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beestyle麗人行

賺足夠的錢買經濟艙去看世界; 過一種簡單有意義的生活;與友分享旅行,美食,品味/位人生,麗人萬裏行!
(非ZT 的原創文字及照片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個人資料
lire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聖彼得堡002-喀山教堂內的美女-My 13 Days Viking River Cruise in Russia 002

(2019-01-27 12:26:13) 下一個

My 13 Days Viking River Cruise in Russia 002 - 聖彼得堡 002 - 教堂裏的美女,《伏爾加河纖夫》的名畫,俄國的芭蕾舞- St. Petersburg002

 

 

 

在彼得堡一下飛機坐上接我們的大巴,我就感覺到俄羅斯的大氣,和美國,中國一樣是大國,而且是第一大國,看哪兒哪兒都覺得開闊,沿途的一些民建公寓樓讓我感覺挺像北京市郊的,除了上麵的俄文字。但它的空氣質量絕對是美國的,不論陰晴空氣很新鮮,絕沒有霧霾。看我的大學同學“小北京”的微信評價:“3年前我去過俄羅斯,好多東西讓人震撼,不愧是當年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俄羅斯什麽都不缺,缺的就是知名度。聖彼得堡和西方哪怕最頂級的城市相比都不遜色,值得一去!”

出來旅行的好處之一就是你可很快地了解到所到地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俄羅斯領土麵積世界第一,相當於美國或中國的領土麵積的2倍大,可人口才是中國的約十分之一!跨東歐北亞10來個時區。若把地球陸地分7份,俄羅斯占1份,鄰國14家。 牛逼的國家都說自己的語言,俄羅斯也不例外,隻說俄語,不僅難說難寫還難學,桌椅板凳天地萬物沒啥道理地還分陰陽性。70%的俄羅斯人信他們自己的東正教,其餘的或無神或信其他各大教種。我們中國人曾在曆史上稱俄羅斯人或俄國人為老毛子,老大哥,現在是戰略夥伴?他們的盧布貨幣倒是不敢恭維,一直挺“老毛子”的,一美元可換60~68盧布,看你怎麽換在哪換,外幣美金歐元人民幣很多地方挺受歡迎,建議就是盧布在當地用多少換多少,別多換。

話回正題兒,聖彼得堡有3大教堂您一定要看:喀山,滴血,聖艾薩克。喀山裏外都比較樸素大氣,外表就是小幾號的意大利的羅馬聖彼得教堂的翻版;滴血教堂是惠外秀中的俄羅斯兒式洋蔥頭珠寶錦囊;而聖艾薩克(也譯成聖以撒教堂)讓我想起了法國的瑪德琳教堂,裏麵的富麗堂皇不用說,但最大的亮點便是您可登頂俯瞰聖彼得堡全景。

這次俄羅斯行我對自己說,每天我隻要能照5張好照片就心滿意足了,下麵這張抓拍到的喀山教堂內虔誠的美女俺自認為是能算作當天裏照得還不賴的前5張。

 

0.  喀山教堂內虔誠的美女

 

教堂裏光線很暗,沒太注意她手裏拿的銅金深缽是幹嘛用的。

 

 

我們參觀完冬宮,旁邊便是涅瓦河大道/街,自然要在上邊壓壓馬路。涅瓦大街和涅瓦河應是我們在讀俄羅斯文學作品時比較熟悉的兩個地名,長長的冬宮是沿著涅瓦河的一條長長嫩綠龍,涅瓦大街呈丁字形垂直交叉於涅瓦河和冬宮,涅瓦河是這座城市的生命線或大動脈。橫穿彼得堡城的涅瓦河中通往芬蘭灣,然後進入大海。

 

  1.  大街上溜達時經過的普希金咖啡館,據說是普希金決鬥前喝最後一杯咖啡的地方。

 

1837年初,一個風蕭蕭兮積雪寒的一天,為了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和純潔的愛情,普希金從這裏走出,與一位糾纏他妻了的紈絝子弟丹特士決鬥。槍聲響後,詩人倒下了。他用鮮血宣告了詩人的尊嚴,宣告了他對妻子真摯的愛。

我曾經沉默地、毫無希望地愛過你。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願上帝賜給你的也像我一樣堅貞如鐵。- 我想這寫的大概是他對太太那種愛不從心的感受。

 

 

他的名句: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陰鬱的日子需要鎮靜,
相信嗎?
那愉快的日子即將來臨,
心永遠憧憬未來,
現在卻常是陰沉,
一切都是瞬間,一切都是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變成親切的懷念。

他的詩句很樂觀鎮靜,但他的行動卻恰恰相反。

 

 

2. 假如不說這裏是聖彼得堡,您會不會以為來到了威尼斯?的確,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還真有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時期,為了打開俄羅斯的出海口,拉近和西歐的距離而完全新建的一個都城。在十月革命前的二百年中,它是俄羅斯的首都。至今仍是俄羅斯第二大政治經濟中心,更是一個科學教育文化高度發達並且高度國際化的城市,至今仍可以說是俄羅斯的科學、文化的首都。

聖彼得堡的曆史比莫斯科短,城市規模也沒有莫斯科大,在這裏你就覺得自己是在西方國家,你會覺得聖彼得堡很風情,很迷人,很浪漫,很陰柔。由於完全是按規劃設計修建的城市,主城區的格局極其精致,越大多數的建築也隻有四五層樓,此城堪稱十七八世紀西方建築的博覽會。聖彼得堡市的整個城市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名歸其屬。

 

 

3. 在涅瓦河大街上俺抓拍到的一對新人,什麽話讓他們笑得那麽開心??? 國內來的嗎?現如今很多國內的新人都到國外浪漫的城市結婚拍照和慶祝,我看過不少穿著禮服和拖地婚紗掃大街的。看到這情景,你會暫時把小偷和被做套搶東西的防範拋之腦後。

 

 

 

 

 

4. 喀山大教堂門口和你做“和您合影拍照” 生意的。 照完俺才發現這位可能是個女裝的男人。

 

 

 

 

5.  喀山大教堂門口的石柱,想等個紅衣少女走過來沒等到, 看來現實很多時候是不以您的意誌和理想而轉移的。

 

 

喀山大教堂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大街,喀山大教堂名稱來自於教堂內所供奉的喀山聖母像。1579年,當恐怖伊凡的軍隊突擊喀山時,一個女孩在喀山城的一個廢墟中發現了這尊聖像畫。之後,多次顯靈使蒙古大軍不戰而逃。1612—1613年之間當由德特裏•玻紮爾斯基公爵所組成的民兵,在解救被波蘭軍隊所占領的莫斯科的戰役中,亦帶著這塊聖像畫。在喀山聖母的庇護之下,與波蘭軍隊的交戰得到了空前的勝利。

1710年從莫斯科運送一幅無論在造型,或構圖上類似喀山聖母的聖像畫至聖彼得堡。當俄皇保羅一世訪問羅馬期間,曾下令於聖彼得堡的涅夫斯基大道上興建一座以羅馬的聖玻勒可萊•得•托裏彼得教堂為設計藍本的石造教堂。這是一座獨一無二的俄式禮拜堂。 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曆經十年於1811年竣工。

 

6. 喀山大教堂內景

 

1812年俄法戰爭,元帥庫圖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聖母前祈禱,聖母托夢給庫圖佐夫將出現從沒有過的寒流,這次寒流使拿破侖軍隊不戰而逃凍死過半,而且全無戰鬥力,使庫圖佐夫一戰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正教教皇向喀山聖母像祈禱,聖母再次托夢給教皇說寒流將第二次出現,這次寒流使德軍凍死過半,坦克無法開動,飛機無法起飛,手無法扣動扳機。喀山聖母像在每次都會消失。

從此聖像畫被視為俄國軍隊的守護神,因此,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和雅羅斯拉夫爾都供奉喀山聖母聖像。俄羅斯人民相信當俄羅斯再次出現災難的時候將會再次出現。

 

 

7. 教堂美女,我心中認為長得真正美麗的美女,不是那種三分長相七分打扮的那種。

 

 

十月革命後,喀山聖母教堂的宗教活動被停止,一九三二年起被辟為國家宗教與無神論曆史博物館,收藏涉及人類曆史上存在過的各種宗教的展品多達十七萬件。上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這座教堂才恢複了正常的宗教生活,並成為聖彼得堡的主教堂。與相距不遠的伊薩基輔教堂和基督複活教堂相比,今天的喀山聖母大教堂是正常運行的宗教場所。

無怪乎這裏看到不少前來禱告的男男女女就不足為奇了。

 

 

8. 彩色照,您喜歡黑白還是這張????

 

 

 

按照保羅大帝的意思,這座教堂的外貌具有典型的當時帝國風格的特征。教堂最顯著的特征是它有一個呈半圓形的柱廊,柱廊的後麵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建築師在設計這座教堂時遇到不少困難。根據東正教教規要求聖堂正門必須麵向東方,這樣必然造成教堂側麵麵對著涅瓦大街,視覺上很不美觀,因此建築師采取了把側麵設計得十分壯觀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於是在教堂北麵臨街一側豎立兩條長達111米的壁狀柱廊,共由94根柯尼斯式柱子組成,伸向前麵的涅瓦大街,環抱廣場,環繞點綴著雕塑的花園,麵向涅瓦大街。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從柱廊的後麵露出,這樣使整座教堂視覺上更加宏偉壯觀,因而忽略教堂正門的朝向問題。

 

 

9. 禱告的老婦人

 

 

 

10. 追蹤抓拍,用靜音,沒打擾到她。

 

 

 

 

11.  出了喀山大教堂又抓拍了一下,把那個男的照進來。可惜我們沒時間拍它的清晨和夜景的全貌,一定很美。

 

 

 

 

12. 接下來便是去了聖彼得堡的俄羅斯藝術館(見下圖))。我真要讚美女神姐說來的萬裏晴空好天氣-聖彼得堡的秋天也不是常常有!

 

 

俄羅斯藝術博物館是俄羅斯第一座國家級造型藝術博物館。根據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博物館於1895年在聖彼得堡落成。正式對外開放的日期是1898年3月。它舊稱“米哈伊洛夫宮”是俄羅斯及世界著名曆史博物館,在聖彼得堡。創建於1895年,1898年對公眾開放。收藏著許多寶貴的俄國藝術品。 俄羅斯博物館是俄羅斯實用藝術品收藏最多的博物館。該博物館有3.5萬件展品,是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那裏收藏的有瓷器、玻璃器皿、陶瓷品、貴金屬和有色金屬製品、紡織品、宗教服飾、家具、木刻和骨雕。

 

 

13. 藝術繪畫眾多,不能一一都照,選幾張喜歡還找的清晰的吧。

 

 

 

14.  看著有點象是葉卡捷琳娜在演奏豎琴???

 

 

 

 

15. 除了繪畫還有寶貝

 

 

 

16. 愛拍美女

 

 

 

17. 背後的白樺樹是俄羅斯兒的象征之一。

 

 

 

 

18.  列賓的名作《國務院會議》,是整整一個牆麵的大幅畫作,左右兩邊則是他給會議中一些重要人物畫的肖像畫。俺也很重要!

 

 

《國務會議》是列賓的代表作之一,創作於1901~1903年間,為慶祝俄羅斯國務會議成立100周年,俄羅斯政府委托列賓創作創作巨幅群像畫《國務會議》(他的兩個學生也參加了這件作品的製作)。這幅畫專門放在一層的54號展廳裏展出,用一整麵牆來懸掛這幅巨大的畫作,它是列賓晚年所繪一幅人物眾多、氣勢恢宏的寫實群像油畫作品。

列賓是十九世紀後期偉大的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列賓在充分觀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礎上,以其豐富、鮮明的藝術語言創作了大量的曆史畫、肖像畫,他的畫作如此之多、展示當時俄羅斯社會生活如此廣闊和全麵,是任何一個畫家都無法與之比擬的。

 

19.

 

 

 

 

20.  浪漫主義題材?? 使我想到安娜卡列尼娜和渥倫斯基的愛情

 

 

 

21.

 

 

22. 很喜歡這幅,很有氣場的指揮家

 

 

 

 

 

23.

 

 

 

 

24.  這幅便是大名鼎鼎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以前很小的時候在俺爹的一個燙金的筆記本插圖上都看到過,還有那在莫斯科的博物館裏的《無名女郎》(這次沒親眼看到無名女郎)

共有11個纖夫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英文名:Volga River trackers)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伊裏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於1870年至1873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於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該畫描繪了在伏爾加河畔一組在沉悶壓抑的氣氛中奮力拉纖的纖夫群像,反映了俄國纖夫苦難的生活,寄托了畫家對下層人民群眾悲慘生活的同情,也藝術地體現了作者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

該畫描繪了被烈日炙烤的焦黃的河岸上,一隊蓬首垢麵、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沉重的腳步拉著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紮。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著破爛、麵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麵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於艱苦生活的無奈。走在最後的纖夫低著頭垂著手,麻木地隨著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形象,是處在隊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著眉頭還不太習慣,他直起腰想用手鬆一鬆肩頭緊勒的纖繩,畢竟年輕,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苦楚。其餘的纖夫都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已沒有多餘的力氣再來表現點什麽,在他們身上剩下的,惟有貧苦、艱難與無奈

 

 

床桌靈感:

1869年,正在彼得堡繪畫學院學習的列賓來到涅瓦河河畔遊玩,他無意中看到一群黑色的、閃著油光的物體艱難地向前移動。他的好奇心頓起,等到他靠近之後,才發現原來那是一群套著繩索在拉平底貨船的纖夫。纖夫們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形象在列賓的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列賓從小就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對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非常熟悉。但是他沒有想到纖夫們的生活比他印象中的還要悲慘很多倍。從此,列賓就想創作一幅表現纖夫苦役般的勞動景象的作品。1870年夏季,列賓與同班同學華西裏耶夫一起來到伏爾加河河畔寫生。俄羅斯的母親河那美麗的風光給列賓極大的震動。他從來沒有如此親近地看過自已的母親河,但是隨之而來的一幕卻使他的心陣痛起來。涅瓦河河畔的那一幕再次上演了,一群蓬頭垢麵、衣衫樓的纖夫拉著沉重的平底貨船,艱難地向前移動著。列賓的創作激情被觸發了,在隨後3年時間裏,他專門到伏爾加河旅行了兩次,他采訪纖夫,和纖夫們交朋友,並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寫生。1873年,《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終於完成了。

 

 

25.  心有旁思坐在長椅上也在“看”<<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姐們。說不好是在找伴呢還是要小偷小摸,從後邊捏了一張。

 

 

 

 

 

26. 《行淫時被捉的女人》取材於聖經的故事。

 

原文: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他站在當中。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麽樣呢?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隻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裏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她說:“主阿,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 約翰 8:3-11)

 

 

 

 

27.

 

 

 

28.  俺喜歡的田園畫

 

 

 

29.

 

 

 

 

30.

 

 

31. 少年和小雀

 

 

 

32.

 

 

 

33. 出了博物館正當夕陽西下,照人和景都不錯,女神姐給俺捏了一張。

 

 

 

 

34. OK, 這便是那個珍寶錦囊我最喜愛的聖彼得堡的東鎮教堂-滴血教堂(當博物館用了)

 

救世主滴血大教堂建於1883-1907年,是為了紀念亞曆山大二世而建。亞曆山大二世是尼古拉一世的長子,在1855年2月的克裏米亞戰爭後,亞曆山大二世意識到了沙俄帝國到了社會鴻溝崩塌的邊緣,從而開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改革,不僅加強了的統一,還擴大了俄羅斯的影響力。1881年,民粹黨派團體“人民的意誌”刺殺了力主改革的亞曆山大二世,造成了這位被稱為人民解放者的沙皇的死亡。

 

 

這座建堂內有精美的馬賽克拚圖和壁畫,教堂不大,但是很漂亮。教堂結構很大程度上模仿了莫斯科紅場上的聖瓦西裏升天教堂,眾多的彩色圓頂和壁畫非常華麗,是明信片最常見的圖案之一。教堂旁邊就是米哈伊洛夫斯基花園的入口,即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後方。

 

 

 

35.  壁畫和蠟燭吊燈,別那麽美好不好?!!!!!!!!!!

 

 

 

 

36. 我看過的第一個耶穌在天頂是巴黎的聖心教堂。

 

 

 

 

 

37.

 

 

 

 

38.

 

 

 

 

39.  這很東方的圖案和色彩是俺最愛。

 

 

 

 

40. 進去天還亮

 

 

 

41. 出來已黃昏, 在格裏博耶多夫運河旁的滴血救世主教堂

 

 

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景點,別錯過, 也叫“基督複活大教堂”(。1881年3月13日(俄曆3月1日),亞曆山大二世的馬車通過格裏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扔進一枚手榴彈,皇帝出血嚴重,被送回到冬宮後幾小時後死亡。1883年,其子亞曆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在此地點修建教堂。工程進展緩慢,直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才最終完成。

 

 

 

42. 在俄羅斯博物館門前和她合影,把普希金銅像的腦袋從照片中截去了。

 

 

 

 

43. 看完博物館走出來發現一個女人在冷風中抽煙很好看,原來是她,趕緊抓拍了一張,她沒發現我。

 

 

 

44. 晚上7~10點的芭蕾舞《灰姑娘》,第一次看這劇目,以前也沒聽說過。

 

 

 

45. 劇場裏玩手機的小男孩,手機光打在他臉上。(劇場很暗)

 

 

46. 謝幕時終於可以明目張膽哢嚓嚓了!漂亮的布景,很美的演出,輕鬆愉快的夜晚,飽了眼福。

這次隨買了馬林斯基劇院《天鵝湖》的票,因沒考慮到船9/30號7PM 離開聖彼得堡,所以隻好退票,現改莫斯科其他劇院也會是天價了,留小遺憾,以後去補上!!!

在國內和來美國看過的劇目有《天鵝湖》,《吉賽爾》,《羅密歐與朱麗葉》,《胡桃夾子》等,但若在俄羅斯看原汁原味原籍原劇場的《天鵝湖》感覺應是不同吧!!!???

 

 

芭蕾舞起源於意大利,成型於法國,鼎盛於俄國

歐洲芭蕾經過浪漫主義的黃金時代以後,很快在西歐和意大利衰落下來。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俄國逐漸成為歐洲芭蕾的中心,並在芭蕾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萌芽時期

17世紀末,芭蕾傳入俄國,最早是由外國演員演出的《奧爾甫斯》,到18世紀中葉,女皇聘用法國人朗代為貴族傳授西歐禮節和舞蹈,4年後令朗代籌建並主持了俄國第一所舞蹈學校--聖彼得堡戲劇學校。

1773年,在莫斯科教養院內設立了芭蕾舞班。1736和1776年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相繼建立了固定的芭蕾舞團,為以後俄國兩大芭蕾中心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的俄羅斯芭蕾從形式到內容都明顯是西歐芭蕾的翻版。

形成時期

俄羅斯芭蕾的民族風格,是從19世紀30年代初逐漸形成的。瓦爾貝爾赫是俄國第一個本民族的芭蕾編導,他的出現打破了外國編導壟斷舞壇的局麵。

1825年12月黨人起義失敗後,俄國出現了一個反動時期。沙皇宮廷不允許芭蕾表現本國現實生活,而從國外聘請編導排演了一批形式富麗堂皇但內容空虛貧乏的消遣性舞劇。之後,西歐浪漫主義芭蕾傳入俄國。當時明顯存在兩派:消極浪漫主義,以塔利奧尼父女為代表作品有《仙女》等;積極浪漫主義以佩羅、艾爾斯勒、休連索爾為代表,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海俠》、《吉賽爾》和《菲涅拉》。

危機時期

1861年廢除農奴製後,自由派知識分子竭力抹殺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而革命民主派則公開抨擊政府政策的不徹底性,要求進一步改革。在這場激烈的思想鬥爭中,批判的現實主義成為19世紀下半葉俄國文學藝術的一個鮮明特點。然而,作為宮廷藝術的芭蕾卻落後於這個總的形勢,仍然是供人消遣的"玩藝兒"。

 

鼎盛時期

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芭蕾走向衰落,複興芭蕾的曆史使命落在俄國的肩上。從40年代起,外國舞蹈家們頻繁訪俄。逐漸形成了新的學派--俄羅斯舞派。俄舞劇崇尚現實主義傳統,很多早期的作品至今仍成為俄國芭蕾保留劇目的核心:比如珀蒂帕的《堂吉訶德》、《舞姬》,珀蒂帕將舞蹈交響化在其作品中吸納並發展。柴可夫斯基則是將交響音樂帶入舞劇的創始者。

在柴科夫斯基逝世後由伊萬諾夫重新排演的《天鵝湖》至今仍被奉為交響舞蹈的範例。20世紀初,俄國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壇中占據主導地位,擁有自己的保留劇目、表演風格和教學體係,也湧現出一批充滿革新思想的編導和表演人才。

戈爾斯基和福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反對程式化舞台表演提倡從音樂出發編排舞蹈。在1913年成立的永久性劇團--"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巡演歐美各地,影響巨大,把由俄國保存的古典傳統劇目送回歐洲,促成歐洲芭蕾的複興。

俄羅斯芭蕾從萌芽、形成到鼎盛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俄派舞劇,並在世界芭蕾舞台上占領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這確實經曆了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幾個世紀的演變與發展,幾個世紀的沉積與深化。曆經了這數百年文化與音樂的洗禮,成就了今天的俄羅斯芭蕾舞劇。

 

世界最好的幾個芭蕾舞團,不外乎這六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紐約城市芭蕾舞團、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美國芭蕾舞劇院(ABT)

 

還有一個教堂聖艾薩克沒介紹,且聽下回分解。

 

15期鏈接如下方便您閱讀:

1) 聖彼得堡 001 – 稀世瑰寶,華麗的冬宮

 

2) 聖彼得堡 002 – 教堂裏的美女,《伏爾加河纖夫》的名畫,俄國的芭蕾舞

 

3) 聖彼得堡 003 – 凱瑟琳宮,聖艾薩克/聖以撒大教堂,彼得保羅要塞

 

4) 聖彼得堡 004A – 彼得夏宮 - 羅曼諾夫王朝的兩位奇才(1) – 彼得大帝

 

5) 聖彼得堡 004B – 彼得夏宮 - 羅曼諾夫王朝的兩位奇才(2) – 葉卡捷琳娜大帝

 

6)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感受 005A – 去俄羅斯買點兒啥帶回來好?

 

7)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庫茲諾 005B – 聊點兒俺喜歡的俄羅斯歌曲和電影??!!

 

8)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Yaroslavl 006A– 簡單聊兩句俺讀過的蘇俄小說吧

 

9) 伏爾加河畔小鎮(市)Uglich 006B – 接著上期再多聊兩句俺讀過的蘇俄文藝作品吧!

 

10) 莫斯科 007A - 地鐵,紅場,曆史博物館,克裏姆林宮,列寧墓,聖瓦西裏升天大教堂

 

11) 莫斯科紅場 007B - 古姆商場, 無名烈士墓,遠眺麻雀山, 夜晚欣賞當地民樂表演

 

12) 莫斯科郊外最美的金環市 008A – 借機了解一下著名的芭蕾舞劇和故事情節

 

13) 莫斯科當代藝術博物館名畫欣賞,看莫斯科大馬戲團表演,莫斯科二戰勝利廣場

 

14) 莫斯科 009A - 克裏姆林宮指的啥?普京辦公地-俄國近代領導人打打卡

 

15) 莫斯科 009B - 新聖女公墓-名人墓地,美術館般的地鐵站,必看的紅場夜景!

 

 

 

 

 

Have a nice day! Niubee

 

 

 

部分曆史介紹性資料來自網上

原創作品,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 不可轉載,但可轉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