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是新西蘭的一名華人自媒體人,在YouTube上有一個時政評論節目,"大康有話說"。
這個節目中充滿基本概念的偏差,時事評論的水平也讓人無法恭維,然而,節目的確有眾多的觀眾。這些現象折射出海外華人自媒體捉襟見肘的時政分析水平,和大陸觀眾因信息禁錮/海外華人因畫地為牢而生出的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思維方式。
有人建議在YouTube上辦一個專批"大康有話說"的頻道會很火,因為"大康特遭人恨"。對大康個人不了解,也不評論,但與遭人恨相比,大康的節目更令人失望。直到2025年7月13日,那期節目令人作嘔。
1
2021年1月6日,在川普總統的鼓動下,美國MAGA群眾暴力攻擊國會山,試圖終止憲法定義的美國大選的驗票程序。它是美國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事件,開創了(企圖)用暴力修改美國大選結果的先例,對美國憲政民主體製構成一個最為嚴重的威脅。
反對中共獨裁統治,歌頌美國憲政民主,是"大康有話說"節目的一個主要部分,大康還會在節目中適時地使用激昂甚至哽咽的語調,來強化自己"反獨裁/爭民主"的立場。然而,麵對1月6日美國國會山事件,在美國憲法民主體製受到暴力攻擊的時候,對川普的支持和忠誠讓新西蘭大康表現得無動於衷。從事後他的節目看,如他對暴亂後調查這一事件的美國眾議員 Liz Cheney 不加掩飾的不滿言辭,大康內心似乎希望暴亂者成功。
大康的這些表現,似乎說明大康"反獨裁/爭民主"的呼喊都是節目中需要的台詞,是爭取流量的噱頭,並非他內心的真實向往。在政治觀點這個問題上,大康的內心似乎是一片荒蕪,沒有任何明確的政治傾向。這就讓大康在追逐節目流量時,可以根據需要在各種政治觀點中自認巧妙地來回跳躍。實際上,大康卻是迷失在他根本不具備的政治理念之中。
2
在2025年7月13日的節目中,大康聲情並茂地朗讀了一篇他"深以為然"短文的主要觀點。在闡述川普總統給美國憲政民主帶來的威脅時,那篇短文說道,
"...他(川普總統)對製度的破壞是無法被原諒的,不承認敗選,鼓動國會暴動,試圖操控司法係統,挑動極端情緒,把媒體當敵人,這已經不是政策問題,而是對美國製度本身的攻擊, ... 他代表的是一個把製度當兒戲的威權領導者, ... .說到這種破壞,不是政見不同這麽簡單,而是把一種原本穩定的係統拆解成零件的一種力量,...美國之所以崛起,不是靠一個人的強勢,而是靠製度的自我修複能力,...它之所以成為世界燈塔,不是因為它完美,而是因為它比別的國家多了一點底線, ... 它為什麽有糾錯能力,因為它有很多的底線,這才是美國最寶貴的財富...”
說到這裏,大康情緒激昂地對這些觀點給出一句評論,"對此,我深以為然"。依然是川粉(附錄1)的大康鏗鏘有力地撒了一個謊。
3
在大康激情朗讀的那篇短文中,文章作者指出川普總統給美國帶來的危險,不是政策性,而是原則性地。其中,"不承認敗選,鼓動國會暴動,試圖操控司法係統,挑動極端情緒,把媒體當敵人"這些對美國憲政體製直接或間接的威脅,都是原則性問題,也是讓作者認為川普總統的表現無法原諒原因。而文中提到的這些威脅,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就有所表現,並在第一任期結束前走向高峰,於2021年1月6日教唆MAGA群眾暴力攻擊美國國會山。
川普第一任期的行為,甚至國會山暴亂,都無法改變大康對川普的支持,一直到暴亂後兩年多2023年,大康才成為川普的質疑者。 而導致大康質疑川普的原因,並不是"川普對美國憲政民主的威脅"這一原則問題,而是川普在大選中流露出在俄烏戰爭中偏袒普京的傾向,由此可能導致的一個美國外交政策的問題。換句話說,原則問題從來不曾是大康質疑川普的原因。
然而,在國會山暴亂4年多後的2025年7月13日,大康卻在節目中突然"深以為然"地認為"川普對美國的最大威脅,是可能摧毀美國憲政民主體製"這一原則問題。而他激情的語調,則更像是在製造一個假象,讓人覺得他早就具有這一認知。過度沉浸於自己的表演之中,大康對自己政治觀點之間的過度跳躍視而不見,更不用說給出任何解釋。
4
大康在節目中的表現,給人一種個兩頭都想占便宜的感覺,而且不想負責任。在節目中做了自己需要做的錯事後,大康就把責任推給觀眾,就如"在觀眾的強烈請求下",大康最近不得已報道了那個大連女大學生與一個烏克蘭人的私人交往;同時,當自己需要一頂時髦的帽子時,也一定通過他自己的嘴來轉述觀眾的意見,如"網上流傳他與賀衛東是華人反川的兩個代表性人物"。這些讓大康獲益的"觀眾意見"極可能並不存在(附錄2)。
不敢/不想承擔責任,抄近道撈便宜,幾乎是大康在節目中一個廉價的標配操作。而當下深以為然地認可這篇批評川普總統的短文的觀點,就是在川普政治上越來越尷尬的時候,這一廉價操作的具體表現。
事實上,大康可以把"深以為然"改成"恍然大悟"來偽裝自己。盡管這一說法表明大康政治上的無知,但更接近他"沒有政治立場"的這一事實。或更接近"樸素的誠實"。
5
大康可以改變自己的立場。
當初為了流量,大康旗幟鮮明地支持"暴力攻擊美國國會山事件";4年後的今天,無論是節目流量需要大康以"反川鬥士"的麵目出現在觀眾麵前,還是美國政局需要大康對自己並不具備的政治觀點做些修正,那麽,在幾年來從未正式修改自己在國會山暴亂一事上立場的大康,需要給觀眾一個鄭重宣布。大康不妨用一整期節目來解釋自己觀點轉變的心理路程,而且,對那些幾千裏之外美國MAGA 華人自媒體人群,大康也應該有個清晰的交代。畢竟,大康曾隔著大洋深情地喊人家老師來著。
6
大康應該知道,如果他真心想改正之前的一個錯誤,你需要先承認這個錯誤。
當初大康特意地向世界清楚展示自己立場,並因此占了當初的便宜之後,現在,大康就失去了偷偷修改當初的立場,來占當下便宜的便利。這不是一個深奧的流體力學問題,而隻是一個最樸素的誠實。
樸素的誠實是大康節目中缺乏的最重要的元素。而涉及到美國憲政民主體製生存的話題,應該是大康在節目中補齊樸素的誠實最佳的機會。
附錄
1.
川粉的定義: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山暴亂事件前,支持川普的人是"川普的支持者";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山暴亂後依然支持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人,則被定義為"傳粉"。傳粉的實質,是將自己對川普的支持,置於美國憲法之上。
2
川普總統對話加征高額關稅後,大康在一期節目給出了美國Wal-Mart 幾個商品的具體價格變化(前後價格+變化百分比),並告訴觀眾,這是他節目的一位在美國的觀眾去商店實地考察後告訴他的。除非事先準備,否則,這位觀眾如何知道漲價錢的價格?
大康這期節目第二天,文學城轉載了一篇有關Wal-Mart 價格變動的新聞報道。報道中列舉的商品價格的前後變化與大康節目中說的一模一樣。
中文自媒體, 絕大多數水平太低, 無知無畏, 誤人子弟。
我隻看 柴靜 和 李天豪, 他們二位的確是高水平, 有深度。
***
你沒有讀懂我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