  在羅馬的祖先們建造的威嚴、井然的建築中,羅馬的男女們開始過著縱情酒色的生活。巨大的羅馬立柱間聳立著先賢們的大理石雕像,位於中心的是格馬尼庫拉斯,他代表著一個曾經注重道德的時代。右上角一個喝醉的人甚至爬上雕像,試圖讓石頭和自己一起狂歡。在右下角,兩個遠道來訪的日爾曼人冷眼旁觀著這頹廢的景象隱喻了羅馬帝國日後將亡於日爾曼人手中的結局。曆史確實是這樣的羅馬帝國的衰敗並非源於早期的窮兵黷武,而是根源於後來的繁榮穩定導致的罪惡叢生、道德淪喪。

記不清是盧浮還是奧賽的畫了.

 

OK, 根據我穿的衣服, 看到的應是奧賽裏的畫.

 

<<貝列裏一家>> 德加 法國 1860年 布麵油畫 200x253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是德加青年時期最出名的一幅作品,展於1867年巴黎沙龍。這幅畫以寫實的手法描寫畫家的舅父母和兩個表妹。畫家在這裏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物形象的描繪上了。人物似乎並沒有擺姿勢,但也不能說畫家是一下子就抓住了他們。畫中表現了貴族家庭文質彬彬的“良好教養”、他們的拘禮守法、他們那種絕不輕舉妄動的不可一世和目中無人的神氣。德加從背麵去表現坐在扶手椅中的貝利尼先生,畫家對舅母的相貌表現得細膩入微,所有的人物,正如在德加的心目中一樣,主要是喚起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馬奈--吹笛子的少年

馬奈是最早打破傳統的棕褐色調,使畫麵明亮、有外光新鮮感的畫家。這幅畫在總的暗調子中,突出幾塊明亮鮮豔的色彩,使之更加響亮耀眼。

 

 

 

上圖是是法國寫實派與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創作於1862年和1863年間的一幅布麵油畫《草地上的午餐》。原本名為《浴》(法文:Le Bain)。在1863年的“落選作品展”第一次展出。

1863年,馬奈以他的《草地上的午餐》震驚了法國公眾。該作品不是杜米埃式的社會或政治意義上寫實繪畫,它是主張藝術家個人自由的聲明。以裸體女子隨便地與兩個完全著裝男士共進午餐顯示衝突。裸體女子是馬奈的模特維多利安·莫涵(Victorine Meurent),兩名穿著講究的時髦紳士是馬奈的弟弟古斯塔夫和他的妹夫費迪南德·裏郝夫。莫涵正視前麵,兩名男士相互交談,似乎無視該裸體女子的存在。擺在他們麵前的是該女子的衣服,一籃水果,及一條圓麵包形成的靜物。背景中還有一女子在小溪邊。

 

 

《草地上的午餐》用色細心,試圖表現出鮮麗的感覺,可從前景衣物色彩的變化、裸女膚色與男士衣裝色彩的相互襯托中看出。此外,《草地上的午餐》呈現的明暗交錯顯然已注意到光的變化,使它被視為印象派畫作的先驅。該畫背景沒有深度,幾乎沒有陰影,給觀眾的印象是現場不是發生在戶外,而是在一間畫室內。繪畫風格與當時盛行的學院派傳統決然不同。馬奈沒有試圖隱藏筆觸:的確,這幅畫的部分場景似未完成。裸體女子與卡巴內爾或安格爾作品中肌膚光滑無瑕的女性相去甚遠。

這幅作品介乎於印象主義與寫實主義之間。由於兩位男士穿上十九世紀的時裝,即西裝,所以這畫包含寫實元素。這畫的背景模糊不清,細節被簡化,因此這畫屬於印象主義的。

馬奈的作品顯示了他受古代藝術大師的影響。人物的姿勢來源與拉斐爾設計的,萊蒙特的雕刻。學者們還列舉了另外兩件作品影響了馬奈:喬爾喬內的《暴風雨》和提香的《田園音樂會》。

 

下圖這幅是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作者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法國最重要的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派運動可以看作是19世紀自然主義傾向的巔峰,也可以看作是現代藝術的起點。莫奈的名字與印象派的曆史密切相連。

1874年莫奈展出了他的著名作品《日出·印象》,印象派從此得名。莫奈對這一藝術環境的形成和他描繪現實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貢獻都多。印象派的創始人雖說是馬奈,但真正使其發揚光大的卻是莫奈,因為他對光影之於風景的變化的描繪,已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莫奈善於從光與色的相互關係中發現前人從未發現的某種現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與色上,從而找到了最適於表達光與色的明度差別變化的形式,他把這種光色明度差別變化從繪畫的各種其它因素中抽象出來,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

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又稱<<花園裏的女人們>>

   這幅畫因原作品潮濕被損壞,1884年畫家把它剪裁成現狀,即保留了原作品的中間部分。莫奈運用印象派的光影手法,描繪了草地上消閑的紳士淑女。畫家以幽暗的樹蔭為背景,襯托著前景白布上的男人、女人及食品,體現了夏日消閑的假日午餐。後麵的一對情侶正要起身離去,一片片綠葉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顯得異常透亮,不僅點明夏天的炎熱季節,也增添了畫麵的顏色。景物、人物都描繪得十分鮮明動人。外光的運用,給畫麵帶來了色彩斑斕與清新爽朗的效果。

 

25歲的莫奈在舍依曾畫過一幅長20尺的巨作《草地上的午餐》(4.5×6米)。油畫尺寸為255x205cm,莫奈租了一個花園,他站在自己挖的土壕裏作畫,油畫上半部在地麵上,下半部在壕內,因請不起模特畫裏三個女人實際就是他妻子卡美伊一人。那時庫爾貝也在舍依作畫,他很喜歡莫奈,常來看他並給《草地上的午餐》提修改意見。此畫完成後,莫奈十分後悔聽了庫爾貝的意見,對作品很不滿,決定不送沙龍展出。在離開舍依時因繳不起房租而將此畫作抵押,可惜因房屋潮濕,這幅巨作被損毀了。現在這幅是剪裁而成的。從題材和構圖來看這幅畫肯定是受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畫啟發而作,也可能是想和馬奈一比高下。

 

這幅畫是在戶外完成的,因此和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比較,在描繪外光的生動和景物的真實自然方麵,確有過之。畫中陽光透過林木灑在人物身上和地麵景物上,透明燦爛,令人耳目一新。但莫奈認為,真正出彩卻是背景的樹葉,它們在逆光下呈現出透明的綠色,由黃綠到深綠色彩層次極其豐富,莫奈解釋說這畫中每一片樹葉對他來說都是模特的臉。而真正模特的臉是卡米爾,1865年,莫奈初識卡米爾,請她做自己當時正在籌劃的一幅巨型油畫《草地上的午餐》中的模特,後來卡米爾成為莫奈的妻子。

 

畫中陽光透過林木灑在人物身上和地麵景物上,透明燦爛,令人耳目一新。莫奈運用印象派的光影手法,描繪了草地上消閑的紳士淑女。畫家以幽暗的樹蔭為背景,襯托著前景白布上的 男人、女人及食品,體現了夏日消閑的假日午餐。後麵的一對情侶正要起身離去,一片片綠葉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 顯得異常透亮,不僅點明夏天的炎熱季節,也增添了畫麵的顏色。景物、人物都描繪得十分鮮明動人。外光的運用, 給畫麵帶來了色彩斑斕與清新爽朗的效果。

 

 

 

 

記不清了.

 

<<亨利.科爾迪耶>> 卡耶博特 法國 1883年 布麵油畫 65x82cm 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畫表現了這位漢學家科爾迪耶孜孜不倦的工作和探索,右側書架上一排排厚厚的書顯得高深莫測。畫的顏色是用那個時期畫家典型的色彩畫的,尤其是服裝上略帶淺紫色的灰藍色,是色彩逼真的精湛技藝的絕妙實踐。顯然卡耶博特是在竭力描繪被家具侵占的空間,完全抽象的空間,用快速但密集而又有暗示性的筆法畫成的物件象征這種侵占,這樣的筆法使我們想到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靜物畫家。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法國印象派畫家。1848年生於巴黎一富有之家,1873年在美術學院學習時是列昂·博納的學生,博納是當代繪畫藝術學院派的代表。但他很快就放棄了學業,轉而進行印象派繪畫的探索。1876年,他的兩個版本的名作《地板刨工》(1875,分別由奧賽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參加了第二屆印象派作品展覽。此後舉辦的各屆畫展他沒有一次缺席過,一直到1882年。而後他放慢了創作活動的節奏,直到他幹1894年過早地離開人世。卡耶博特還是個收藏家,從1876年起,他經常資助印象派畫家朋友,出錢購買他們的一些作品,其中包括莫奈的《聖拉紮爾火車站》的多個版本和雷諾阿的《加萊特磨坊》。去世之前,他個人藏品中有63幅畫全都捐給了國家,官方對此雖然未作怎樣的表示,但印象派的畫卻從此大量成為國家的收藏,而卡耶博特當年收藏的那些畫至今仍是奧賽博物館的瑰寶。

<<賽馬會上>> 德加 法國 1876-1878年 布麵油畫 66×81cm 巴黎奧賽博物館
德加喜歡畫馬,他所擅長描繪的動態手法,使他成為畫家當中首先運用電影技巧的先驅。在這幅畫中,德加將人物、馬匹與車輛放在同一個對角線上,以便留下空間來展現一片綠野。後景中的群山之巔,露出了一片天空,而在中間左側,他則另外安排了一匹因為一列火車經過,而焦躁不安的馬。這就在構圖上大大地叛離了西方繪畫的傳統,完全不講均衡與對稱的關係,用貫用的切割和重疊的手法製造出深遠的空間感。而由於切割構圖及其重疊,所以畫麵上幾乎看不到一匹“全馬”。

 

 

 

 

 

<<畫家母親肖像>>灰與黑的協奏曲:畫家母親肖像 惠斯勒 美國 1871 年 布麵油畫 144x163cm 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畫被20世紀譽為最偉大的肖像畫之一。作者以滿腔熱忱與崇敬之情塑造了一個嚴肅虔敬、質樸無華的典型的美國母親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在這幅畫中,畫家惠斯勒的母親側身呈對角線形端坐在房間裏,黑色衣裙占據了畫麵的中心位置。她神情恬淡,麵容慈祥莊重,是位修養高尚、溫柔中蘊含堅強的母親,環境以橫豎直線分割,形成黑白灰色塊對比,這是一幅具有現代感的出色肖像畫。

惠斯勒(McNeill Whistler 1834~1903),美國著名畫家。出生於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父親是美軍少校、鐵路工程師。曾在俄國帝國美術學院學習,1849年父親病逝後,同母親回到美國,並考入西點軍校,但後來被除名。1855 年到巴黎學習繪畫,深受德加和庫爾貝影響,他的作品沉穩而優雅。代表作有《在鋼琴旁》、《白衣女郎》、《藍色與金色的夜曲:落下的火箭》以及《灰與黑的協奏曲:畫家母親肖像》等。 《畫家母親肖像》是一幅具有現代感的出色肖像畫,但遭到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拒絕,有聲望的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博克沙爾聲言,如果不展出這幅畫,他將辭去會員稱號。由於這幅畫的裝飾性效果和音樂名稱遭到責難,畫家出於對祖國的懷念決定將這幅畫獻給美國。當大都會博物館長接受這幅畫時,竟勃然大怒,罵惠斯勒算不上畫家並退回巴黎,由馬拉美等人上書迫使法國政府買下這幅畫。後來這幅被20世紀譽為最偉大的肖像畫之一,可惜它不屬於美國。

 

<<維納斯的誕生>> 卡巴內爾 法國 布麵油畫 1863年 225x130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幅作品1863年在沙龍展出時,引起轟動,拿破侖三世立刻購買,作為私人收藏。美國藝術曆史學家Robert Rosenblum評論說:“這幅作品徘徊在古代女神和現代夢幻之間”,“她的眼睛半睜半閉,神態似睡非睡,而一個半睡半醒的裸體女性對一個男性是最為可怕的”。大文豪雨果也說過一句類似的名言:“一個裸體的女人,就是一個全副武裝的女人”。 卡巴內爾畫的《維納斯的誕生》曾被批評為“畫了一個粉嫩光滑,放蕩而又肉感的裸體。”當然,他畫的維納斯比不上波提切利的維納斯那麽清純,也不如布格羅畫的維納斯那麽端莊健康,隻能說是過分地慵懶、嬌媚了,還談不上“放蕩”。而且睡在海麵上的姿態是畫家的創造,色彩的明亮和小愛神的飛舞,都給人以愉快、歡暢的感受。這是一幅著名的作品,作於1863年,這幅畫總共繪製了兩幅,第一幅現藏於奧賽博物館,第二幅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亞曆山大·卡巴內爾(Alexandre Cabanel,1823年9月28日-1889年1月23日),法國學院派畫家。卡巴內爾出生於法國埃羅省省會,地中海沿岸城市蒙彼利埃。他的繪畫以學院藝術風格著稱,取材以曆史,古典,及宗教題材為主。卡巴內爾的藝術可作為法國第二帝國和第三共和國時期沙龍學院派藝術的代表。卡巴內爾的曆史畫和宗教畫追求表麵的藝術效果,他的裝飾壁畫和外表華麗的盛裝肖像畫在上流社會享有很高的聲譽。

<<泉>> 我買的明信片.

 

 

 

忘了叫什麽, 也是初高中時買的畫冊裏看到過的, 這是真跡!

<<籃衣舞女>> 德加 法國 1895年 粉彩畫 80x60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德加一生有少數幾個常畫不衰的重要題材,芭蕾舞演員便是其中之一。他筆下的芭蕾舞演員沒有挺拔傲然的身姿,典雅飄逸的舞步和仙女的容貌。她們的麵孔多半是模糊的,神情多半是倦怠的,身材也談不上婀娜,但德加抓住了畫中所有女演員動作中最美的一瞬,而所有的動作竟然又都協調一致,雖然畫的是動態的對象,整幅畫卻是穩定的,平衡的。甚至能夠感受到舞蹈的節奏和韻律。畫家所把握的還真的就是一瞬間,稍縱即逝,足夠短,但也足夠長——這一切都留在他的記憶裏,然後被完美地還原到畫布上。這幅《籃衣舞女》就是這樣的一幅畫。

 

<<舞蹈課>> 德加 法國 1873--1876年 畫布油畫 85x75cm 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舞蹈課》是“把印象派畫家的繪畫生長在寫實主義的土壤之中”的最典型的畫作。畫中著色最多的是舞者們的黃、綠、紅、藍的帶子的,輕易地描繪出動態的造型美。一些舞蹈女演員在芭蕾舞教師佩羅的指導下練習跳舞,佩羅站在中央,手裏拄著一根長拐杖,另一些擠在盡頭的學生在一邊休息,一邊觀看。從畫中女孩們在背部向前看,在第一排,第一個坐在一架鋼琴上,扭動著身子,在背上抓癢,雖然看不清麵部,但小女孩休息時調皮隨意的神態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正在跳舞的芭蕾舞女演員的魅力與等待跳舞的女演員的不雅動作形成對照。盡管她們都是側著身的,但從觀看者的角度來觀察這些舞者並不費力,這就是利用畫幅的空白的一個好例子。

芭蕾舞者短裙的“單位形”重複的被利用以使畫麵呈現它的統一性,再加上四根綠色的大理石柱子使畫麵中的空間呈現出容納這些舞者所需要的足夠空間,更加強了這幅畫中的統一效果。正在舞者腳邊的小狗,也為這幅畫增添些許俏皮和新鮮的味道。

 

<<熨衣婦>> 德加 法國 1884-1886年 畫布油畫 76x81.5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是德加最有名的的一幅畫。在這裏,他以印象主義式明亮的色彩和柔和的色調表現了兩位由於辛苦的工作而筋疲力盡的熨衣女工形象,把作為貴族的德加所體驗到的人生經驗傳達給我們。它也同樣影響了20世紀立體派大師畢加索——他在他的“藍色時期”的作品中也借助類似題材表達了他對下層普通人的同情。

 

從繪畫技法上和創作觀念上看,德加是一個典型的印象派畫家。然而作為安格爾親自點撥過的學生和受過嚴格學院派訓練的油畫畫家,德加內心裏卻深藏著古典主義對題材的關注。因此,他一麵通過某些題材來達到對色彩和構圖的研究,一麵又賦予題材某種社會的意義。1874年2月13日,他的一個朋友埃德蒙·德·貢庫爾特在拜訪過德加後在日記中寫道:“經過多次多角度的試驗、嚐試和摸索後,他現在喜愛上了當代題材,並專門關注洗衣婦和跳舞的人。我對他的選擇無可挑剔,因為我也在‘曼內蒂·莎樂美’中讚美了這兩種職業。在我們這個時代,這兩種職業為當代畫家提供了最適於描繪的女性形象。”當時許多畫家都把視角對準了下層人的生活,這是受左拉現實主義小說影響的結果。德加曾於1869年用色粉畫過“熨衣婦”這個題材,以後他花了很多時間來完善它。這裏的這張畫是油畫,是對兩年前一幅同樣題材的色粉畫的再加工,也是他最有名的的一幅畫。

 

 

蓬皮杜不開. 坐BUS坐了好久去拉雪茲公墓. 墓地關門了(6:30PM), 在那裏散了散步, 有點慎得慌, 坐BUS 回來了.

晚餐不錯.

 

鴨肉片和梨片,好吃, 與北京烤鴨有一拚, 異曲同功!

法國人咋這麽會做鴨肉呢?

 

 

1.  抵達巴黎, 西奈島, 聖母院, 塞納河岸, 盧佛宮金字塔夜景 (Arrive Paris, Ile de la Cite, Notre Dame, Along Seine River, Louvre Glass Pyramid Night View)

2. 凡爾賽宮, 盧佛博物館, 夜遊塞納河, 艾菲爾塔火花景, 香舍裏榭,凱旋門 (Versailles, Louvre, Seine River evening boat tour, Eiffel Tower Night Sparkling View, floodlit walk along Champs-Elysees)

3. 白天的杜樂麗,協和廣場,香舍裏榭,凱旋門,亞曆山大三世橋,艾菲爾塔,聖心教堂,蒙馬特,紅磨坊(Tuileries Garden, Place Concorde, Champs-Elysees, Arc de Triomphe, Pont Alexandre III, Eiffel Tower Day View, Invalides,Sacre-Coeur Basilica, Montmartre, Moulin Rouge)

4.奧賽美術館,拉雪茲公墓 (Orsay Museum, Lachaise Cemontery)

5.拿破侖墓,羅丹花園和雕塑館,橘園美術館,蓬皮杜現代藝術館 (Napoleon's Tomb, Rodin Museum, Orangerie Museum, Pompidou)

6.參觀蓬皮杜現代藝術館,莫奈老家吉維尼(Pompidou, Monet's Home Giverny)

7.子爵堡,再來盧佛博物館(Vaux le Vicomte, Louvre again)

8.聖禮拜堂,法院區,盧森堡公園,克魯尼小博物館,莫奈美術館,加尼葉歌劇院看現代舞表演(Sainte-Chapelle, Palais de Justice complex, Luxembourg Garden, Cluny Museum, Monet Museum, Opera Garnier)

9.近看艾菲爾塔,聖哲曼教堂,告別巴黎!!(Last Day in Paris, Eiffel Tower, St. German Church)

 

Paris's travel Diaries:

巴黎五月花(1) – My Paris Travel (1)

巴黎五月花(2) – My Paris Travel (2)

巴黎五月花(3) – My Paris Travel (3)

巴黎五月花(4) – My Paris Travel (4)

巴黎五月花(5) – My Paris Travel (5)

巴黎五月花(6) – My Paris Travel (6)

巴黎五月花(7) – My Paris Travel (7)

巴黎五月花(8) – My Paris Travel (8)

巴黎五月花(9) – My Paris Travel (9)

巴黎五月花(10) – My Paris Travel (10)

 

Original Plan Drafts:

DAY  4  (5/6/08   Tues ) ( Louvre is closed )

  1. Morning: Tour Orsay Museum***(impressionists works, arrive

20min  before open 10am)

  1. Midday: Tour Rodin Museum** (picnic or café lunch in its

gardens)

  1. Afternoon: Visit Napoleon's Tomb**(La Grande Arche廢兵院),

then take the Rue Cler Walk (SW Business Area)

                (Paris Sewer Tour* and American Church), relax at

Café d Marche.

  1. Evening: Enjoy the Trocadero scene

and twilight ride up the Eiffel Tower*** after 10pm

 

English/French/Chinese Names for Sites:

Napoleon's Tomb 拿破侖墓 (OR La Grande Arche廢兵院) (SW)
l’Hotel des Invalides 榮軍院/軍事博物館 (SW)
L'ecole Militaire(Ecole Militaire) 軍校 (SW)
Institut de France 法蘭西學院 ??
Paris Sewer 巴黎百年下水道(SW) (Left Bank along Seine)
Trocadero scene
Eiffel Tower 艾菲爾鐵塔 (on Champ De Mars)  (SW)
Champ De Mars 戰神廣場 OR 三月田園 (SW)
Musee d’Orsay 奧賽(西)美術館 (Left Bank Heart)
Rodin Museum 羅丹藝術館 (SW) (Near Orsay)

 

Remarks:

Orsay梵高《繁星》《自畫像》《午休》《在阿爾勒的寓所》
奧維爾教堂》塞尚《玩紙牌者》《自畫像》德加的《芭蕾舞班》
苦艾酒》雷諾阿的《加雷特磨坊舞會》莫奈的《藍色睡蓮》
盧昂大教堂》米勒的《牧羊女》《晚禱》 《拾穗者》
卡巴內爾的《維納斯的誕生》庫爾貝的《畫室》及庫圖爾
的《帝國末期的羅馬人》奧諾雷·杜米埃諷刺漫畫雕塑版畫
OR RER C from Invalides to Versailles off at Champ de Mars
 OR M8 to Balard off at Ecole Militaire陸軍士官學院
馬奈名作《草地上的午餐>>, 《奧林比亞》惠斯勒《母親》
安格爾的《泉》《土耳其浴室》《大宮女》
卡米耶- 畢沙羅和阿爾弗雷德-西斯萊的風景畫,盧梭的《戰爭》《夢》
奧迪隆·雷東的象征神秘主義, 高更《快樂的夏天》
 羅特列克(勞特累克) 《跳舞的簡-阿弗裏爾》《紅磨坊的醜角》
喬治-修拉《馬戲團》羅丹《走路的人》《地獄之門》《思想者》
《巴爾紮克像》《加萊市民》《吻》《正當分別時》卡米爾-克勞岱
的《浪》Leon Lhermitte的《收割的報酬》others:《該隱》群雕
Insides Pompidou: 夏加爾、盧梭、畢加索

 

Have a nice weekend! Niube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