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聖島-1:行走在藍白世界(住/行信息)
希臘聖島-2:夕陽下淺紫粉紅的浪漫
聖托裏尼島(Santorini)古名為希拉(Thera),後來為紀念聖·愛蓮(SaintIrene),於1207年被改為聖托裏尼。它是愛琴海諸島中較有名氣的島嶼,距雅典110海裏,是基克拉澤斯群島中最南邊的一座島。聖托裏尼島由3個小島組成,其中2個島有人居住,中間的1個島是沉睡的火山島。曆史上,這裏曾發生多次火山爆發,以公元前1500年最為嚴重,島嶼中心大麵積塌陷,原來圓形的島嶼呈現了今天的月牙狀。聖托裏尼島的首府是費拉市Fira,它是商業和旅遊中心,位於島的西岸。(聖島介紹摘自網絡)
希臘聖島-3:衝擊心靈的紅與黑
大部分遊客在聖島都是欣賞費拉以北的風光,今天我們要去探尋聖島南部完全不同的地貌。在島的西南側有Akrotiri的紅沙灘(Red Beach)、東南邊的Perissa和Kamari都是黑沙灘(Black Beach)、南端Vlychada的白沙灘(White Beach)。那些黑色、紅色、白色的火山岩,都是火山噴發的產物。那裏還有古錫拉遺址,具有考古學上的第二個龐貝之稱。
先學習了一些聖島的曆史地理。長話短說,聖托裏尼島位於愛琴海南端,由五個基克拉迪(Cycladic)環島組成,主島是錫拉島(Thera),還有錫拉西亞島(Therasia)和阿斯普羅尼斯島(Aspronisi),以及兩個火山岩島。五個海島環繞著一個巨大的深入海麵的碗狀火山口。然而在大約50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聖托裏尼是一片火山岩陸地,叫做Stronghyle ,在希臘語裏意思是"圓形",它在曆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公元前1627到1600年之間,在現在的聖托裏尼發生了巨大的火山噴發,或許是一萬年來最大的一次,被稱為"晚青銅器時期火山爆發"( Late Bronze Age Eruption )。 雅典大學的諾米科說:"在那次火山噴發之前,並沒有現在這個火山島。那次巨大的火山爆發使得大約60米厚的火山灰落入大海,激發了高達九米的海嘯波濤洶湧衝向克裏特島。"據信,當時的劇烈海嘯還可能影響到土耳其西部,甚至以色列。在這次災難之後,經過幾千年的變遷,今天的聖托裏尼火山環島逐漸形成。
博友 五湖以北 在我上一篇博文下跟帖:“跟著蕸西遊聖托裏尼”,其實五湖兄才是旅行達人,早在2014年他就寫了聖托裏曆的另一麵,介紹了黑色沙灘紅色沙灘的起源:它們都起源於同幾種礦物質,鐵和鎂,它們的質量重,隨火山噴發出來後在地麵漫流著,有機會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的,成了紅色,而那些沒能接觸空氣的,則在煙熏火燎中變成了黑乎乎的岩層。火山物質中含矽多的,質量很輕,噴發時化著灰燼漂浮在空氣中,降落下來後沉集成黃白色厚厚的一層,形成了白沙灘。
旅行出發前,隊友聽一同事說聖島有“四輪摩托”,又刺激又好玩操作極其簡單,租用也便宜,所以她堅持租ATV四輪摩托去島南。我到網上查看了一些遊記,說是聖島北麵的地形還是挺複雜的。特別是古錫拉遺址,位於卡馬利海灘(Kamari Beach)和佩裏薩海灘(Perissa Beach)中間的一個山脊上,開車要經過一段有著特別多彎的盤山公路,地勢險峻,有些地方道路狹窄,下麵是懸崖,控製不好容易出事故。而且那裏紫外線很強,駕駛四輪摩托時就是暴曬,這點我們走懸崖步道時已深有體會。也看到有人說,這種四輪摩托的方向盤不太靈活,車子不容易控製。交通領域專家說,當四輪摩托車高速行駛、在山路或者在不平坦的地麵上行駛時會有傾翻的危險。據說這種四輪摩托在島上出事故最多,這種車型是在希臘很多島嶼造成車禍的主要原因。我膽小絕對不敢開的,我的隊友卻信心滿滿。我們來到租車行,隊友如願以償坐上四輪摩托。不過她還沒試著開動,已經意識到自己駕馭不了,最終放棄了。若是我全家旅行,我們可能會租來在安全地帶玩玩。
我們最後選擇了乘船(快艇?接駁船?)去拜訪紅黑白沙灘。在費拉站一位老人的指點下,我們先坐公交車到紅沙灘,在那裏乘船。當時我們的船票是10 euro 去紅黑白3個海灘,不知現在價錢有否有所變更。買了船票後,若在某一個沙灘上岸,你可以等後麵的快艇再繼續行程,差不多半小時就有一班。船到白沙灘時,需要蹚水上岸,而那天的水位到腰際了。我們都沒帶泳衣,放棄上岸。在紅黑沙灘,很驚訝這裏的所謂沙灘其實是由黑色/紅色的圓石和碎石構成。我們下了船提著鞋走過冰冷的海水,踏上被太陽暴曬著的碎石灘,非常嗝腳。黑海灘上那一排茅草屋頂的遮陽傘很別致,租用按天計算50歐左右。一些遮陽傘屬於各家餐館和酒店,說是在餐廳吃飯就可以免費使用。我們每個地方僅停留一小時左右,就閑逛逛曬曬太陽吧。相比費拉北麵的人山人海,這裏顯得很清淨。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攜老扶幼的西人家庭,在海灘上、躺在茅草傘下悠閑度假。我們總是腳步匆匆,不知什麽時候也能這樣慢、慢、慢地享受生活?
我更感興趣的還是在海上看崖壁。船行速度很快,有時有些傾斜,我迎風坐在船頭處,浪花濺起打濕了衣服,還差點吹走了遮陽帽。崖壁的色彩快速地變換,如同移動的風景。有時駕駛把船貼近岩壁,讓我們近距離觀看凹凸細節。大自然真是很奇妙,同一個小海島,南北兩重天。這裏與北麵清純的藍白世界、浪漫的淺紫粉紅形成鮮明對比,紅與黑是小島厚重的曆史沉澱,衝擊著人們的心靈。
今年新認識的博友 Masefild 的博文中,有對聖島古錫拉遺址和酒莊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去欣賞。
看圖說話:
我在巴塞羅那聖家堂
在倫敦 - - 享受英式下午茶
在倫敦 - - 經曆印度餐廳排長隊吃飯
希臘聖島-1:行走在藍白世界(住/行信息)
希臘聖島-2:夕陽下淺紫粉紅的浪漫
希臘聖島-3:衝擊心靈的紅與黑
希臘聖島-4:穿行在五彩斑斕的小街深巷
問好小潘!你們去比較方便,可以多留一、兩天。
握手蘑菇,嗬嗬,英雄所見略同:)
很有意思的是,同一個小海島,南北兩重天。
很開心看到尼斯J!謝謝,也祝秋安!
問好鬆鬆!看到新聞,你們那裏颶風要來了,多多保重!
弄弄回英國後,到希臘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很欣賞蘑菇的冰島遊記,對你的第二篇“黑勢力和極致的黑暗”,很有共鳴!
問好霞西並祝秋安!
希望今後能有機會再去希臘,放慢腳步。
謝謝一凡!“那塊大石像一個巨人正浮出水麵”,你的形容很形象!我本來想拍一下頭像正麵(我覺得是左麵),但浪太大,站不穩,沒拍成。
看來你們在那裏至少呆了一周,到處都玩遍了!
我在聖島隻買了個冰箱帖,因為接下來我們要繼續旅行。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心思,近處什麽時候想去就能去,我也一樣(^0^)
謝謝佳園!我也不敢太靠近,總怕它又噴發了:D
現在應該是可以旅遊的時候了,很多地方都取消了限製令,我弟弟他們剛去了希臘。
是啊,至今想起在紅黑沙灘上行走的情形,還有腳被紮痛的感覺呢:)
問好五月花!這裏的地貌的確比較震撼,與遊島北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看介紹,紅沙灘是因為火山岩富含鐵質而呈現紅色;黑沙灘是因為火山島噴發後火山灰沉積下來的黑砂石經過不斷風化而形成。謝謝點點!
身臨其境更震撼!
桐兒說得準確!南麵秀美,讓人迷戀沉醉;北麵大氣,讓人心曠神怡!
謝謝曉青鼓勵!
我們進出聖島都是飛行,借機體驗一下在愛情海上漂遊的感覺:)
謝謝麥姐鼓勵!那些曆史地理知識都是從網上學的:)
謝謝梅華的三好美言,風光的確好!
問好遐西!
我也是超喜歡這張,風景太美了,帖子也做得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