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關於複旦大學哲學博士、著名網紅將“耄耋”錯讀成“毛至”的視頻刷爆網絡。為什麽會如此呢?就說明大家都知道讀錯了,犯了近乎常識性的錯,所以才覺得驚愕不已。這次又是來自著名高等學府。去年北方的北京大學的林校長將“鴻鵠之誌”念成“洪浩之誌”,風波漸漸平息,林校長也不再擔任北京大學的校長。也許是為了達到南北均衡發展,這次是南方的複旦大學。去年是某某先生,今年是某某女士,從而實現了在讀錯字上的男女平等。隻不過去年林校長念錯字,還可以借口文革的耽誤,還可以借口是一個科學家,對文史典故不太熟悉;這次是一位文史哲的博士,是一位80後,不知要找什麽新的借口,但你千萬不要低估他們在這方麵的創造性。這南北的著名學府的男女名師大家都將這些一般知識分子都能念對的字念錯了,背後所折射出的是當今中國學術界的浮躁的心態。
做學問是追求科學和真理,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不甘寂寞而又鍥而不舍的精神。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很形象地地把做學問的過程概括成三種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表示,我們要有不畏艱險的西風凋碧樹的精神,排除幹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這樣才能登高望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畢竟無限的風光在險峻之處。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就是說,做學問要有一種鍥而不舍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堅毅性格和執著的態度,因為在科學的大道上從來就不是平坦的道路,隻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達到光輝的頂點。第三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經過艱苦的磨礪和不斷的奮鬥,突然醒悟,明察秋毫,發現真理,享受成功的喜悅。但這是用汗水澆灌出來的鮮花,是用畢生精力鑄造的大廈。
但近些年,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學術界不遵循科學自身的規律,而是想像經濟領域一樣突飛猛進,並企望所謂彎道超車。特別是一些學術界的知識分子,看到少數人暴富起來,也想在把經濟領域的模式複製到學術領域,於是他們不像屠呦呦一樣潛心地做實驗、搞科研,而隻想一夜成名,獲得像屠呦呦諾貝爾獎那樣的榮譽。他們舍棄了過程,沒有第一、第二境界的付出,隻追求所謂的結果,隻渴望驀然回首,發現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的第三境界出現的時刻。
前一段有網友把國人快速追求結果,忽略過程的癖好概括為如下六點:一、好嫖,省去戀愛過程,直接享受性福;二、好賭,省去辛苦打拚,希望當下發財;三、好罵,省去論證艱難,立馬搞倒對手;四、好補,省去鍛煉汗水,永葆青春健康;五、好吹,省去修行立德,巧妙自身抬價;六、好飲,省去心靈交流,快速拉近關係。這種癖好延申到學術界就是追求快速成名成家,而省去西風凋碧樹和衣帶漸寬的艱辛過程。其實,不止大陸的學術界如此,港、台也類似。最近我聽了台灣某知名學者蔣某關於宋詞的講座,不可否認他的講座從美學的角度來解讀宋詞,有些獨到的見解,但當我聽到他把《踏莎行·郴州旅舍》中的“郴(chēn)江幸自繞郴山”讀成“彬江幸自繞彬山”時,我對他做學問的認真態度就打了一個折扣。當然我不可能苛求他把郴州的“郴”字是指“林中之邑”的來龍去脈都弄清楚,但他在讀該詞時,遇上把握不準的字,特別是地名,應該查查字典,不要隨意去糊弄學生,這才是應有科學的態度。這又使我想起了已故的李敖來,當時大陸的《新華字典》還把作為姓的“諶”標注為“chén”,他卻堅持此字作姓時應該念“shèn”。這才是真正的大師,是對待科學應有的態度。
其實,人有字不認識,或讀錯字,鑒於漢字的複雜性,也在所難免。名師大家也是人,他們也會犯常識性錯誤。隻是對待不足,應該像孔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是知也”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再去找什麽借口。隻是如果這讀錯字成為一種常態,就不是某一人的問題,而是折射出整個社會在某一方麵出了問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醒。隻有從源頭上找到問題,從製度上加以解決,我們才能迎來真正的學術春天、科學春天。
相關文章:《從北大校長的“鴻X誌”說開去》
我從一開始就覺得她的講課和當年的於丹異曲同工,不過一個慷慨激昂,一個燕語輕聲。
人們之所以不能經過境界1和2,而想直接到達3,是害怕在1和2 還沒有完成的時候,自己、人心和世界都變了。
劉歡和王峰把流行音樂搖滾都弄成紅歌。
你就知道這文史哲在大陸是什麽東西了。
博主好文采
這個網紅,本人認為是比於丹更惡劣的雞湯師傅。好像類似於“要學會享受被強奸”的話就出自她。
另外, 我可沒有提醒你寫多了的意思啊。 其實你早期的好多文章我都讀過,很多有共鳴。 鑒於盡量保持“社交圈子”lean and mean的原則,沒有評論。 我覺得您寫的東西凝聚了真摯的情感和嚴肅的思考,作為讀者不隨便點個泛泛的讚,也是出於尊重。
您寫得都很好, 請繼續寫下去。
另外,你的留言可能間接地提醒我,關於我母親的事,可能寫多了。其實,我隻是一直覺得愧對她,本來可以讓她好好地享受晚年,沒想到自己又跑到地球的另一端,未能孝敬她,成了我終生的遺憾。
以前讀過您的許多回憶文(關於家事和您母親的),一直悄悄地欣賞,好像沒有留言。
我自己也反省一下,的確浮躁。此文已經加入書簽,希望以後常常回來拜讀,盡量踏踏實實地做事。
謝謝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