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性抗體治療
在新冠疫苗廣泛使用後,出現了不少所謂的免疫或者疫苗突破(breakthrough)病例,雖然這種情況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但大多數應該和體內的抗體水平不足以抵禦病毒感染有關。
有研究顯示這些人中有近一半的人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這讓他們在接受疫苗後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這些人當中,一些是有的是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有的是因為正在接受激素等免疫抑製藥物或者廣譜抗癌藥物治療的。
此外,不少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不是太健全了,在接受疫苗後產生的抗體不是很高,不足以防止病毒入侵,這部分人在突破病例特別是住院的病例中占主要部分。
對於這些人來說,打了疫苗和沒打一樣甚至僅稍微好一點點。所以,有這些狀況的人,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能放鬆警惕,不然染病的危險性會比沒有打疫苗的一般人還高,因為在他們身上不僅疫苗無效,還對病毒高度敏感。這種人一旦被新冠感染,後果會很嚴重。
有人對美國17個器官移植中心的1萬8千多接種過疫苗的人進行調查發現,這些人比一般人的疫苗突破更為嚴重,感染概率比一般接種者分別高出82倍,住院和死亡的概率高出近485倍 (Qin, et al. 2021)。
聽上去這應該比未有接種的正常人還要差,後者隻比一般接種的人低10-11倍。這不是疫苗沒有用,而是這些人本身的免疫力極度低下,接種後不僅不能產生抗體,還因為本來就有的免疫低下,對病毒更為敏感。如果不接種,可能會更差。
從這些數據看,做過器官移植並正在用免疫抑製劑的人不管接種如否都要加倍小心。即使這樣,有時還是難免會感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呢?
答案是應急性抗體治療。
什麽叫應急治療呢?就是被染剛出現症狀和核酸檢測確診後還沒有轉為重症前給藥的治療。
目前至少已經有三種治療性單克隆抗體了,其中兩個是被人們稱為抗體雞尾酒的兩種單抗的混合劑型,再生元的Casirivimab/imdevimab和禮來的bamlanivimab/etesevimab,在這幾種抗體中,imdevimab對這三種變種都很有效。etesevimab對β也沒有效了,Casirivimab對β效果大減,但兩者對δ都依然有效。bamlanivimab最差,對β和δ都沒效了。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77-9
從這些結果看,再生元的雞尾酒對δ應該是比較好的。禮來的因為不能很好地對付變種而被FDA和其它一些國家叫停。
除了這兩個雞尾酒外,GSK和一個叫Vir的小公司一起搞了一個單一的單抗(sotrovimab),據說這個抗體是針對病毒刺突蛋白上的一個不易突變的表位,對目前為止的所有變種都有效,在臨床試驗時發現可以明顯地降低住院和死亡的概率(~70%)。
治療抗體用於免疫低下的新冠病人已有少量的初步研究結果。美國有人曾用casirivimab-imdevimab 治療了25 名輕中度 COVID-19器官移植新冠病人,這些人在接受治療後,症狀都沒有進展或惡化到需要住院治療的程度 (Yetmar, et al. 2021)。
比利時的科學家也用再生元的雞尾酒治療了9個因器官移植而免疫低下的新冠病人,結果也差不多 (Catalano, et al. 2019)。
雖然樣本很小,但這30幾個器官移植新冠病人在接受應急性抗體治療後沒有一個轉重症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它可能會激發人們對其用雙盲對照的實驗進一步驗證,與此同時,它也會給這些和其它的免疫低下的人帶來了一線希望,讓他們知道在疫情仍大的時候,萬一被感染了,這種應急性抗體治療還有可能會使他們得到救治。
除這些人外,抗體應急治療也可以用於任何其他仍沒有轉重症的新冠病人。
除了用於應急性治療外,這類抗體藥最近還被FDA批準用於器官移植等免疫低下或者缺陷的人的預防性治療,在這些人和新冠病人接觸後不管有沒有感染都打一針進行預防,這個在臨床測試時有效的。
其原理和疫苗差不多,隻不過疫苗是主動免疫,自身產生抗體,單抗是被動免疫,把在體外做好的抗體打入人體。如果在一接觸新冠病人就馬上打抗體就有可能變被動為主動,那樣的話,就能達到和疫苗一樣的預防效果,做到防患於未然,而不是亡羊補牢。
回複 'Fanreninus' 的評論 :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who were vaccinated experienced an almost 80 percent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atic COVID-19 compared to unvaccinated counterparts during the same time.
這個研究顯示這些病人打疫苗比沒打疫苗還是要好,但即使那樣,還有可能不如一般沒有打疫苗的人好,原因就是他們的免疫係統有問題,和ADE沒有關係。
這些 lower level non-neutralizing antibody or neutralizing antibody at sub-optimal level are the potential basis of ADE
注意兩針之後大部份人的抗體水平的低於檢測下限,第三針之後抗體水平slightly 上升,但不清楚是不是有中和抗體。
你引用的數據"聽上去這應該比未有接種的正常人還要差" 支持ADE。除非認為這類器官移殖人群的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10倍的機會),但沒有證據支持這一觀點。
我相信CDC應該有這類數據
回複 '三絲' 的評論 : 不知有何證據讓你那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