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fear of missing out"(FOMO)是一個常見短語,是指那種"害怕錯過潮流、未能趕上趟"的焦慮心態。新西蘭的大康,似乎深受這種心理驅使。他總是第一時間在節目中報道全球大事,並急於發表評論,好似生怕沒"湊上這個熱鬧"就會被世界遺忘一樣。這種恐懼如此之深,以至於屢屢湊錯熱鬧後,大康依然不改初心, 或隻為體驗那短暫而虛幻的"站上世界風口浪尖"的快感。
近期川普政府在軍事上對委內瑞拉擺出咄咄逼人的姿態,甚至有入侵之勢。作為新聞報道,大康在節目中提及此事本無可厚非,但他忍不住加上個人判斷,聲稱"入侵委內瑞拉可以控製石油、降低通脹,有利於共和黨2026年中期選舉"。這樣的判斷在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麵都錯得離譜。
1. 政治誤判
當前美國政治氛圍傾向於MAGA倡導的孤立主義,任何對外行動,無論是援助還是戰爭,都與MAGA的這一主張背道而馳。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教訓,讓美國民眾不僅對戰爭早已厭倦,甚至對輸出民主的戰爭也興趣缺缺。貿然入侵委內瑞拉,不僅不會為共和黨加分,反而可能讓共和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成為民主黨的攻擊目標,從而帶來災難性後果。
2. 戰略誤讀
在美國以色列聯合打擊伊朗之際,大康就跟風鼓吹"政權更迭",全然不顧伊朗政權更迭可能引發的地緣災難,以及給美國帶來的國際政治麻煩和責任。美國轟炸後迅速收手,未落入內塔尼亞胡的圈套,說明MAGA孤立主義的製衡在起作用,也反映出川普政府在戰爭問題上的克製。這極可能源於美國從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戰爭中學到的教訓,"結束一場戰爭,遠比發動一場戰爭要難得多"。
若在2025年底貿然開戰,士兵傷亡與委內瑞拉社會動蕩將成為民主黨中期選舉過程中攻擊共和黨的利器。而川普"美國優先"的原則,不僅不會是共和黨回嘴的依據,反而會成為它的政治累贅, "美國優先"的口號或可能銷聲匿跡。
3. 經濟謬論
大康認為入侵委內瑞拉將導致油價下降,從而緩解美國的通貨膨脹。這是大康一貫使用便宜思維得出的又一個荒唐結論。大康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規律:混亂導致石油價格攀升。
1)
戰爭首先帶來的是混亂,南美人民高昂的愛國情懷,會給美國的侵略戰爭結果增添額外的不確定性,它們都將導致油價上升。
2)
同時,即便入侵戰爭迅速得手,美國將會在委內瑞來建立一個"民主國家"。 民主政體的一個天然特點是混亂,對戰後的委內瑞拉社會來時,從短期看來更是如此。
瑪利亞.帕力斯卡女士獲得了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她極可能會成為委內瑞拉未來民主政府的核心人物之一。然而,她爭取委內瑞拉民主的勇敢行動,並不能必然且迅速轉變成有效管理社會的技能,也不會給委內瑞拉戰後的困局帶來必然且迅速的正麵結果。緬甸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昂山素季女士的政治經曆說明了這一點。
3)
總的來說,民主政體的天然混亂特性,加上戰後重建的長期不確定性,將使委內瑞拉這個全球最大儲油國的產能至少在短期內受損,從而可能推高全球石油價格。這與大康判斷中川普/共和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所急需的入侵帶來的快速經濟結果截然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美國通脹並非由油價驅動。事實上,在川普總統敦促下,沙特增產,原油期貨價格已回落至六個月以來的新低(10月17日為$57.15)。通貨膨脹形勢依舊嚴峻,根源在於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與全球供應鏈的混亂。入侵委內瑞拉既無法解決關稅問題,也無法緩解供應鏈混亂的局麵。
4. 落井大康不識水
大康張嘴就出錯的特點,讓他自稱讀書人的故事顯得很不真實。或許他確實讀了不少書,隻是沒讀對書。大康每次出錯的程度,像是跟人賭氣故意錯的,透露著落井多次依然堅稱不知水是何物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