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美的螞蟻

一位愛好藝術、文學、攝影和旅遊的海外遊子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地方美食--“山東菠菜餅”

(2019-07-17 18:34:11) 下一個

“南方人愛吃米,北方人愛吃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居住地域不同,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可能大不相同。如果講到山東人的飲食習好,人們素以“大餅卷大蔥”來戲謔。你還別說,一尺來長的大餅卷上拇指粗的大蔥,“哢嚓”一聲咬下去,那氣勢也多少反映出山東人粗獷憨實的性格。不過,“大餅”隻是山東麵食中一個普通的俗稱而已,山東地方麵餅的種類可謂數不省數,各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麵餅,這些麵餅還都有其獨特的風味與風格。比如大而薄的“煎餅”,脆而香的“芝麻燒餅”,號稱“千層”的“蔥油餅”,厚而硬的“鍋餅”等等。亦餅亦菜的“菠菜餅”就是 “山東餅”中風味比較特殊的一款美食。

做餅麵為先

做好餅,和麵很重要。烙餅用的麵不用象做饅頭飽子那樣預先發酵,也不必象做麵條的麵那樣揣的很硬。餅麵的關鍵是要柔軟和筋道,從而使烙熟的餅鬆軟且有嚼勁。要做到這一點,一是和麵的時候要用冷水,而且要一點一點地往麵裏加。不要一次性加很多的水,搞的象一盆漿糊似的難以下手。二是要反複地用力搓麵,把麵粉充分揉透,均勻一致,富有彈性。

因為麵餅在烙的過程中要蒸發掉很多的水份,要保證餅的鬆軟就一定要把麵和的很軟。那麽,加多少水,怎樣的軟硬程度怎樣才算合適呢?

按照山東人做餅麵的習慣,一斤麵粉要加6-7兩水。以三口之家做菜餅為例,兩磅多一點的麵粉,可以加一磅多的水。至於軟硬程度,你一定買過油條或法式麵包,用手感覺一下和好的麵團,可以輕鬆地地捏來捏去就可以了。

麵和好後,蓋好麵盆,讓它餳一二十分鍾。

菜餡有講究

顧名思義,“菠菜餅”當然要以菠菜為主要原料。一般在春末夏初的時候,挑選新鮮的菠菜做菜餡。三口之家,一磅多就夠用了。摘去爛葉黃葉,去掉菠菜根,洗淨,晾幹水分,切碎(一厘米左右),略微擠一下水。

菜餡的主要配料是韭菜,半磅足夠。同樣擇洗幹淨,切成半寸段;

選兩塊豆腐幹,切成一寸條(如果不喜歡豆腐,也可用粉條代替,洗淨泡軟,同樣切一寸條);

木耳洗淨泡軟,挑幾大朵在菜板上切成碎塊;

鍋裏放少許食油,把四個雞蛋炒成金黃色;

炒完雞蛋,就著熱鍋,放一小把蝦皮翻炒一下;

把以上主料和配料放入一調料盆,再倒入食用油,鹽和一點香油,調拌均勻,菜餡就做好了。

此時觀察一下菠菜餅的菜餡,無論從美學角度還是現代營養學的角度,都已經構成一款很講究的色,香,味俱全的食品搭配。綠色的菠菜,韭菜,金黃的雞蛋,黑色的木耳,白色的豆腐,還有點點的蝦皮,即使沒有入口,也足已讓你饞唌欲滴了。再考察一下菠菜,韭菜,木耳等原料的營養成分,經常食用肯定對你的健康有利。胖的發愁的人們不妨多研究一下此類食品。一定讓你大飽口福的同時,毫無後顧之憂。

擀麵有竅門

很多朋友對擀麵顧慮重重,好象很難辦,很神秘似的。其實有什麽難的?不就是把一個麵團弄成薄片嗎?隻要你想做,願意動手,我保證你練習幾次就能上手。

擀麵需要一根擀麵杖。烙餅用的擀麵杖可不象西方人用的擀麵杖那樣,粗粗的一條,兩端還帶兩個把手。山東人用的擀麵杖比拇指略粗一點,大約六十厘米來長,而且中間略粗,兩端略細。這種擀麵杖的優點是擀餅時兩手交替用力,一邊擀一邊讓麵餅在麵板上旋轉,從而越擀越圓,厚薄均勻。

首先,從麵盆裏揪一塊麵出來,大小比一個蘋果略小一點。在麵板上揉幾下,讓其成為一個均勻的麵餅(如果麵太軟,可以在麵板上灑一點幹麵粉防粘)。

然後用擀麵杖將麵團擀成一個西瓜大橢圓形的薄餅,厚約一毫米左右。不起折而且厚薄一致是有點難度,初學者大概會擀不圓或不均勻,這一點需要多做練習才能實現。

擀成一個橢圓形而不是一個圓形是我自己的體會和創造,它的好處後麵會講到。

攤菜要均勻

餅擀好了,然後攤菜餡。用小勺把調好的菜放在麵餅上,攤平。且記,隻把菜餡攤放在麵餅的上一半,邊上留出半寸左右不要放菜。

把沒有攤放菜餡的下一半麵餅輕輕地拉起,對折到已經攤平菜餡的上一半麵餅上。張開雙手,略彎曲,用手掌的外部去壓預留的麵餅邊緣,使其粘和在一起。

事情還沒有完呢。此時還要用一個瓷碗,讓碗沿順著菜餅的邊緣滾一下,把沒有包入菜餡的那部分多餘的麵餅邊切掉,放回麵盆。因為餅烙熟後,這部分餅沒餡而且很硬,沒有味道,所以要切去。而且切過的餅邊,粘和的會更加牢固。

地方美食-“山東菠菜餅”
這時候你就會看到,一個半圓狀的菜餅出現了。透過薄薄的麵餅,裏麵的菜餡隱約可見,象個半盈的月亮。前麵提到,擀一個橢圓餅而不是一個圓餅,其原因就是為了放入菜餡後,可以基本形成半個整圓,而不是小半個整圓,看起來愈加美觀。

烙餅看火候

家鄉人過去烙餅是用柴草和鏊子,現在基本上都采用煤氣和平地鍋了。我們這裏的爐灶基本是電的或天燃氣的,既幹淨又好用。平地鍋最好用底部厚些的,以利於保溫和熱度均勻。

先把平地鍋在爐子上餘熱一會兒,用手靠近鍋底測試一下,感覺有些熱度時再把餅放入。待大半分鍾(視鍋的熱度)左右,當麵餅有點挺度時翻第一次。翻餅要小心,防止用力過猛把餅戳破了。為此建議烙餅采用竹木鏟而非金屬鏟。

烙餅調火候很重要。過熱,餅急生且容易糊;偏涼,餅容易烤幹,不軟和。因此要選用中火,有條件的最好加鍋蓋。如果鍋的熱度調整合適的話,一般翻三到四次,中間轉動兩三次,大約三,四分鍾左右,可以保證菜餅烙花均勻,通體熟透。

根據我的經驗,兩磅多一點的麵,一盆菜餡,可以烙十二張菜餅。夫妻倆一個擀一個烙,三四分鍾烙一個,前後一個小時就完活了。

烙熟的菜餅兩麵黃花一片,鬆軟可口。嚐一下,沁人肺腑。喜歡的話,還可以蘸一點大蒜泥或辣椒醬,配一碗五米稀飯。這一餐不用再吃別的,肯定讓你和你的夫人,孩子口齒盈香,大吐飽咯。

 大餅與懶人的故事

小時候聽奶奶講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在山東流傳很廣。說的是古時候有那麽一個懶人兒,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懶的出奇。有一天,他爹娘有點兒事要出趟遠門。那時候出門不管多遠都是靠兩條腿,所以這個遠門即使現在看路程不遠,也得走上十天半月的。為了不讓懶兒子餓著,他娘臨走的時侯,特地為他烙了張大餅。為他吃著方便,還把這餅中間掏了個洞,套在他的脖子上。現在年輕的聽了肯定要問:隻有麵食,沒有葷素搭配,沒有湯怎麽吃呀?這就是現在你們有所不知的了,過去兵慌馬亂,天災人禍的,莊稼收成很差,普通人家哪能家家吃得上白麵?這戶人家能給兒子烙張大餅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言歸正傳,安置好了懶兒子後這夫妻就走了。等辦完事急急地趕回來,卻發現懶兒子早已餓死在家裏了。隻見臨走前套在他脖子上的那張大餅,胸前的部分已經吃完了,腦後的那一半還沒動呢。

你說,天底下會有這樣的懶人嗎?

因此,聽完了這個故事,希望你不要學那樣的懶人,自己動手做餅吃。在異國他鄉,還有什麽比品嚐到家鄉的美味更能令人心滿意足的呢?

作於 04/05/2010 多倫多,原載於加拿大 《加中時報》,略有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udanxianzi 回複 悄悄話 韭菜盒子就是這樣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這個不錯,下回試一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