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
此大學非彼大學。
“大學"第一章:明德章講了三個方麵:
一是講大學是幹什麽的,大學的目的有三:①明德,②親民,③至善。
二講"止″與"得"的關係:①止而後定,②定而後靜,③靜而後安,④安而後慮,⑤慮而後得。
三講"道″的內容:①物要分主要和次要,②事要有開始與結果,③知識要由淺入深。
關於"明明德"
①由格物而致知,②由致知而誠意,③由誠意而正心,④由正心而修身,⑤由修身而齊家,⑥由齊家而治國,⑦由治國而?天下,⑧天下平在明明德。
關於修身
①修身為本,②從天子到庶人,無人可外,③不修身國必亂。
大學二
康誥章的主題是人要"自明",就是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要彰明自已,所謂"克明德","顧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都是這個意思。
大學三
盤銘章的主題是要人"自新",就是要用最好的辦法使民眾不斷地除舊更新,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都是這個意思。
大學四
邦畿章的主題是要人行為有度,要"知其所止″,所謂邦畿幹裏,惟民所止","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就是這個意思。
關於"止於″一社會上幾種道德規範
“止於”這個詞表示"以灬為標準",所以"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就是這個意思。
同時,上述仁、敬、孝、慈、信也就是當時社會的幾種道德規範。
關於修養
①道學,如切如磋;
②自修,如琢如磨;
③恂慄,瑟兮僩兮;
④威儀,赫兮喧兮。
有修養的人,就像水邊的綠竹,風姿多采,道盛而德至善,造福於民,世代所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