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beestyle麗人行

賺足夠的錢買經濟艙去看世界; 過一種簡單有意義的生活;與友分享旅行,美食,品味/位人生,麗人萬裏行!
(非ZT 的原創文字及照片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個人資料
lire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Yaroslavl 6A - 簡單聊兩句俺讀過的蘇俄小說吧-My 13 Days Viking Rive

(2019-01-27 12:49:00) 下一個

My 13 Days Viking River Cruise in Russia 006a - Along The Volga River004 -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Yaroslavl - 簡單聊兩句俺讀過的蘇俄小說吧

 

今天10/4/18是第八天伏爾加河上停靠的第4個小鎮,也是金環小鎮裏最美的一個叫Yaroslavl ,這個鎮才是5個伏爾加小鎮裏最值得一遊的。明天10/5/18第9天是最後一個小鎮叫Uglich. 我把這個鎮放在006b裏吧。

 

雅羅斯拉夫爾是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州的一個城市和行政中心,位於莫斯科東北250公裏(160英裏)。這座城市的曆史部分是世界遺產,位於伏爾加河和科托羅斯河的交匯處。它是金環城市之一,莫斯科東北部的一組曆史名城,在俄羅斯曆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口約60萬。

 

 

  1. 我們的第五層甲板。清晨

 

這座城市位於雅羅斯拉夫爾州的東部。最近的大城鎮是Tutayev(西北方向34公裏或21英裏),Gavrilov-Yam(南方37公裏或23英裏)和Nerekhta(東南方向47公裏或29英裏)。雅羅斯拉夫爾的曆史中心位於較大的伏爾加河右岸的科托羅斯河口北部。該市的整個市區麵積約為205平方公裏(79平方英裏),包括科托羅斯以南和伏爾加河左岸的一些地區。雅羅斯拉夫爾擁有近60萬居民,按人口計算,是伏爾加河上最大的城鎮,它直到下諾夫哥羅德。它是一個大型交通樞紐,許多重要的國家和地區道路,鐵路和水路穿過城市。事實上,連接雅羅斯拉夫爾和莫斯科及其他地區的許多道路都是雙車道高速公路。

 

2. 3層餐廳的正門, 趁沒人時照一張

 

 

雅羅斯拉夫爾及其各自的州位於東歐平原的中心區域,在莫斯科東北部地區,其特點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和一般的不平坦景觀; 但是這些山丘的大部分高度不超過200米(660英尺)。雅羅斯拉夫爾及其周邊地區的典型區域是混合和針葉林。除此之外,還有大麵積的沼澤地。

 

 

 

3. 清晨過的沿岸村莊,洋蔥頭教堂永遠是一個村鎮,街市的中心

 

 

有些年份雅羅斯拉夫爾的那段伏爾加河冬季會完全凍結。

與中歐和西歐相比,雅羅斯拉夫爾及其當地具有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使得氣候更多雪寒冷,有著幹燥的冬季和溫暖的夏季。

 

 

 

4. 這個教堂較古樸,以牆上壁畫而為其特色。

 

 

 

雅羅斯拉夫爾的冬季天氣從大約11月開始,通常持續5個月,進入春季。一年中最冷的月份通常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2.0°C(10.4°F)。但是,此時溫度降至-20°C(-4°F)以下的情況並不少見。記錄最低溫度為-46°C(-51°F)。另一方麵,雅羅斯拉夫爾也可以在一年中的這個時間體驗到正溫度。通常伏爾加在冬季結冰。積雪通常為35-50厘米厚(14-20英寸),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達到70厘米(28英寸)深度。春季的最佳月份是典型的降水量。從3月底到4月,經常有解凍,大部分冰雪融化,露出下麵的樹葉。 4月的溫度達到+ 20°C(68°F)並不罕見。雅羅斯拉夫爾的夏季通常都會受到一些暴雨的影響。夏季經常在6月/ 7月期間達到最熱點,日平均溫度為+ 23.3°C(73.9°F),通常溫度超過+ 30°C(86°F)。從9月份開始,為期兩個月的降雨,其特點是相對較高的濕度,較少的晴天和不可預測的溫度(9月份可能首先看到地麵霜凍)。一年中的平均降水量為591毫米(23.3英寸),其中7月為84毫米或3.3英寸(一個月內降水量最多)。降水最少發生在冬季和春季(特別是2月和3月)。

所以我們去的當天下一天雨不足為奇。

 

 

5. 窗中窗

 

關於這個市俺隻願意介紹這麽多。說多了沒人看,還不如看照片呢。

 

那咱就聊幾句蘇俄小說吧。

 

 

 

6. 這個教堂的正臉就華麗一些

 

 

第一部是《貴族之家》屠格涅夫寫。很久前我回國找到了我的一個讀書筆記,有關貴族之家,我寫了10頁讀書筆記,也不是老師讓寫的,是自己寫著玩的。

因為懶得打字,作品簡介就從網絡摘一下

 

19世紀50年代中期,俄羅斯貴族階級趨向沒落,農奴製的崩潰已不可挽回。1853--1856年的克裏米亞戰爭暴露了沙皇製的腐敗,進步知識分子在思考人民的命運、祖國的前途。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正是在這個時期醞釀構思和呈獻給讀者的。

《貴族之家》鮮明、形象地描繪了俄國貴族的興亡史。拉夫列茨基雖有遠大目標,但怯懦得不知所措,甚至寄希望於貴族少女的指點與拯救。

在《貴族之家》中,作家通過拉夫列茨基與麗莎的愛情波折,探索了人生和個人幸福問題。

小說敘述了貴族青年拉夫列茨基由於年輕迷戀上了莫斯科退伍少將之女--美麗的瓦爾瓦拉,並輕率地與她結了婚。後來夫婦定居巴黎,瓦爾瓦拉成為社交場上的"名人"。拉夫列茨基發現妻子不貞後憤然離家。回國後與麗莎邂逅,互生愛慕之心。這時報刊登了他妻子的死訊,這燃起了他對幸福追求的希望。就在他與麗莎互托終身後不久,瓦爾瓦拉突然出現。那則死訊竟是訛傳。幸福的希望化為泡影,麗莎進了修道院;拉夫列茨基雖然在妻子的懇求下沒有離婚,從此一個人孤寂地度過餘生。八年後當他故地重遊再訪麗莎家的宅邸時,已經物是人非,故人相繼作古,麗莎還在修道院;年輕的一代長大成人,入住故宅。他在花園裏昔日與麗莎互表衷情的長椅上靜靜地回憶過去,然後悄然離去。

 

 

7.  開始嵌入金子, 吊燈也繁複華麗起來

 

 

從當時筆記中摘出我摘的小說段落:

這段是描寫瓦爾瓦拉的: 她那黝黑可愛的圓臉龐上的每一個特征,都閃耀著敏感青春的生命的光彩,她那清秀的眉毛下,正在留心的和溫柔的觀看著的非常美麗的一對眼睛,閃爍著智慧的目光,她那含情脈脈的雙唇,迅速掠過的笑影,她那頭,手,脖子的姿態,都顯現出優雅的神采。

 

8.

 

她(麗莎)以一個修女的勻稱急速而恭順的腳步,走了過去,也沒有望他一眼,隻是一對眼睛朝他身上微微的動了一下睫毛,她隻是把自己瘦消的臉龐俯得更低一些,而且她那纏繞著念珠緊握著手的手指,也互相貼的更緊了。(俺當時抄的俺喜歡的句子,也許不很準確了)

 

 

9. 應是木雕鑲嵌的框,刷金粉

 

一個明媚的春日,已快臨近傍晚,一小朵一小朵粉紅色的浮雲,高懸在晴空,好像沒有飄飄然地移動,而是正在化入藍天深處。

 

10. 既古樸又華麗

 

 

然而,那平靜暖和的空氣,那溫柔的微風,那朦朧的陰影,那青草,白樺樹幼芽嫩葉的芬芳,那沒有月亮,隻有繁星的天空的寧靜的反光,那協調的馬蹄聲和馬兒的嗤聲,所有這春夜裏旅途的景色的一切魅力,都深深的激動著他可憐的...之心。

 

11.

我非常喜歡她那突然停下來,一笑也不笑,注意傾聽別人說話的神態,然後她把自己的頭發往後一撩,開始沉思起來。

他不喜歡這個漂亮聰明,姿態優雅,談吐放肆的人,不喜歡她那喜形於色的微笑,客客氣氣的聲調和炯炯逼人的目光。

 

 

 

12. 教堂裏高柱子上的牆畫

 

 

這個格拉菲拉是個怪物,她長得不好看,駝背,瘦消,有一對睜得大大的,特別厲害的眼睛,和一雙緊閉著的薄嘴唇,她那相貌,那聲音,那又笨拙又性急的動作,都很像。。。她固執貪權,至於嫁人,她連聽也不願意聽。

 

列蒙說,不錯,完全是半瓶子醋,輕浮角色,粗淺的很,有人喜歡這些,也有人喜歡他(指的是潘心)。

 

您由此可看出作家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致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

 

 

 

13. 金銅吊燈

 

第2部是肖洛霍夫寫的大部頭《靜靜的頓河》。說實在的,俺隻讀了四部中的第一部,其他3部粗略看了看,覺得沒啥意思。

靜靜的頓河流淌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期間頓河兩岸哥薩克人的生活畫卷。小說有兩條情節線索,一條以麥列霍夫的家庭為中心,反映哥薩克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另一條則以布爾什維克小組活動所觸發的革命與反革命的較量以及社會各階層的政治鬥爭為軸心。兩條線索,縱橫交叉,層層展開,步步推進,將讀者帶進了風起雲湧的哥薩克鄉村生活。

俺也有摘錄 。。。格裏高利和阿克西妮婭的對話:“幹什麽害羞,難道我們是光屁股走嗎?“汪奇哥喊叫著,格裏高利默默的轉了個彎子,讓激怒的馬圍著阿克西妮婭走著,問道“為什麽不問好?”  “”不值得問好”。 “就因為這個才給你濺點泥”,“別自高自大了,讓開!” 阿克西妮婭喊叫著,用兩手在馬臉前揮動著:“你為什麽叫馬踩我?“ 這是騾馬,這不是很平常的馬”,“反正一樣,你給我讓開”,“你為什麽生氣啊?真是為了前幾天在草地上的事兒嗎?”

 

 

14. 金色壁龕與美麗多彩牆畫的交響曲

 

 

女人晚熟的愛情並不像紫色的花,卻像是道旁迷人的野花。

 

15. 透過古老看現代

 

 

媒人的布魯布魯響的腔調,像糖汁一樣流進潘台來的耳朵裏麵來了,他一麵聽著,一麵高興的想著,這個花舌子,老妖精,說的真巧,她說起話來,就像隻襪子一樣,一邊織,一麵就想出應付的辦法,換上另外一個婦人,就隻會用各種各樣的話去刺激哥薩克,你看,這女人才真叫人拜倒裙下。

 

 

16. 是的,參觀這個金環市鎮下了快一天的雨,不過雨景倒是別有意境

 

 

岸邊的泡沫,好像在波浪的綠色邊緣又鑲了一道美麗的黃色花邊兒,彎彎曲曲的伸展出去,幾隻捕捉小魚的白鷗吱吱叫著,在頓河上空飛來飛去。

風沙沙的響著,翻動著向日葵的綠葉子,被一片波紋似的白雲遮住的太陽,昏暗了一會兒,於是像煙霧一樣的陰影,又遮住了草原,遮住了村落,遮住了阿克西尼婭的低垂的腦袋,遮住了亂篷篷的菟絲子的粉紅色花萼,盤旋著飄走了。

 

女人的繡花頭巾織成彩虹,花裙子,塵土,像輕紗的拖裙一樣,在每一輛車後麵飄揚,這便是迎親的行列!

 

多美的描述!!!

 

17. 參觀了當地的一家超市,不算大,但肉食果菜品種還算齊全,也許這是當地最好的一家了。當然別和美國超市比,也別和法國阿維尼翁的當地早市和超市比。

 

 

喂!媽的,滾開,你簡直再也找不到地方了,你為什麽像摸懷孕的母牛那樣摸我呀?娜塔莉亞的事兒隨你便好了,你就是把她嫁給一個光禿子尼姑也行(這是米倫對老婆說的話)。

格裏高裏很傷感的對娜塔莉莎說,你簡直就像是一個陌生人,你就像這個月亮一樣,既不冷又不熱,我不愛你,娜塔莉莎,你不要生氣,我本來也不願意說這些,可是不成,很明白,這樣過下去是不成的,我很可憐你,這些日子,咱倆好像親近了一點,可是心裏依然什麽也感覺不到 - 空虛,就像現在的草原一樣。 娜塔莉莎抬起眼睛,向上望著那高不可攀的星空,星空在他們頭頂的,被雲片遮住。變成了一片透明的陰影,她什麽也沒有說。落在後邊的飛鶴,從深藍色的高空中發出了銀鈴似的叫聲。

 

18.  賣肉的。我想起小時候家的學校門口的“合作社” 賣肉的女售貨員

 

 

今天生活在淺下去,就像小河通過淺灘的地方,淺得使你可以看見小河討厭的沙底,但是明天卻又會變成滿潮的富饒的河流。。。生活總是用自己不成文之法支配著人類。

 

19. 水果攤的小夥兒

 

 

這是我還是少女時代,在讀完《靜靜的頓河》,當時寫的一段兒讀後感:

讀過《靜靜的頓河》,我的思緒也像駿馬般,在頓河邊兒的大草原上馳騁;我的心胸感到一種壯闊的美;在風雨交加,驚濤駭浪的頓河裏,哥薩克們捕魚;在炎炎烈日照射下的綠色大草原上,他們割草收獲莊稼,他們賽馬,他們熱衷於農務;他們在勞動中和家庭生活中,無不穿插著毫不隱諱的責罵,戲虐,無所顧忌的諷刺和打趣和打情罵俏,這裏體現的是哥薩克式的幽默,哥薩克男子的粗魯與彪悍,哥薩克女子的潑辣與熱情。在這靜靜的頓河邊上,有星夜草邊互相摟抱的熱戀,也有用故意中傷挖苦,調皮搗蛋和粗魯行為來代替不願或不知如何說出口的情話以表達和發泄他對崇拜與摯愛的人兒的感情。人們所喜歡的小夥子是賽馬得第一,幹農活不惜力,健勁魁偉粗野的男子漢,小夥子們所崇尚的姑娘是漂亮能幹,熱乎起來像火炭,體格健壯且豐滿。同時小說也描寫了頓河邊各階層的分化和矛盾,以及哥薩克的傳統軍營生活和哥薩克官兵之間的矛盾,還有他們刀拚肉搏,戰馬嘶飛的戰鬥場麵。

 

 

 

20.   好像是賣醬料的

 

 

 

我認為作家成功的塑造了男主人公:格裏高裏。在我讀的小說裏具有十分鮮明性格的男子形象很少,作家則使我開眼界。他的語言風格粗礦,地方色彩濃,大多是平鋪的描繪與敘述,簡略得當,詳則精工琢啄,略則一筆帶過,時空跨越任自由。人物的對話傳神,而且惟妙惟肖,十分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場合,不避諱村野俗語,突出體現哥薩克人豪放彪悍的性格。

頓河的景物以及大草原景物的風晴雨雪的描述,和許多次草原上哥薩克勞動場景的描寫,是那麽的壯美廣闊:凶險的頓河浪濤,迷人的遼闊無垠的草原風光,是那麽實在,那麽色彩斑斕的展現在我的眼前。從此可看出。作家是深入哥薩克生活的,他的景物人物描寫並非遐想編造或抄襲,而是來源真實生活的傳神描述!

 

 

21. 這個老太太啥都不買,就坐在那兒發呆。想到自己的終老,挺心酸的。

 

 

第3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

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飽嚐了生活的苦難,煉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十月革命爆發後隻有十六歲的他,就參加了紅軍,無論在戰炮火中,還是在國民經濟複時期,可察金都表現出大無畏精神,鋼鐵一般的意誌,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對人民的無限的無限忠誠。由於在戰爭中多次負傷以及勞累過度,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被牢牢禁錮在床上,但他占勝了精神與肉體的打擊,拿起筆來歌頌為建立蘇維埃政權而奮鬥的英雄。

小說就如同作家的自傳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便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3年到1924年擔任烏克蘭邊境地區共青團的領導工作,1924年加入共產黨。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同年底,他著手創作一篇關於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風雨所誕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給朋友們審讀時被郵局弄丟了。這一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誌,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鬥爭。

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鬥經曆作素材,以頑強的意誌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的真誠而熱烈的稱讚。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勳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麵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1936年12月22日,由於重病複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22. 這個雅羅斯拉夫爾市曆史中心已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俺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小說,不知為何,最吸引我和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保爾的革命精神,而是他和冬妮婭貴族小姐戀愛那段,您要問俺至今小說記得最清楚的是啥,

俺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保爾和冬妮婭談戀愛那段:他們賽跑,保爾卻被穿著高跟鞋的冬妮婭遠遠地甩在了後邊。我為革命的保爾沒最終和資產階級的冬妮婭小姐成眷屬還特別的惋惜感歎呢。

 

 

23. 這就是剛才參觀的中心教堂外部, 若不下雨就沒有此倒影了

 

 

第四部長篇小說《複活》,這是俺四姑姑推薦給俺讀的(應是上大學期間)

這部小說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節的基礎是真實的案件。貴族青年聶赫留道夫誘□姑母家中養女、農家姑娘卡秋莎·瑪斯洛娃,導致她淪為妓女;而當她被誣為謀財害命時,他卻以陪審員身份出席法庭審判她。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當時社會卻有典型意義。小說一方麵表現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題──精神覺醒和離家出走;主要方麵則是借聶赫留道夫的經曆和見聞,展示從城市到農村的社會陰暗麵,對政府、法庭、監獄、教會、土地私有製和資本主義製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過,作品的後麵部分,漸漸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托爾斯泰的力量和弱點,在這裏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表現。

 

 

24. 參觀了市政廳。這是裝扮成市長女兒的導遊。 她給我們介紹了過去貴族婦女的“扇子語言”,什麽是拒絕沒興趣,什麽是俺沒舞伴您可邀請俺等等。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等。他也創作了大量童話。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托爾斯泰思想中充滿著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的反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鬥與彷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托爾斯泰的作品縱然其中有反動的和空想的東西,但仍不失為世界進步人類的驕傲,他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鬥。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他的三部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都被多次搬上銀幕。

 

下麵一些我喜歡的摘自《複活》裏的段子:

 

當時他是個朝氣蓬勃的自由的人,麵前展現出一片無可限量的前程——現在他覺得自己從四麵八方被圍困在粗俗、空虛、漫無目的和卑微的生活的羅網裏,看不到任何出路,多半也不願出去了。他想起,他曾經以自己的坦率而自豪,而且在一個時期中以說實話作為自己的準則,而且實際上他也是坦誠的,而現在他整個人卻限在了虛偽裏——最可怕的虛偽裏,陷在他周圍所有的人都視為真理的虛偽裏。

 

25. 還有話語,表達愛情,友誼等等

 

 

一種壞行為隻是為其他壞行為鋪平道路而已,可是壞思想卻拖住人順著那條路走下去,一發而不可收拾。

關於正義,法律,宗教上帝等等一切都是空話,用來掩蓋最粗暴的貪婪和殘忍。

 

 

26.  市政廳的各個房間之一

 

人身上的野獸般的獸性是可憎的,然而它以赤裸裸的麵目出現的時候,你就會從你的精神生活的高處看清它,藐視它,於是不論你上了它的鉤還是頂住了它,結果你還是跟原來一樣。不過臨到這種獸性蒙著一層虛假的美麗和詩意的外表出現,要求你崇拜它的時候,你對這種獸性就會敬若神明,分不清好壞,完全上了它的圈套。這才可怕。

 

 

 

27. 市政廳的各個房間之一

 

她愛您,真的很愛您,她一心想為您做點兒什麽,哪怕是一件消極的好事。

男女之間的愛情總有一個時刻達到頂點,在這樣的時刻裏,愛情中沒有什麽自覺的,理性的成分,也沒有肉欲的成分。

 

 

 

28. 市政廳的各個房間之一

 

人們總是習慣用一種特性去評價一個人,比如說善良、聰明、熱情、冷漠,但是人哪能是一成不變的呢?就像是一條河流,有舒緩的時候,也有湍急的時候;有清澈的部分,也有汙濁的部分;有的地方冰涼,有的地方溫暖

 

 

 

 

29. 意外驚喜的是BALLROOM 裏的音樂和與參觀者互動的過去俄羅斯跳的交誼舞其中的頗爾卡舞蹈還有三步圓舞兩個市長“女兒”和兩位青年小夥跳得很不錯。我覺得和英國當時的舞蹈也沒啥差別,如果您看過《傲慢與偏見》的話。

 

 

花草樹木也好,鳥雀昆蟲也好,兒童也好,全都歡歡喜喜,生氣蓬勃。唯獨人,唯獨成年人,卻一直在自欺欺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他們認為神聖而重要的,不是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上帝為造福眾生所創造的人間的美,那種使萬物趨向和平、協調、互愛的美;他們認為神聖而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發明的統治別人的種種手段。

 

 

30. 夜幕降臨

 

 

人過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順從別人的想法,這是人與人之間的重大區別之一。

 

 

 

31. 特寫演奏者

 

 

那時候他認為必需和重要的是接觸大自然,接觸曾經生活過、思想過、接觸過的前人(如接觸哲學、詩歌),現在認為必需、和重要的是人為的規章製度,和跟同事們交往。

那時候女人是神秘的,迷人的,正因為神秘才是迷人的創造物;現在,除了家裏的女人和朋友的妻子,一切女人的功用都是十分明確:女人是他已經嚐試過的最好的享受工具。

 

32. 市長女兒之二

 

 

凡是男人,不管是年邁的也罷,年輕的也罷,中學生也罷,將軍也罷,接受過教育的也罷,沒有文化的也罷,都是一樣的,都認為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富有魅力的女人性交,所以所有的男人盡管偽裝在忙其他的事情,其實卻隻願意幹這種事。

昨天的誘惑就像一個酣睡得過久的人,他雖然不想睡了,但還是躺在床上,想再舒服一會,盡管他也知道應該起床了,有重要的愉快的事情等著他去做。
 
她純潔無暇的愛不僅是對他------這他是知道的-----而且是對世界上一切和一切東西的,不僅是愛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且也愛她剛才吻過的那個乞丐。
 
“不錯,在現代俄國,一個正直的人的唯一出路就是監獄”;“法院的唯一宗旨就是維持社會現狀,因此它要迫害和處決那些品德高於一般水平並想提高這個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謂政治犯,同時又要迫害和處決那些品德低於一般水平的人,也就是所謂犯罪型。”

 

 

33. 出了市政廳門口,賣你上千美金的精美漆合。沒人買。俺又不是什麽貴族,留著錢還多玩兒兩個地方呢!

 

 

他想起來,當年他曾經以直爽自豪,當年他曾經為自己立下準則要永遠說實話,而且他確實也老老實實,可是他現在處處虛偽,虛偽透頂,虛偽到家,以至於周圍都把他的虛情假意看作真心實意。在這種虛偽裏沒有,至少他沒有看到任何出路。他已經陷在裏麵,習慣了,甚至覺得舒服自在呢。

 

他對自己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睛裏飽含著淚水,有好的淚水,也有壞的淚水。好的淚水是由於這些年來沉睡在他心裏的精神終於覺醒了;壞的淚水是由於他自憐自愛,自以為有什麽美德。

俺認為托翁的小說不是用來消遣的,簡直就是個深刻的哲學思辨。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和能讀進去的。

 

 

 

33. 雨中夜景

 

 

這兩個還感性一些:

隻要卡秋莎一走進房間,或者聶赫留朵夫老遠看見她的白圍裙,世間萬物在他的眼睛裏就仿佛變得光輝燦爛,一切事情就變得更有趣,更逗人喜愛,更有意思,生活也更加充滿歡樂。她也有同樣的感覺。不過,不僅卡秋莎在場或者同他接近時有這樣的作用,聶赫留朵夫隻要一想到世界上有一個卡秋莎,就會產生這樣的感覺。而對卡秋莎來說,隻要想到聶赫留朵夫,也會產生同樣的感覺。

 

過了兩分鍾光景,一個身量不高、胸脯頗為豐滿的年輕女人邁著矯健的步子走出牢門,很快地轉過身來,在看守長身旁站住,裏邊穿著白上衣和白裙子,外邊套一件灰色的大衣。那個女人腳上穿著麻布襪子,襪子外麵套著囚犯的棉鞋,頭上紮著一塊白頭巾,分明故意讓幾綹卷曲的黑發從頭巾裏滑下來。那個女人整個臉上現出長期幽禁的人們臉上那種特別慘白的顏色,使人聯想到地窖裏馬鈴薯的嫩芽。她那雙短而且寬的手和她大衣的肥領口裏露出來的豐滿的白脖子都是這種顏色。在那張臉上,特別是由慘白無光的臉色襯托著,她的眼睛顯得很黑,很亮,稍稍有點浮腫,可是非常有生氣,其中一隻眼睛略為帶點斜睨的眼神。

 

這場大雨下得不久。雨雲有一部分隨著雨落下來,有一部分飄走了。最後一陣直著落下來的、密集的小雨點,灑在潮濕的土地上。太陽又出來了,一切東西都亮閃閃的。東方地平線上架起一道不高的長虹,顏色鮮豔,紫色特別顯著,隻是長虹一端殘缺不全。

 

 

 

34.

 

 

好了,第五部(都是大部頭)是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

這是個被搬上銀幕太多次的小說了

 

《安娜?卡列尼娜》也是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渥倫斯基的自私麵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反對土地私有製,抵製資本主義製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製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深受我國讀者喜愛,它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35. 金色洋蔥頭。都是單數,3,5,7,9,11, 為啥??

 

這就是那最有名的名句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36.

 

這句也出自《安娜卡列尼娜》

人並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37.  雨中金色洋蔥頭夜景美不美??!!

 

誰都不滿足自己的財產,誰都滿足自己的聰明。

他看著她,好像望著一朵摘下已久的凋謝的花,他很難看出它的美,當初他就是為了它的美把它摘下來,而因此也把它毀了的。

 

 

38. 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要是有三腳架也許稍好些,不過已過黃金拍攝時刻,隨便照一下吧。

 

 

如同飛蛾撲向野火,注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

一個人隻要能忘我和愛別人,他在心理上就不會失衡,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個禁欲主義者。他不允許別人幹他不喜歡的事,因此他又是一個獨裁主義者。

 

39. 美景不可久留。雨越下越大

 

 

這也是俺喜歡的:

在天穹的幻影和星辰的表麵挪移中,也存在著真理。

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樂趣不在於發現真理,而在於探求真理。

 

 

40.  回到船上吃晚餐,很溫暖的享受,外邊的雨愛下多大就下多大吧!!!

 

 

當在愛的純潔之中塗抹上其它色彩的時候,這種愛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沒有是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隻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爭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愛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燒起來,情感完全控製了理智。

沒有一種環境人不能適應,特別是他看到周圍的人都在這樣生活。

俺影響最深的就是書的開篇之語: 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前句不很有名,後句很有名)

 

 

若想和自己過意不去,找生活上的哲理,您就去讀駝翁-托老太爺的小說吧!!!!!!!!!!!!

 

15期鏈接如下方便您閱讀:

1) 聖彼得堡 001 – 稀世瑰寶,華麗的冬宮

2) 聖彼得堡 002 – 教堂裏的美女,《伏爾加河纖夫》的名畫,俄國的芭蕾舞

3) 聖彼得堡 003 – 凱瑟琳宮,聖艾薩克/聖以撒大教堂,彼得保羅要塞

4) 聖彼得堡 004A – 彼得夏宮 - 羅曼諾夫王朝的兩位奇才(1) – 彼得大帝

5) 聖彼得堡 004B – 彼得夏宮 - 羅曼諾夫王朝的兩位奇才(2) – 葉卡捷琳娜大帝

6)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感受 005A – 去俄羅斯買點兒啥帶回來好?

7)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庫茲諾 005B – 聊點兒俺喜歡的俄羅斯歌曲和電影??!!

8)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Yaroslavl 006A– 簡單聊兩句俺讀過的蘇俄小說吧

9)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Uglich 006B – 接著上期再多聊兩句俺讀過的蘇俄文藝作品吧!

10) 莫斯科 007A - 地鐵,紅場,曆史博物館,克裏姆林宮,列寧墓,聖瓦西裏升天大教堂

11) 莫斯科紅場 007B - 古姆商場, 無名烈士墓,遠眺麻雀山, 夜晚欣賞當地民樂表演

12) 莫斯科郊外最美的金環市 008A – 借機了解一下著名的芭蕾舞劇和故事情節

13) 莫斯科當代藝術博物館名畫欣賞,看莫斯科大馬戲團表演,莫斯科二戰勝利廣場

14) 莫斯科 009A - 克裏姆林宮指的啥?普京辦公地-俄國近代領導人打打卡

15) 莫斯科 009B - 新聖女公墓-名人墓地,美術館般的地鐵站,必看的紅場夜景!

 

 

 

Have a nice weekend! Niube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