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於學生的付出,完全出自良知。是略微糊弄糊弄,還是悄悄超出職責範疇,對於你的領導和同事來說,對於有些木訥的學生來說,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但是對於聰明愛學、尊師重教、感恩知禮的學生來說,你的愛心,他們何嚐體會不到?
我估計全美像我這麽賣力的教師不會太多。難怪學生用稚嫩的漢字給我寫道:“您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老師。”
這個學生來自文化、高教名城波士頓,見多識廣,聰明伶利,且善良純真。不僅僅是這個學生,我各個班上很多學生都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在他們給我買禮物之前,還問我喜歡什麽,是不是喜歡巧克力。我回答說,我隻喜歡你們的好分數。
學生最喜歡跨文化交流的話題,而且對中國語匯中的俗語、諺語、成語極其著迷,因為這是歐洲語言中少=鮮有的。中國人日常會話會信手拈來俗語、諺語、成語,令他們欽佩,舉例說——
甲:瞧你,千裏迢迢來了,還帶什麽禮物?
乙:一點心意,不成敬意,就一盒茶葉而已,敬請笑納。
甲:說到哪兒去了?多謝了,禮輕人意重嘛,心領了!
簡單的三句對話,冒出好幾個成語、俗語,在世界各國語言中,漢語之博大精深確實獨樹一幟。而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冒出的典故比身邊多數人要多,這和長期的讀書、寫作習慣有關。
俄語中的一些俗語、諺語、成語比英語稍微豐富一些,但是和漢語比還是差之千裏。舉例說,俄語中形容某事實現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會說“就和教兔子抽煙一樣”;俄語中形容某事很容易發生,則說“就和小便尿到手上一樣(不可避免)。” 中國人會覺得有些牽強,但這些成語或諺語卻是體現了俄羅斯式的幽默。
英語成語就更少了,而且即便有,也很通俗,而且大多數人極少聽說,更極少用於日常會話中。舉例說,中文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區區八個字,擲地有聲、一針見血。英語要表達同一個意思可沒有這麽精辟簡練的語匯,但是英語成語中有一句意思類似的話——
The man who has the mind to beat his dog can easily find a stick.
想打狗的人可以輕而易舉找到一根棍子。
即便是這句俗語,美國、加拿大人幾乎90%沒有聽說過,且幾乎0%會用到此話。我接觸到的人中,有極個別年長的文科教授知道此話,心領神會,但很少用及。
此外,還有些概念、詞匯,英文中有對應的說法,學生很著迷。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英語中常說: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再舉一例:佛教術語:緣起。英語中有來自梵文的外來詞,也有英語直譯:dependent origination. 學生對英語的直譯不解,但我告訴他們一個比較接近這個意思的常見的英語俗語——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雖不完全吻合,但比較接近,能幫助他們理解。
"難得糊塗",很難跟他們解釋,所以我用了一句和“難得糊塗”比較接近的英語俗語,他們一聽就恍然大悟——
It's always wise to play dumb.
有的是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比如“狐朋狗友”,意思是不三不四的朋友。學生問,狗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嗎?為什麽“狗友”不是好朋友呢?
還有的俗語,一經點撥,即便被中國人一向認為單純的美國學生也立即茅塞頓開、連連稱是,比如:“官兒不打送禮的”。竟然有一女生還問我,這話絕妙,是不是也可以用於不是官民的語境中?我連連說可以。
還有很多很多例子,不一一贅述。總之,學生喜歡你的課,感受到了你的投入,欣賞你的教學能力,且學到了很多東西,將來受益匪淺,自然感恩戴德。我從來沒有刻意跟學生拉關係。記得在UBC的時候,有一個西班牙語係女講師教學上有些糊弄事兒,但為了討好學生,經常課上給學生買鬆餅吃。後來學生根本沒有領情,反而在評語中給她寫道:“The muffins are not relavent to the course (那些鬆餅與此課程毫無關聯)。”
我還認識一女老師,上繁重的大課,每堂課幾乎四分之三時間放油管視頻給學生看。混事兒的學生會竊喜(比如一些中國富二代留學生,隻為混張洋文憑),覺得遇到了好混的課程、好混的教授;而求學若渴的學生則義憤填膺,馬上匯報到了學校。
我是問心無愧的,我一路走來,兢兢業業、坦坦蕩蕩。好多個學生曾給我發郵件說:“老師,您改變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