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9)
2024 (100)
2025 (4)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反映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由鞏俐扮演郎平。除了鞏俐的表演稍有亮點,其他方麵平平,並沒有中國網上炒的那麽偉大。
首先,影片旨在弘揚女排精神,但是看下來感覺是在展示郎平精神。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麽?片中是比較模糊的——贏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精神”;輸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主場贏了,就說你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主場輸了,就說你是因為壓力山大導致的。總之,以輸贏輪英雄,贏了都是好漢,男足多贏幾場也會冒出個“男足精神”。
況且,三大球男女各一隊一共六支隊伍,為什麽偏偏冒出個“女排精神”?一樣的炎黃子孫,一樣的管理訓練體製,誰就比誰更厲害?也未必見得。
影片價值觀是與普世價值有背離的。片中可見舉國體製下的體育賽事政治化,就為了國家的麵子和一麵金牌,運動員拚死拚活、不顧傷痛,既反人性,又違背奧林匹克精神,而吃瓜群眾又被媒體煽動,將愛國主義和金牌捆綁到一塊兒。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有一片斷表現農村姑娘朱婷不打球就要去打工,這是活生生的生計問題,卻被扯到“女排精神”上,不是以己之矛,攻擊之盾嗎?
看不明白“女排精神”,倒是了解了臨危受命的郎平的不易。鞏俐較好地表現出人物的沉著、冷靜、堅毅、嚴厲又不失人性,但是因為整部戲比較弱,演技再好也難以淋漓盡致發揮。
黃渤演陳忠和,一點不像,還是黃渤。
比賽的拍攝與剪切還是不錯的。很多電影都有這樣的問題:硬件上很成熟,軟件欠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