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命
天命就是性,遵循性就是道,傳播道就是教。道是分秒不能離開的,能離開的就不是道。人在不被他人看見時一定要謹慎,在周圍設有一點聲響時就自然會有恐懼的感覺。隱秘而不顯,細微而不露,人要在獨處時更謹慎。
沒有喜怒哀樂的表情就是"中",如果表情適當就是"和″。中就是自然的本性,和就是自然的規律。中和的狀態就是自然的常態,萬物的子宮。
二 時中章
古人說,有修養的人可達中庸,沒有修養的人難達中庸。所謂中庸就是時刻都能恰如其份,所謂反中庸就是隨心所欲,肄無忌憚。
三 鮮能章
古人說,中庸是至高無上的,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已經很久了。
四 行明章
古人說,"道"之所以得不到施行,原因在於有智慧的人言過其實,而知識不足的有卻又難以企及。
"道"之所以難以推廣,原因就在於有才能的人貪得無厭,能力低下的人卻又無力回天。
很像人人都要吃飯,但很少有人說得出食品的味道,至於食物的生產和製作更是一竅不通了。
五 不行章
古人說,道大概不能實行了吧!
六 大知章
古人說,舜大概是大智若愚的人,他喜歡民間言語,並加以考察,隱惡而揚善,把握事物的兩個極端,選擇適中以用於民,這就是舜比常人更高明的原因了。
七 予知章
古人說,人人都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常被利益誘惑而陷入別人捕下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人人都說他可以選擇中庸之道,但是不用一個月的時間,他又改弦更張了。
八 服膺章
孔子說,顏回選擇中庸作為人之道,誠心誠意,不改初心。
九 可均章
孔子說,國家乃至天下都可治理,功名利祿也可放棄,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唯有中庸之道難以推行。
十 問強章
子路問何謂剛強。孔子反問:你說的是南方的強,還是北方的強,抑或是別的什麽強?教人寬厚對人,不報複蠻橫無理的人,這就是南方人的強,也是有修養的人的強;準備好金戈鐵馬,敢赴沙場拚殺,這是北方人的強,也是練武之人的強。
有修養的人對人平和而不隨波逐流,這就是剛強;時刻保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這就是剛強;國家發展了卻不變窮困時的初心,這就是剛強!
十一 素隱章
孔子說,一心追求怪異,可為後世留名,我不願這樣作。我要遵道而行,絕不半途而廢。有修養的人總是依據中庸之道,即令遠離塵世不為眾人所知也無悔。這隻有聖人才能作到。
十二 費隱章
所謂中庸之道大而隱,常人雖不聰明也是可以學習的,但要窮究其理,就是聖人也不可全知。常人雖無才能也是可以實行的,但要徹底完成,就是聖人也是不可能的。天地實在太大,人人都覺得渺小。任你說何等大話,也不能觸動天地,任你說何等細小的東西,也都包含在天地之中。
古人說,鳶飛在高天,魚遊在深淵,這都是可以觀察到的。中庸之道雖然起源於男女,而其蹤跡,可遠至天地。
十三 不遠章
孔子說,中庸之道與人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把它說得神秘莫測,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詩雲:拿著斧子砍樹作斧柄,目的是很明晰的。但是如果你斜眼相看,就會覺得斧柄很遠。社會上用人管理人,對於有錯的人,改了就好。寬恕於人就是好的作法,自己不願承受的,也不要強施於人。
有四條原則是人們經常用來教育人的,但常常自己一條也沒有完全作到。教育兒子要孝敬父母,而自己就沒有很好孝敬父母;要求做臣子的要盡忠於君王,可自己也沒有很好做到這一點;要求兄弟互相關愛,自己也沒有完全作到;要求朋友彼此真誠相助,自己也未必如此。符合中庸之道的言語和行動,必須盡量地去執行和彌補,即令作得較好,也不敢說是做到了極致,說話時要想到自己是怎樣作的,作事時也要想到自己說了什麽。一個有修養的人必須表現出他是忠厚而誠懇的。
十四 素位章
有修養的人必須按照他現在所處的地位行事,不要企圖超越這個限度。富貴之人行若富貫,貧賤之人行若貧賤,夷狄之人行若夷狄,患難之人行若患難。人不應該得到他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在上位,不欺淩下位;在下位,不巴結上位。自助而不求人,不怨天,不尤人。不要冒險以求僥幸,而是保持平常心以待機遇。
人生有如射箭,沒有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問題。
十五 行遠章
人生如同走路,必須由近而遠;也像登山,必須由低而高。夫妻相愛,如鼓琴瑟;弟兄相助,如魚得水。修身齊家,和睦幸福,子孝父慈,美滿長久。
十六 鬼神章
鬼神的行跡,隱秘奇絕,看而不見,聽而無聲。關於它的猜想,卻是千年不絕。善男信女,誠心齋戒,盛裝美食,隆重祭祀。神如在上,鬼列左右,飄飄忽忽,若隱若現。鬼使神差,妙不可言。
十七 大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