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ulous_Jason

If there is anything you need, I won't be far away.
正文

小記(記張伯駒3)

(2007-02-02 11:13:07) 下一個

19567

當時,國家作價20萬元人民幣用於獎勵金,但張伯駒分文不要,其高尚的愛國精神震動整個中國,讚譽聲鵲起。1957年在康生等人的迫害下,張伯駒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停職、檢查、各種罪名接踵而來,使他無法從事自己所酷愛的文化事業。不久,陳毅元帥知道了他的磨難,經元帥介紹,他被吉林省文化廳邀請去參加東北地區的文化建設工作,任吉林省博物館副館長,遠離了反右鬥爭的漩渦之地,又得到當時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長宋振庭的大力支持。張伯駒如魚得水,充分施展出自己的藝術才華,將自己對文物的收藏、整理、鑒定方麵的知識和經驗全部地毫不保留地貢獻出來,使當時吉林省的文化和博物館事業出現了非常可喜的景象。他一方麵對館藏文物書畫作品重新進行整理鑒定,教授年輕同誌文物知識,培養業務骨幹;另一方麵,為豐富博物館藏品數量,組織人力,抽調人員對曆代書畫、文物進行尋找和挖掘。在吉林省博物館工作期間,張伯駒還把自己多年來收藏的三十餘件書畫及文物作品捐獻出來,其中許多作品極為珍貴,有一些屬海內外孤本。70年代張伯駒還曾把自己收藏的脂硯齋藏硯捐贈給吉林省博物館,這是首次在國內發現的有關批閱《紅樓夢》的脂硯齋的文物。一些稀世罕見的書畫作品如宋代楊婕妤《百花圖》卷、宋拓《九成宮醴泉銘》冊、宋趙伯?《仙嶠白雲圖》卷等也都捐獻出來。1966,橫掃一切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文物搜集和整理工作停止了。吉林省文化界黑司令宋振庭被揪了出來,由此,張伯駒又一次成了造反派批鬥的對象。他的罪名是曆史反革命資本家反動文人封建階級的孝子賢孫反對革命樣板戲的黑手右派分子的頭子資產階級安放在吉林省文化界的定時炸彈走資派的馬前卒等等,可稱得上是洋洋大觀了。多得數不清的造反派組織的無數次批鬥,更加強了他的鋼筋鐵骨,他小心珍藏著陳毅元帥書寫給他的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的條幅,堅定自己活下去的決心。出於對古代字畫的酷愛,即使在被關押監管期間,他也不忘保護名貴字畫。有一次張伯駒去造反派那裏請示工作,見屋地上丟了許多爛紙,牆角邊有幾幅揉皺了的軸畫。有一幅已經打開二尺長,是個橫幅,上麵是茶缸子口那麽大的行書,張伯駒一下子愣住了,認出那是宋朝米芾的作品。他的真跡,明清時已不可多得,稱得上是奇珍。如今卻像爛紙一般扔在那裏,地上那些撕碎的紙片,有些也是字畫的殘片。張伯駒心疼這些無價之寶被毀壞,他怕那乾隆皇帝親筆寫的南宮墨寶的米芾作品又被紅衛兵小將當作引火之物,趁屋內人不注意,卷好後放入爛紙筐內,由勞動改造打掃衛生的宋振庭當作廢紙帶了出來,使這幅稀世珍寶免遭厄運。文革期間是張伯駒內心極度苦悶的時期,他在此期間寫作的詩詞中說機心常懍人言畏,世路如登鬼見愁。發出隻解風流不解禪,行雲流水送餘年,忍將淚眼對江山的喟歎!

癡迷京劇造詣超群

張伯駒自幼便喜愛京劇,青年和中年時,正值中國京劇的鼎盛時期。那時,餘叔岩在全麵繼承譚(鑫培)派藝術的基礎上,以豐富的演唱技巧進行了較大的發展和創造,成為新譚派的代表人物,世稱餘派。醇厚的韻味和典雅的風格是餘派藝術的主要特色。張伯駒結識餘叔岩是袁世凱之子袁寒雲的引薦,當時張伯駒繼承父業任鹽業銀行董事長兼總稽核,平素的業餘愛好就是醉心餘叔岩的京劇。結識餘後,便經常請餘到自己的書房來作客,餘叔岩的所有收入全部存入鹽業銀行。偶爾遇有急需,存款不足付出時,張伯駒便為之墊付,等餘有收入時再存上歸墊。餘叔岩對張伯駒在財務上的支持是十分感激的。又由於張伯駒學演餘叔岩的戲,是一個十足的餘派票友,二人頻繁往還,除京劇外,在文物、書畫、金石、收藏等方麵張餘二人也有共同愛好,因此促膝談心,關係非同一般。張伯駒學京劇嚴守傳統的要求。他下的功夫也很深,調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亂無所不學,但他對餘叔岩的劇藝,卻是熏陶得比直接學的多。他有時來到餘家,一言不發,不論餘叔岩是在吊嗓子,或與打鼓佬、琴師說戲,或是與友人談戲,他都在旁靜聽。湊夠了時間,他招呼也不打就走,不但餘叔岩本人,連一般去餘家的朋友,對他這種對人不寒暄不講話的態度,日子久了也就不以為怪了。等到他覺得需要直接問藝的時候,才請餘叔岩指點。餘叔岩教戲也是很保守的,就是對他的徒弟楊寶忠、孟小冬、李少春等人,說戲也是很少的。但他對張伯駒卻另眼相看,從張伯駒31歲學戲開始,十年光景,張伯駒竟學有40多出戲。張伯駒曾自豪地說:“叔岩戲文武昆亂,傳予者獨多!”他的著作《氍毹紀夢詩》也記載他學戲的情況,“歸來已是曉鍾鼓,似負香衾事早朝。文武昆亂皆不擋,未傳猶有太平橋。為什麽未傳猶有太平橋?餘叔岩曾對張伯駒說過:“過橋一場,一足登椅,一足登桌,敵將一槍刺前胸,須兩手持槍硬僵屍摔下。飾敵將者,檢場者皆須在行,否則易出危險。所以這場有危險的戲未傳張伯駒,可見餘叔岩對其傾盡心力,備極愛護。1937年春,正值張伯駒40歲生日,餘叔岩倡議以演戲形式慶賀,又因頭年河南發生旱災,張伯駒表叔李鳴鍾將軍也倡議以演戲募捐賑災,於是決定在當時京城最大的隆福寺之福全館演出。張伯駒平常演戲,觀看的人就很多。這次飾演《失空斬》之主角諸葛亮的消息傳出後,不僅轟動了北京城,而且轟動了全國。除了北方的張氏友好紛紛送禮拜壽,主要為聽戲以外,不認識的人也都想法去拜壽聽戲,甚至遠在上海的張氏戲迷也遠道專程來聽這出戲。福全館中人山人海,盛況空前,當時報紙稱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大軸《失空斬》一開戲,便掌聲雷動,叫好聲接連不斷。張伯駒飾諸葛亮,其他配角也都是顯赫一時的名伶,王鳳卿飾趙雲,程繼仙飾馬岱,餘叔岩飾王平,楊小樓飾馬謖,陳香雪飾司馬懿,錢寶森飾張?,個個身懷絕藝,讚譽一時。張伯駒一出場便贏來個滿堂彩,念引子有彩,“兩國交鋒那一段原板有彩,“此一番領兵那一句,張伯駒在字這裏用了餘派傳統的巧腔,照例贏來喝彩聲。以後幾場戲更是彩聲不斷,直至場終。這場《失空斬》張伯駒確實是鉚上了,不但一句不苟,而且每字不苟,搏獅搏兔俱用全力,用心用力,腔、調、字、韻無不考究,真個是造詣高深,技藝超群。張伯駒以演過這一出空前絕後大場麵的《失空斬》而馳名全國,他曾為此寫下詩句:“羽扇綸巾飾臥龍,帳前四將鎮威風。驚人一曲空城計,直到高天盡五峰。更有趣的是,當年譚鑫培曾陪餘叔岩演過王平,而如今餘叔岩又陪張伯駒演王平,堪稱梨園一佳話。張伯駒不僅向餘叔岩學習餘派京劇,還博采眾長,向錢金福、王長林學習武生戲,以補自己演藝之不足。為了演技迅速大增,後來幹脆長年把他們二人養在家裏,以備隨時練功、隨時谘詢,像這樣對藝術刻意追求的人,不是一般人所能辦得到的。為了弘揚京劇事業,1931年張伯駒還同李石曾、齊如山、梅蘭芳、餘叔岩、馮耿光等組織成立了中華國劇學會。募得各方捐款5萬元作基金,張伯駒任學會審查組主任。舉行開學典禮之日,晚間演劇招待來賓,大軸合演反串《?蠟廟》。梅蘭芳飾褚彪,張伯駒飾黃天霸,其餘角色也都是反串,這是梅蘭芳演戲以來惟一一次帶髯口的演戲。國劇學會成立後,因常有演劇和教習任務,張伯駒又多次同梅蘭芳等名角同時登台演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