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花與小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佛家之讀書筆記 中國哲學簡史

(2020-07-17 12:42:43) 下一個

佛教何時傳入中國,無確切結論。傳統說法是東漢明帝期間。

“佛學在中國”:指佛教某些宗派始終堅守印度佛教的宗教和哲學傳統,和中國思想不相關聯,例如玄奘法師由印度介紹到中國的法相宗(著重一切東西都是“識”所變,亦稱“唯識宗”。

“中國佛學”則是佛學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哲學思想接觸後的發展。如“中道宗”與道家思想相互作用導致“禪宗”的興起。

佛學的一般概念:

小乘經典(Hinayana)和大乘經典(Mahayana)。中國佛教中隻流傳大乘經典。

大乘佛教對中國思想的影響有兩端:一是“宇宙為心”,另一個是形而上學中使用的“負的方法”。

“業(KARMA)”:常解釋為人的行動行為。實際指一切有情物(生靈)的思念和語言都包含在內。照佛家的說法,宇宙的一切現象,都是他內心自造的景象。每當他有所動作,或隻是說話,或隻是動念,都是心的作為。所產生的結果,即為”業“的報應。”業“是因,”果“是報。每個人都是因與果、業與報的連環套。

“生死輪回”(Samsara):每個有情物的今生隻是這個無窮鎖鏈的一環。顧說“眾生皆苦”。

按佛家說法,所有苦難的根源在於人不認識事物的本性。宇宙萬物乃是各人內心所造的景象,因此它是“幻象”,隻是曇花一現。這種根本的無知(Avidya),中文譯為“無明”,又導致“貪欲”,又“執迷不悟”,這便把人緊緊縛在生死輪回的巨輪上,無法逃脫。

解脫的方法便是“覺悟”(Bodhi): 人覺悟後,經過多次再世,所積的“業”,不再是貪戀世界、執迷不悟,而是無貪欲、不執著,即為“涅槃”(Nirvana)。“涅槃”的境界就是人與宇宙的心融合為一。(宇宙的心又即“佛性”)

二諦義:

中道宗倡導真諦有兩重,供普通人受用的佛教道理為“俗諦”和更高意義的佛法為“真諦”。俗遞中的真諦,從真諦看又被認為俗諦。

二諦論包括三個層次的真諦:

第一,普通人視萬物為“實有”,而不知“無”。諸佛教導說,萬物實際是“無”和“空”。普通人的層次上,以萬物為“有”,就是俗諦;以萬物為“無”,就是真諦。

第二,“有”即是“無”。說“萬物皆有”和說“萬物皆無”都是俗諦。隻有當人認識到,“事物非有非無”,這才是真諦。

第三層次上,說事物非有非無,這乃是沒有偏頗的看法,又隻不過是俗諦;真諦是指:事物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中道既不是“偏頗”,又不是“不偏頗”。

當一切都被否定,包括否定先前的否定時,人便會發現自己處於莊子哲學中的那種境界:一切都被忘記,包括“忘記一切”這一點也已忘記。這便是莊子所說的“坐忘”,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涅槃”。我們不能問這一派佛家:你所說的“涅槃”究竟是什麽意思?因為按照三論宗的理論,人到了第三層真諦時,便什麽都無可言說了。

 

僧肇的哲學

五世紀中國佛教三論宗出了一位大師即鳩摩羅什,他本是印度人,但出生於安息國(在今日中國的新疆)。在他的弟子中,有些十分傑出,成為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本章隻舉其中兩位:僧肇和道生。

僧肇(公元三八四至四一四年)出生於長安附近。他本來研讀老莊,後來成為鳩摩羅什弟子。其理論匯集在《肇論》。

從事物時刻在變來說,我們隻見有變,不見有恒;然而就每一刹那來說,在那一刹那,事物和時間是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以說,有恒常而無變化。

事物是“有而恒常”與說事物是“無而恒變”都是“俗諦”。說事物既非有,又非無,既非恒常又非恒變,則是高一層的真諦。

僧肇還在《般若無知論》裏對二諦論的最高層次——第三層次——補充闡述。“般若”(梵文作“Prajna”)的含義是“佛的智慧”,“般若無知論”的意思是說:佛的智慧並非知識。般若可以勉強解釋為“聖智”,它其實並不是知識。人們通常所說對於事物的知識是舉出事物的一項品質,以此作為知識的對象。“聖智”則是指:懂得何謂“無”,而且知道“無”超乎形象,沒有任何特性,因此它不可能成為知識的對象。要懂得“無”,隻有與“無”一體,這便是“涅槃”。“涅槃”和“般若”是一而二又二而一的。因此,進入第三層次的真諦時,人隻能緘默,什麽也無法說。

 

道生的哲學

道生(公元三七四?至四三四年)是河北巨鹿人,寓居彭城(今江蘇省北部)。他以知識淵博、聰穎過人、能言善辯聞名於時。據說,當他講經時,甚至頑石也不禁點頭。

道生的理論之一:“善不受報”論,原文現已佚失。總的意思是從形而上學進一步發揮道家“無為”和“無心”的思想。“無為”的字麵含義是“無所作為”,但它的真正含義是“無心”而行。一個人順其自然地行事,不因人、因時、因地而厚此薄彼,先此後彼或有為有不為,這就是無為。一個人如果“無為”“無心”,他的人生就無求、無待,而不在於他從事了這項或那項活動。按佛家的看法,人有求就有所執著,於是就有“業”,有“業”就有“報應”。因此,人若“無求”“無執著”,他的“業”就不招致“果報”

道生的另一項理論是“頓悟成佛”義。學佛和修行隻是成佛的預備,僅靠這樣的漸進積累遠不足以成佛。成佛還要有一個突變的心靈經驗,使人跳過深淵,由此岸到達彼岸,在一瞬間完全成佛。人在跳越深淵時,也可能跳不過去,結果還是留在此岸,在此岸和彼岸之間,並無其他中間步驟。

頓悟論的立論依據是:成佛在於與“無”成為一體,或者可以說,和“宇宙心”(Universal mind)成為一體。“無”既超乎形體,便不是“物”;既不是“物”,便不能分割成多少塊。因此,人不能今天與這塊“無”合一,明天與那塊“無”合一。

道生的另一項理論主張是:“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法華經疏》)這是說,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或說都有梵心,而不自知。這種“無明”(梵文“Avidya”)是人被縛在生死輪回之中的緣由。

道生說:“言到彼岸: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未到,方是真到。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他還說:“若見佛者,未見佛也;不見有佛,乃為見佛耳。”這大概也就是道生所主張的另一項理論,即“佛無淨土”論,認為佛的世界就在現實世界之中。

道生的另一項理論見解是認為,“一闡提人(不信因果報應,斷絕善根,極惡之人),皆得成佛”。這是前述“一切有情都有佛性”的自然結論。

“宇宙心”是印度佛教對中國哲學的一大貢獻。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中國哲學隻講“人心”,卻沒有“宇宙心”。道家所講的“道”,按老子給它的解釋,說它“玄而又玄”,它還不成為宇宙之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