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古代的“奇技淫巧”為什麽會“失傳”?

(2018-12-01 08:00:37) 下一個
中國古代的“奇技淫巧”為什麽會“失傳”?

先熟悉一下“奇技淫巧”的典故,這個成語出自於武王伐紂的檄文(《書經.泰誓》):“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意思是說商紂王不拜天地,不祭祖宗,專門搞些小把戲愛巴物兒取悅於女人(這個女人當然是妲己)。不務正業耽迷酒色的皇帝被稱昏君,其實這與紂王的荒淫暴虐比起本來算是個小事,哪個皇帝不好色貪玩?白天在文武百官麵前一本正經,煞有介事的,晚上不還是要臨幸?玩女人的時候,聖人與流氓是沒區別的。但在姬發嘴裏就是大罪了,因為姬發要滅他。後來“奇技淫巧”又被道德家們列入了“四誅”之一:“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西漢戴聖《禮記》),就是說,凡製造放蕩音樂、奇裝異服、怪誕技術蠱惑人心的,都要殺無赦。瞧瞧,這精神汙染的罪大不大?

小時候,看到建國門觀象台上的渾天儀,就覺得中國古人真了不起,早就有了巨大的地球儀,太偉大了,後來才知道那並不是什麽地球儀,是大清時外國傳教士南懷仁根據張衡發明複原的“天球”,模擬天象的,天圓地方嘛。這個不算“奇技淫巧”,屬於“欽天監”(相當於中國科學院天文台)的研究項目,而且構造簡單能夠複原,隻須鑄個大銅球,上麵刻滿星宿就OK了,所以就沒“失傳”。不過,這個天文台長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卻無法複原,也就是“失傳”了。對地動儀的“奇技淫巧”,《後漢書.張衡傳》是這樣記載的:“嚐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這段簡短記載,後來就演變成流傳甚廣的曆史——中國在兩千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就發明了尖端科技地動儀,並成功監測到了包括隴西在內的多地多次大地震。

這段記載,和其它古史一樣,僅僅是說了有這麽一回事,而關於地動儀的內部結構,並不見詳細記載,全部描述也不過是:“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樽,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後漢書》)。人們看到的中國曆史教科書上的東西,其實是1951年根據燕京大學王振鐸所畫模型圖製作的展覽模型,一直陳列在中國曆史博物館。為此還出版了一套“中國古代科學家”紀念郵票,由畫家蔣兆和描繪了張衡祖衝之等古代科學家頭像,配上了這個“地動儀”。不過,這個地動儀僅僅是個模型而已,王的同事開玩笑說:我家門框上掛塊肉都比你的地動儀靈!差不多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的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複原這個“奇技淫巧”,什麽叫複原?其意義就在於它的可操作性,而不僅僅是個外形,否則就不能算是複原。學者們的複原努力是徒勞的,無法100%的仿製成功。那麽也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它不過是個傳說,所以最近這個“奇技淫巧”也就從曆史教材中被刪除了。

上麵提到了“奇技淫巧”的圖樣問題,也就是圖紙,中國諸多古代發明的短板,恰恰就是它們不存在設計圖則,如《儀象法要》,《夢溪筆談》,《天工開物》,《營造法原》等等相關史籍上的圖樣,嚴格地說都並非圖紙,不過是些示意圖。什麽叫設計圖則?起碼要有三維透視圖(軸測圖),能體現所設計物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構造元素和長寬高三個尺寸,進一步是剖截麵圖和內部構件的分解詳圖。遺憾的是,史籍上這些與設計有關的圖紙都不存在。因為繪製圖紙並不簡單,中國古人是沒有鋼筆鉛筆的,即使用堅挺的狼毫毛筆畫直線也要借助於直尺,更別說畫圓形的圓規了。中國畫中的建築畫法叫界畫,所借助的直尺叫界尺或稱鎮紙,而且不講透視關係,沒有近大遠小這種概念,這是一。二是尺寸用漢字標注困難繁瑣,如一千二百三十四尺五十二寸一分怎麽標注?那圖形上密密麻麻的就全是文字了,沒有尺寸的設計圖就等於圖畫。所以古代工匠都是用模型來表達設計意圖,然後根據模型的尺寸按比例放樣,為了解決結構上的力學問題和建造中不出偏差,還規定了梁,柱,檁,掾,磚,瓦等構件所使用的材料品種和規格,都有嚴格要求和固定的模數,所有部件的總尺寸都是模數尺寸乘積,這樣才能方便施工和保障工程質量。

回到正題,中國的古代偉大發明“奇技淫巧”,很遺憾的“失傳”了不少,即使複原了,也是做個樣子,不能實際應用的。另一例子是教科書上的“記裏鼓車”,據說是晉代人發明的,中國曆史博物館裏陳列的模型,也是那位王振鐸根據曆史記載,再參考東漢畫像石鼓中的圖案複製的,關於這台“記裏鼓車”(今天被中國人自豪的誇耀為人類最早計程車)的製造方法,宋人盧道隆《宋史.輿服誌》倒是有詳細記載,比如有多少個齒輪,齒數多少和圓周多大以及變速關係等,有了詳細尺寸,如果以現代材料和工藝設備複製,應該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它的齒輪部件在兩千年前如何製造?古代的齒輪是什麽樣子?基本是木製的,即在一隻圓盤上插入許多等距的短柄,這樣的齒輪之間互相咬合轉動就做功了,用在水車或磨坊等粗笨大型機械上還可以,但做為精密儀器就不行,怎麽可能製造變速裝置呢?除非齒輪是金屬的,近年雖也有傳聞說中國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青銅齒輪,但奇怪的是,它和巴格達電池瑪雅水晶球等等“失傳”的文明一樣,並沒有在兩千年間出土過其它同類構件的文物,如同進化論的荒謬,物種缺乏進化演變過程的重要證據。

再舉個例子“司南”,一直被認定為中國“四大發明”中指南針的最早形式,它是個什麽樣子呢?據東漢王充《論衡》中說:“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又是那個王振鐸,斷定“司南”是隻勺型的天然磁石,配合地盤就可以指向。他的判斷根據,除了“司南之杓”,還有南陽漢墓出土的石刻“司南”勺圖,雖然缺乏完整的出土佐證,王仍以自己的猜想,采用天然磁石製做了勺形司南,但是它與複原的地動儀一樣,也沒有成功。將司南理解為磁勺,在古代文獻考證及實驗方麵,學術界也一直是有爭議的。其中有東北師大教授劉秉正在六十年代考證出了“指南魚”,說它才是中國古人最早的人工磁化應用,劉還進一步提出,古文獻中記載的司南,應該是天上的北鬥而非勺子,事實上,中國民間也稱北鬥為大勺星,而不稱其洋名大熊星座。另外,關於司南這個名詞,其它古文獻中也有不同意義的記載,有指行事準則(《抱樸子.外篇》)的,還有是指官職或法律(《韓非子》)等,但最有說服力的還是北鬥之說。

看來,這個王振鐸和吳晗一樣,作為太史令,都是在受命於中共編寫曆史,因為修訂曆史為本朝政治服務,是每個統治者都要做的事情,反正曆史也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怎麽編寫都有一定的依據,就看它是按誰的意圖去理解臆想再去發揮充實,在這方麵,馬屁精郭沫若堪稱表率。這還讓人想起了候寶林的相聲《歪批三國》:季氏生了周瑜,何氏生了諸葛亮(既生瑜兒何生亮),黃忠則是個賣年糕的(老邁年高)。其實語言大師候寶林所知道的曆史,也都是從戲文上學來的,因為他隻讀了三年小學就去學戲了。相聲是一種曲藝,和京戲評書一樣都充當了戲說曆史普及教育的角色,將真實的曆史俗化神化自我化,再傳播給千家萬戶平民百姓,道聽途說以訛傳訛,訛傳多了,也就成了史實,反而成了學者們編著正史的參照,野史偽史就是這麽生成的。眾口鑠金,別說是普通民眾,就連袁騰飛也難免被洗腦。

近期網絡上流傳的“五大奇技淫巧”(還有其它的“N大奇技淫巧”),就屬於這類野史正史混淆不清的玩意,“奇技淫巧”豈止五大?但既然無知憤青們都在熱傳,那就拿來評論一下,它們是:金飛燕、象牙席、木牛流馬、木甲藝伶、牛皮舟。而且它們都很遺憾地“失傳”了。其中,象牙席和牛皮舟既算不上“奇技淫巧”,也無所謂失傳,因為這兩樣東西無任何奇淫之處,也無任何流傳價值。至於金飛燕,則查無史載,純屬網民杜撰。木甲藝伶這個“奇技淫巧”,見於《列子.湯問》的《偃師獻技》篇,近些年被廣為流傳,說它是中國古人發明的機器人,所以中國人的AI早已領先世界兩千多年了。這聽起來確實挺搞笑,因為列道長所著的《列子.湯問》,其實是部寓言故事集,《偃師獻技》這篇故事,是說有個偃師部落的工匠向周穆王進貢了一個酷似真人的木偶,能歌善舞,還會調戲周穆王的愛妃。寓言,寓而言之,就是拿擬人化故事來寄托深長道理,比喻而已,能當真嗎?

倒是其中的“木牛流馬”有些來頭,有史有據,傳說是諸葛亮伐魏時發明的運輸工具,分木牛與流馬兩種,載重為“一歲糧”(約4百斤),能每日行程數十裏,而且還有自鎖機關,防止為敵使用。但是,史書上對之構造方麵的記載並不專業,要說有專業,也不過木匠打家具式的尺寸敘述,沒有準確圖示,工作方式和形狀都不明確,後人也就對其有了不同解釋。後來中國的專家學者們,根據《三國誌注.諸葛亮集》等文獻中有關“木牛流馬”構造的記載,按照書中所描述的規格尺寸,複原了這兩件神器,結果是不倫不類,一隻貌似牛頭凳子,一隻狀如馬麵椅子,沒有動力源根本就不能行走。那麽想讓凳子走起來,就除非是法術了,諸葛亮是善於作法裝神弄鬼的,如果他在世,牛頭凳子馬麵椅子是一定會走起來的,可惜他早已作古千年之久,那“奇技淫巧”也就失傳了不是?

其實所謂“木牛流馬”不過是一種獨輪車,這一“奇技淫巧”也並沒失傳,今天的中國農民一直都在用它,諸葛亮把它安上了牛頭馬麵,用的是“諸葛妝神”詐兵之計,古籍中所謂“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等描述,頂多是一種凸輪裝置的軸孔要求,凸輪起曲軸作用,可以使牛頭馬麵一鞠一躬的動起來而已,這是個很簡單的機械原理。魏軍探子們遠遠看去(古代偵查兵都要遠遠的看),蜀軍個個畫著鬼臉青麵獠牙,驅趕著怪模怪樣的牛馬行走,多恐怖的場麵啊?另外,古代車子,是沒有現代軸承和輪胎的,木製的車輪箍上鐵皮,沒有軸承輪胎,車軸運轉時的摩擦力要有多大?采用獨輪就減少了一半的車軸摩擦力,不然載重200公斤還要加上多餘的牛頭馬麵和複雜車體的自重,要有多大力氣才推得動?哪國的古人也逃不脫萬有引力定律,是不是?考古已經證明古人與今人體格並無區別,都吃“一歲糧”,並非個個身高八尺的大力士,所以這也是中國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誇張。

諸葛亮為什麽要發明獨輪車?因為蜀道難於上青天啊,曲曲彎彎坎坷不平的羊腸小路,隻有獨輪車才能適應,結構簡單用料少,可以“多快好省”的在短期內大量製造。幹過木匠活的都知道,木結構越複雜,整體強度越差,從力學角度看,框材不如板材,支撐加固越多,自重也越大,所以按照《三國誌注.諸葛亮集》上所記載木牛流馬的複雜尺寸複原,不僅難度高,造出來也不能實用,因為沒有車輪,更談不上動力來源,隻有裝上了車輪,以人力推動,才算是真正的木牛流馬,才能載重200公斤糧草,組成輜重部隊。就連土共都能靠百萬民夫“車輪滾滾”的打贏內戰,更別說諸葛亮的“奇技淫巧”了。

中國曆史以及它所記載“國粹”的共同特色,除了上麵講的誇大其談,就是神奇不再了就以“失傳”收場,比如中醫和武術,如果在實踐中行不通或遭遇失敗,就全以“失傳”為理由挽住麵子,為什麽總是失敗或失效呢?因為“真人不露相”,露麵的都是“騙子”,真正的高手在民間,民間高手不行咋整?那就高手在深山,深山的也不行還咋整?那就高手已“失傳”。

都特麽已經“失傳”了,還吹個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