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沒有朝鮮戰爭,聯合國的中國席位會在1950年轉換。中國侵朝使轉換推遲了20年,更從此失去了台灣。

(2018-04-01 18:15:10) 下一個

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了他的台灣政策。他聲明美國將不介入中國的內戰。將遵守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中關於台灣應當歸屬中國的條款。他禁止美軍保衛台灣,並下令在台美軍顧問開始撤離。

於此相適應,杜魯門宣布美國將不在聯合國阻攔中國席位的更換。隻要安理會成員國多數票(七票以上)讚成北京政權取代台北政權。美國將會接受。當時安理會成員中的蘇聯、南斯拉夫、印度已經承認北京政權。而英國即將承認。法國、挪威和埃及也被認為正在跟進。這七國將足以構成決定性的多數。而美國既已宣布了拋棄國民黨政府的政策,各國隻會加快轉向。因此,隻需再過幾個月,最多一年左右,安理會篤定形成有利於北京的多數。這在當時已經沒有懸念。

但蘇聯等不及,就以缺席抵製安理會,試圖逼安理會立即接受北京政權。

相持還不到半年,朝鮮就入侵了韓國。形勢急劇發生變化。杜魯門宣布派美軍抵抗朝鮮的侵略。同時,為了防止戰爭擴大到朝鮮半島以外,杜魯門命令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他明確宣布第七艦隊的使命是阻擋海峽兩邊任何一方向對方發動進攻。也就是說,既不許解放軍攻台,也不許蔣軍進攻大陸。他還宣布,一旦朝鮮戰爭結束,第七艦隊將撤出台灣海峽。

中方一再譴責美國的決定,威脅說“絕不坐視不理”。美方則反複勸告北京當局勿介入,並保證美軍不會進攻中國大陸。但毛澤東確認自己安全後的反應不是專心建設國內,反而是大打出手派兵入朝作戰。這一來就完全扭轉了國際社會對北京政權的看法。1951年2月聯合國大會以44比7的壓倒性多數通過第498號決議。該決議認定中國政府在朝鮮從事侵略

從此,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北京侵略政權受到世界各國長達20多年的抵製。出現了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國幾十年被排除在主要世界組織外的極不正常的現象。而這種極不正常的現象,正是毛澤東周恩來們為了一黨一己私利強迫中國人民參加侵略戰爭的嚴重惡果之一。

中國出兵朝鮮迫使杜魯門政府收回了其放棄國民黨政府的政策。從1951年開始,美國政府恢複對台灣的軍事援助。1953年艾森豪威爾繼任美國總統。他更進一步強化與台灣的關係。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協定》。台灣正式成為美國的盟邦。這種盟邦關係一直保持下來。即便後來美國政府承認了北京政權,美國國會依然通過《台灣關係法》專門保護台灣的安全。

=====================================

1950年1月6日紐約時報的報道:

 

聯合國1951年2月1日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從事侵略的第498號決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