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動物,指那些以動物的肉為食物的動物或植物。大多數、但非全部的食肉動物都屬於肉食目,但是,並非所有的肉食目的動物都是食肉動物。
“食肉動物就是指吃肉的物種,從吃肉的植物和昆蟲,到當我們聽到‘食肉動物’這個詞時所能想到的那些,比如老虎或者狼,”特拉華大學的野生動物生態學Kyle McCarthy副教授說到。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食肉動物”或拉丁語中的“肉吞食者”(flesh devourers)屬胎盤哺乳目,包括犬科(如狼和狗),貓科(貓),熊科(熊),鼬科(鼬鼠),浣熊類(浣熊),鰭足類(海豹)等。這個目包含12個科,270個物種。一些食肉動物隻吃肉,其它的還會偶爾以蔬菜為補充,比如大部分熊都是雜食動物,除了吃肉也會吃些植物。
肉食植物
並非隻有動物才吃肉,還有600多種吃肉的植物。這些植物通過誘捕和消化昆蟲來獲取營養,有時還會吃些小型的青蛙或哺乳動物。由於大多數肉食動物的獵物都是昆蟲,這些長著葉子的食肉者也被稱為食蟲植物。大多數植物是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氮元素,但肉食植物是從被它們困在葉片中的獵物中吸取氮元素。它們會“設計”各種陷阱來捕捉獵物。比如捕蠅草(Dionea muscipula),有兩片帶“牙齒”的葉子,一觸碰就會迅速閉合。豬籠草則是自帶“陷阱”,有一個充滿消化酶的“袋子”。毛膏菜和捕蟲堇的莖上裹滿粘液,能夠粘住經過的昆蟲。
食肉動物的類型
按照飲食中肉類所占的比例將食肉動物分為三個等級。食物中大部分為肉類的被稱為Hypercarnivores,這類動物被稱為專性肉食動物,因為它們不能很好的消化植物,因此它們的飲食中70%以上為肉類。貓科動物,包括獅子、老虎和小貓咪等,都是專性食肉動物,還有蛇、蜥蜴等大多數兩棲動物。許多專性食肉動物,包括一些肉食目動物,都有著厚重的頭骨和強大的麵部肌肉組織來幫助咬住獵物,“切斷”獵物的肉和骨頭。一些還擁有特殊的上下臼齒,它們就像剪子一樣能夠“剪掉”獵物身上的肉。這種臼齒被稱為“裂齒”(carnassial teeth)。還有一種沒有裂齒的專性食肉動物:鋸齒海豹(crabeater seal)。它的牙齒是用來過濾像磷蝦水中的微小浮遊生物的。而須鯨則根本沒有牙,也用類似的方法來過濾水中的磷蝦,它們的嘴裏有成排的、由角蛋白構成的(就像人類的指甲的成分)、靈活的鯨須板。
飲食中至少50%是肉類的動物被稱為Mesocarnivores,除了肉類以外,這一級別的食肉動物還吃些水果、蔬菜和菌類。它們的體型一般為中小型,通常靠近人類居住,比如浣熊、狐狸和土狼等。
而飲食中肉類含量不到30%的被稱為Hypocarnivores,這一類動物也被稱為雜食性動物,會吃魚、漿果、堅果和根莖,當然還有肉。
食肉動物的體型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它能夠長到30米長,200噸重。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體重能達到363到590公斤,身長達3米。最小的食肉動物是伶鼬(least weasel),體長不超過40.6厘米,體重大概198克。
食肉動物的特性
雖然食肉動物“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它們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的。大多數食肉動物都有相對體積較大的大腦和較高的智力水平。它們的消化係統不像食草動物那麽複雜,比如很多食草動物都有多個胃,但食肉動物隻有一個。盡管所有的食肉動物都會吃肉,但頻率有所不同。恒溫食肉動物會燃燒更多的卡路裏,因此它們必須要通過不斷的狩獵和進食來保持體能。冷血食肉動物則不需要那麽多的卡路裏,因此可以幾天甚至是幾個月才進食一次。
食肉動物是食物鏈的一部分
食肉動物與雜食動物同處於食物鏈的第三層,食肉動物的獵物除了食草動物和雜食動物外,也包括其它食肉動物。處於食物鏈頂層的食肉動物控製著其它物種的數量。如果食肉動物種群因疾病、自然災害、人類幹預或其它因素而有所減少,這個地區的其它物種就會過剩。有時食肉動物會被引入到某一區域來幫助限製數量過剩的食草動物。比如在1995年,在黃石國家公園消失了70年的狼被重新引入,來幫助控住麋鹿的數量。最終,這次的重新引入使得被麋鹿過度消耗的各種草本植物得以恢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