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meetup挺晚的,第一次聽說還是2024年11月。
後來聽人說,有人通過meetup找到了知己,有人擴大了朋友圈,有人甚至找到了另一半並步入了婚姻。
如果沒有meetup,你的社交圈可能屈指可數就那麽幾個人。能懷舊的,都遠隔萬水千山;過去數年認識的,大多萍水相逢、友誼脆弱,稍不注意就不知怎麽得罪了別人,從而老死不相往來。
我以為這個歲數不會再認識新朋友了,但是參加meetup三個多月,還真結交了新的朋友。
今天下午參加的meetup活動依舊是布萊恩牽頭的。這個布萊恩,荷蘭後裔加拿大人,不久前我剛寫過關於他的故事,雖過著苦行僧般的節儉生活,但是骨子裏卻要貴族做派——他為這麽一個不起眼的活動還特意穿了白襯衣、黑西褲、黑皮鞋,還紮了一個蝴蝶結!
這使得我想起俄羅斯朋友跟我說起的莫斯科——在蘇聯時期,即便家裏窮得揭不開鍋了,一家人一個月都吃不上一次肉,人們去莫斯科大劇院聽歌劇也穿上自己最體麵的盛裝!這一點不是虛構或誇張!這種金錢上赤貧但精神上的貴族,正是中國文化缺失的。
我突然想起來有一年我的課上讓學生做期末演講(presentation),有白人男生居然破天荒西裝革履打領帶來了,也有個別女生穿職業裝來了。我感覺我的課被重視,心底一股暖流。
他還帶來自己出的佛教書一大堆,每人送一本。搞活動的場租,是他自己出的。搞線上活動交的ZOOM使用費也是他自掏腰包。圖錢?他雖然不是視金錢為糞土,但是錢真打不動他,他總是掛在嘴邊一句話:退休金夠他生活了;他更也沒有中國博主那樣全民帶貨直播。圖名?他雖自帶流量,但從來沒有奔走相告求人訂閱點讚他的自媒體,也對邀請媒體來采訪不甚積極。圖過癮?活動來三個人和來三十個人,他一樣認真、積極,一樣會自掏腰包。
這一切都為了什麽?
我感覺中國人大多很難理解,因為中國文化一定要務實的。所以我叫了幾個中國人,都找理由不來。如果找賣保險的、搞傳銷的,隻說這裏有商機,他們準來!
今天下午活動精彩之處是主持人、UFO支持者布萊恩和我請來的反對、質疑者鮑勃展開了激辯。
布萊恩曾在泰國出家學佛,且堅信不疑UFO、外星人的存在,多年來致力於線上線下的科普活動。
鮑勃也是我在meetup網上認識的,與布萊恩年紀相差幾個月,也是剛剛退休。退休前先後是廣播技術工程師和政府的技術人員。他成立了質疑者meetup群,主張對一切至今無令人信服的實證的靈異現象予以駁斥、反對,比如輪回轉世說、UFO與外星人說、大腳怪或野人的目擊傳說、通靈預言等等。
於是,活動上布萊恩和鮑勃展開了唇槍舌劍般的激辯,幾次二人提高嗓門,加快語速、打斷對方的時候,我甚至擔心二人廝打起來。我最擔心的是,即便不會動手,但可能會口無遮攔爆粗話和人身攻擊,因為以在國內的經曆,這種激辯到這般激烈程度,兩人一般開始會開始語言動粗了。
還好,二人彬彬有禮收場。
最絕的是,散會時鮑勃走了以後,布萊恩還興致勃勃、洋洋自得地說,有鮑勃在這裏抬杠,二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使活動平添戲劇高潮,大大增加了可觀賞性。
我說是啊,這總比台下坐著一群默不作聲或隻點頭認可的觀眾有意思多了啊。
散會後,市政廳廣場上正舉辦印度人的歌舞演出和集市活動。大家饒有興致逛了一圈。他們一起去吃飯,我則遛寶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