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美的螞蟻

一位愛好藝術、文學、攝影和旅遊的海外遊子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歐洲五國十城遊回顧之六--巴黎篇

(2019-01-17 18:21:11) 下一個

6。流光溢彩的浪漫之都--巴黎

11月11日晚7時, 我們穿過了繁忙擁擠的巴黎郊外公路,趕到了巴黎市第13區一個叫做“羅馬廣場”的地方。這裏是巴黎的唐人街,餐館和商店林立,價格也便宜,因此旅行社安排我們來這裏就餐和購物,然後去旅館休息。應當說這家旅館是我們在這次旅行中所住過的條件最差的旅館,房間很小不說,房間的設備也很陳舊,暖氣不可調整,電視僅有法語節目,浴室無紙巾,甚至缺浴巾。唉,不就是住兩個晚上嘛,“瞎子當和尚-湊合了”。

(巴黎13區的羅馬廣場,附近為華人居住區)

第二天早晨,用過了簡單的早餐,我們乘旅行大巴沿塞納河邊的大道向市中心開進,路上交通十分擁擠。導遊說,巴黎幾乎天天都是這樣。

(巴黎的早晨)

巴黎的市政建設始於路易十三時期,各屆法國國王都十分重視巴黎地區的總體規劃與布局,使得大巴黎地區的房屋和道路都修整的十分合理與工整。尤其是羅浮宮到凱旋門一線,香榭麗舍大街兩旁,古老的宮殿和高檔的樓宇都是成形於二三百年前,至今仍然保養和修繕的十分完好。羅浮宮,協和廣場,大小皇宮,榮軍院及美術館等一大批古老的建築,記錄著法國及巴黎的曆史與輝煌,連接著過去與現代,成為世界矚目的瀏覽聖地。

(協和廣場北端)

(晨光中遠眺榮軍院)

今天上午的遊覽目的地是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路過協和廣場和榮軍院時做了短暫停留,眺望了矗立著四個鍍金燈柱的亞曆山大橋和停放拿破侖父子棺木的榮軍院,亞曆山大橋北端西側不遠的一段地下通道,則是英國王妃黛安娜車禍喪生的地方,立有一個鍍金的火炬雕塑。

(亞曆山大橋頭石柱)

(回望亞曆山大橋)

當我們到達凱旋門的時候,盼望許久的太陽終於露臉了,和煦的陽光照耀在凱旋門上,給我們上午的遊覽增添了好運氣。上一次來這裏參觀是二十多年前,許多年過去,凱旋門依然是那樣的光彩奪目。敬佩設計和建造這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傑作的老一代巴黎人的同時,也感謝精心保護這座舉世無雙的建築珍寶的人們。或許拿破侖建造這座石頭門的本意是為了紀念隨他征戰歐洲各地而陣亡和建立功勳的將士,卻不料想打造了一座舉世聞名的藝術豐碑。可以說,凡來巴黎的人都會來凱旋門;凡來凱旋門的人一定會在這裏留下自己與它的合影。如果到網上搜索,描繪凱旋門的照片可謂數不勝數,幅幅都是精品。即便如此,每個人還是要拍下屬於自己的那一張。

(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凱旋門,它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大煞風景的是凱旋門周圍不像從前那麽平靜了。如今隻要你靠近那裏,還沒端起相機呢,就會有不明身份的男男女女圍上來跟你搭話或者試圖向你兜售什麽玩意兒,嚇得你趕緊離開,免得招惹是非。

二十年前本人曾來過巴黎,即使晚上一個人在這周圍拍夜景不覺的不安全。而如今呢,麵對洶湧的難民,隻能一聲歎息了!也許,以後巴黎渴望不可及了!)

時近中午,我們來到了塞納河畔,登上大型遊船,遊覽沿河的景色。塞納河發源於巴黎東北部250多公裏處的山區,以一位高盧人傳說中的女神“塞納”的名字命名,巴黎老城就是在塞納河城島及兩岸逐步發展起來的。塞納河經過巴黎市區的區段都經過了仔細的整修,建有石砌的堤壩和碼頭,有30多座精美的橋梁橫跨河上,許多現代和古老的建築及名勝古跡排列於兩岸,影像倒映在水上,船移換景,美不勝收。

(遊船船上的雕塑)

(亞曆山大橋中間的雕塑)

(從船上觀看亞曆山大橋)

船往下行,最吸引人景色莫過於巴黎聖母院,它位於塞納河中間的船形島上。高聳的塔尖,黑黝黝的教堂,既高雅又充滿神秘,把人們帶回到中世紀那個宗教壓迫的年代。。。。我們的同齡人第一次知道這所教堂的名字多數是觀看了《巴黎聖母院》那部電影,大文豪雨果筆下的波西米亞女郎“愛絲美拉達”和敲鍾人“伽西莫多”淒美的命運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可惜的是遊船行的過快,來不及仔細端詳它的尊容便進入了船島的拐角,於是我準備下午自己再找機會返回此地。

船往上行,最壯觀的景色就是愛菲爾鐵塔了,這座建於二百多年前的鐵塔如今仍然是巴黎當今最重要的地標之一。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無一不喜歡來看一眼愛菲爾鐵塔,或者登上它的頂端,俯瞰一下號稱“萬城之冠”的巴黎市容。其實,若從藝術角度看,這座高達324米的鐵家夥並沒有多少美感,無非就是高大唄。可是,巴黎人從不喜歡建造這樣一座塔到愛上這座塔,其原因是這座塔滿足了法國人的好奇和虛榮心,它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產物,也可以說是自由法國的一個象征。

離開了遊船,我們又乘車來到了鐵塔附近,就近欣賞鐵塔的雄姿。登塔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乘電梯,但需要排長隊,二是徒步,但要費氣力。為了節省時間,大多數人選擇徒步登塔。遠看時並沒有覺得這塔有多可怕,可真的需要用自己的步去丈量時就體會到它的不一般了。在鐵塔的東南角有登頂的樓梯,從地麵到中間一層,也數不清轉了多少個彎,多少級台階,反正是默念著“偉大領袖的語錄”,一步一喘,轉一圈歇一歇,終於登上了鐵塔的中層。台階上有一個標記-“668”,這說明我們邁上了這樣多的台階,這裏距地麵115米。長長地舒一口氣,開始俯瞰巴黎的市容。天氣霧蒙蒙的,北麵的聖心大教堂,榮軍院,西北方向的巴黎新區拉德芳斯,塔附近的塞納河及河上的遊船,道路上的車輛等景物曆曆在目,一個個好象盆景裏的物件,伸手可及似的。

為了巴黎市中心眾多的名勝古跡的不被後來的建築物淹沒,曆屆法國政府都嚴格限製巴黎市中心區建築物的高度,以凱旋門的高度50米為限,不允許建造超過七層的樓宇,因此,放眼四周基本沒有高樓大廈。但是,周邊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高層建築,也許,突破這種限製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從塔上眺望北部的聖心大教堂和西部的巴黎新區)

離開了塞納河,我們匆匆趕往下一個參觀景點-位於市區南部的凡爾賽宮。這座曆史悠久的宮殿建築群是法國藝術的典範,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林姆林宮),1979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凡爾塞宮的正門金璧輝煌)

凡爾賽宮始於路易十三,建成於路易十四,至今約有340多年的曆史。路易十五,十六,拿破侖都曾在這裏生活過很長時間。應該特別說明的是凡爾賽宮采取的東西走向,西麵是一個巨大的皇家花園,這與中國的宮廷乃至民間的建築屋多采取“座北朝南”大不相同。從此以後,歐洲各國的皇室紛紛模仿凡爾賽宮的格式,建成了大大小小的多個“小凡爾賽宮”,比如德國慕尼黑的“水仙宮”和奧地利維也納的“美泉宮”等等。

凡爾賽宮前麵是一個很大的廣場,地麵全部由黑色的花崗岩石塊鋪就,周圍圍以鍍金的欄杆和鍍金的鐵門,真正是金光一片,顯的氣勢宏大,不同凡響。廣場外麵不遠處有一尊路易十四騎在馬上的雕象,大概表現的是他當年馳騁疆場的姿態,動感很強。

進了凡爾賽就好象進了迷宮一般,一間間裝飾華麗的大廳和房間,讓人眼光燎亂的精美肖像,油畫,還有各個角落裏栩栩如生的雕像,天花板上的油畫及巨大的水晶燈等,讓人歎息這裏究竟搜刮了多少財富和藝術品!由於時間的關係,來不及仔細欣賞它們的精彩之處,更沒時間閱讀那些展品的說明(想看也看不懂,全是法文的),各個地方都是匆匆一過。

不過,最讓人過目難忘的就是鏡廳。這座路易十四國王的“鎮宮之寶”采用了當時歐洲剛剛開始使用的數麵巨大的玻璃鏡片裝潢而成,配以多個從天花板上垂下的巨大水晶吊燈和鍍金雕塑的落地燈,彩色的大理石牆壁,巨幅倫勃朗油畫,雕花木地板,顯的流光溢彩金碧輝煌。透過數麵落地大窗向外望去,王宮西麵巨大的園林和人工湖盡收眼底。

(宮內巴洛克裝飾的大教堂穹頂)

(普法戰爭德國戰勝法國後,德國的威廉二世曾在這裏舉行了他的德國皇帝加冕儀式)

出了宮殿的主建築,就來到了西麵的皇家園林。也許是命運的安排,與二十多年前來這裏一樣,又是一個陰沉沉的天,周圍看起來都是灰蒙蒙的。比上次更悲慘的是園林正在修整,許多地方都攔起來,看都看不成了,隻好在宮殿前不遠的地方轉轉,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紀念。

這是一個典型的法式園林,由精心設計的花圃,整齊化一的綠牆,迷宮般的林間小道,多處噴水池和點綴其間的許多雕塑組成。據說這裏的噴水池影響了中國園明園的建造,“大水法”即采用了其中的一些設計元素。

11月13日,參觀項目安排的極其緊湊。早晨,我們首先來到了位於塞納河北岸的“協和廣場”參觀,這裏是法國最著名的廣場,曾經見證了法國曆史上多個重要的事件,路易十六及夫人就是在這裏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台。廣場上一南一北有兩個大噴泉,據說是羅馬聖彼得廣場噴泉的仿製品。廣場中央矗立著的方尖碑是由埃及總督贈送的,由整塊的粉紅色花崗石雕成,上麵刻滿了神秘的古埃及文字,記述了埃及法老的故事。它又象一個巨型日晷上的晷針,以協和廣場為盤麵,每天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在廣場上投下自己的身影,記錄著法國的曆史。

接下來就是這次旅行最讓人期待的項目—遊覽羅浮宮博物院,它位於“協和廣場”的東麵,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這裏曾是法國皇帝的住處和官邸,從查裏大帝到路易十六,經過不斷改進和擴充,宮殿規模日趨龐大,收藏了幾百年來法國從全世界掠奪來的無數財寶,藝術珍品,世界名畫,雕塑,考古發現等。其中,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勝利女神”和“維娜斯”雕象堪稱羅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其實,這裏收藏品件件都是藝術精品,具有無與倫比的曆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不過,奇怪的是在這裏看不到任何一件來自中國的藝術品)。

這些展品分別以“繪畫”、“雕塑”、“藝術裝飾”及“考古發現”等形式,陳列在羅浮宮四層樓的幾十個展區內。按照導遊的提示,我們從展館的“Denon”入口開始,比較快帶找到了“維納斯”,“大衛”,“勝利女神”等著名雕塑,然後又很快找到了著名的“蒙娜麗莎”等油畫作品,從而湊全了羅浮宮的三件寶貝。接著,快速觀看了古希臘、羅馬、土耳其及中東地區的考古發現,石雕及藝術品。在“Richellieu”的入口處附近,還看到了許多精美的庭園式雕像,那造型美的讓人不忍離去。在羅浮宮的地下層,集中展示了來自古埃及的木乃伊,考古發現及石雕等。不過,在那裏看一眼就行了,氣氛有點恐怖!實在難以想象,法國人的那些貪婪的祖先是怎樣把這些體積巨大,重達上百噸的笨玩意兒運回法國的。

(勝利女神像)

(維納斯像)

(受難的大衛)

由於展品數量巨大,要想在幾個小時內看完全部展館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走馬觀花”地走一遭也不可能,因此隻能按照路線圖挑選一些最重要的項目匆匆看一下,其他的就隻好忍痛放棄了。不過,我們比那些蒙頭亂撞的參觀者還好得多,至少“三件鎮館之寶”都沒錯過。途中遇到了幾位從大陸來的旅行者,由於跟團走散了,連“維納斯”還沒看到呢,時間就來不及了。還見到有中國大媽人站在“維娜斯”前麵,要別人幫她跟“勝利女神”來張合影。唉,來一趟巴黎多不容易呀,怎麽搞得這麽亂呢?很替她們惋惜!

下麵是一組這次攝自羅浮宮的照片,與大家分享一下那次巴黎之行的收獲:

從羅浮宮出來已經是中午1點鍾了,旅行團下午的計劃是去著名的“老佛爺”商業區購物。我們對購物不感興趣,而是計劃利用這段時間返回“巴黎聖母院”去。於是,我們轉乘了地鐵7號線,到聖母院附近下車,步行走過一座古橋,就來到聖母院的後院。也許是老天眷顧我們再次返回的誠心,太陽又難得地露了露臉,讓我們又幸抓拍了幾張效果不錯的照片。

(巴黎聖母院附近的街頭藝人)

聖母院是一座造型獨特結構嚴禁的哥特式教堂,始建於1163年,完工於1345年,曆時近200年。這裏曾經是巴黎市的中心,其地位和曆史價值無與倫比,它是法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第一次進入到巴黎聖母院內部,氣氛十分莊嚴,沉重)

由於時代的變遷和多次的改建,即使你再仔細地搜尋,也難以找到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裏所描繪的地點和物證了。比如小說中說講的捆綁敲鍾人的那口水井,應該是位於聖母院前麵的那個廣場上,而如今這個廣場空無一物,隻是遊人聚集的地方。但是相信塔樓上咖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鍾應當還在,因為遠遠就可以聽到那洪亮的鍾聲。

(這是電影《巴黎聖母院》早年的德文版宣傳畫)

離開了聖母院,看天色尚早,我們又步行來到了市南區的“盧森堡花園”,這裏曾經是法國皇帝的行宮,如今是法國參議院所在地。這裏有一個巨大的花園,整齊的林蔭大道,盛開的菊花花盆,遊人如織,看起來是個休閑散步的好地方。園中間還有一個很大的人工水池,一座淡黃色的古堡在水上透下了倒影,據說那裏是法皇昂利四世去世後,皇後居住的地方。

(巴黎盧森堡花園)

從地圖上看,這裏離安放拿破侖父子靈柩的“榮軍院”應該很近了,於是想趕到那裏碰碰運氣。看來我們太貪心了,歐洲的下午很短,還不到5點種呢,這裏的天色就無情地暗下來了。待我們急匆匆地趕到了“榮軍院”,那裏已經閉館了。不過,門外守衛的軍人還是允許遊人進入,我們在灰暗的走廊和庭院裏走了一圈,瞎拍了幾張大炮和坦克的照片,也算是“到此一遊”吧。

(作為法國的英雄, 拿破侖的雕像還在暮色中站立在樓上的門洞裏)

(這就是法國一戰時發明的“雷諾”坦克。上世紀三十年代東北軍閥張學良曾購買了許多,但在九一八事變時一炮未放,全部送給了日本鬼子。)

走出“榮軍院”的時候,遠方的埃菲爾鐵塔已經亮起了燈,比白天看起來更加輝煌壯觀。

已經接近六點鍾了,我們急忙乘地鐵趕到了市中心的歌院附近,在那裏與下午購物的其他團員匯合,準備趕回旅館。下午在歌劇院前麵的廣場上,曾經遇到了一大批從大陸來的遊客,他們穿著統一服裝,還揮舞著隊旗,一派興高采烈的樣子。最受不了的是他們不顧周圍人的感受,大聲喧嘩的狀態。其實前一天在凡爾賽宮的時候就遇到過他們,也是同樣的表現。唉,真想上前去提醒他們:朋友們,這裏是巴黎,不是我們國內的某個廣場,國情不一樣的,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行為更文明一些呢?

歌劇院周圍是著名的購物街,大大小小的商店內燈火通明,擠滿了前來熱情購物的國內朋友。大街上各色行人熙熙攘攘,好一個歌舞升平的世界。

哪裏會想到,待我們從這裏離開回到旅館的一個多小時之後,巴黎市的多個地方就響起了槍聲和爆炸聲,其中一處離這裏並不太遠,上百條鮮活的生命灰飛煙滅,此是後話,在此不多敘。

 

原記於 02/12/2015, 01/17/2019 修改於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