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什刹海(三):什刹海的風味
說我們長在什刹海的孩子是喝什刹海的風長大的應該沒錯,四合院和四合院裏的老房子沒有不透風的,誰家吵架,誰家出事兒,誰家吃什麽都不是秘密。所有的滋味都在風裏。
電視劇中《什刹海》的男主人公莊老爺子是京城名廚,他家人掛在嘴邊的都是什麽滿漢全席,人民大會堂國宴上的百鳥朝鳳等等。其實細究起來,這是電視劇的一個漏洞。那莊老爺子七十多歲,他18歲的時候做滿漢全席,也就是五十多年前的中國60年代,那時候三年困難時期,誰家吃得起滿漢全席?連中南海估計都沒有。
(劇照:莊家菜百鳥朝鳳)
我長大的70年代吃的東西都是憑票兒的,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北京除了米麵油糖魚肉雞蛋等限製以外,冬季的大白菜也是按人頭發票兒的,另外憑票分配的還有白薯/紅薯。
冬儲大白菜在北京是件大事兒,那時好像每年的份額人頭10斤或15斤不等。我父母是軍隊戶口不算,我家和姑姑家都加起來有8口人,一次分派下來也差不多有100斤大白菜左右。大白菜按質量分三級,每級也是定量購買的,沒得挑。當時是由煙袋斜街的合作社分的,按片去交錢領票,然後排隊等著分。分到一堆,你自己慢慢往家搬。100斤大白菜怎麽也有30-40顆?我們家白天就是奶奶、大姨兩個小腳老太太和我們三個小孩,這些菜搬回家真挺費勁的。如果等晚上上班的青壯年回家搬的話就得有人看著,猴冷的天誰願意在外麵站一天?所以那時候儲存大白菜真是力氣活!白菜搬回家儲存也是麻煩,不能太熱燒了心,也不能凍。我家的堆放在北屋的屋簷下,用棉被蓋上,最差的三級菜用來泡上一大缸酸菜過冬。那時每年還分配一次紅薯,發紅薯和發白菜的程序是一樣的,隻是量少,跑兩趟就夠了。
大白菜沒有可真是過不了冬,那個年代除了白菜,冬天能吃的菜也就是蘿卜、土豆什麽的,豆腐有賣但是要花糧票。北方白菜的做法挺多的,除了煮湯、燉肉的時候放菜葉以外,白菜幫子用途更多,可以炒絲、炒片、炒丁,醋溜、涼拌,做餡兒,另外還用來做酸菜,泡菜,醃辣白菜等等,所以要問什刹海的風什麽味?其他季節先不說,冬天肯定是大白菜味兒。
夏天就是西瓜味兒了,便宜解暑,天天都吃,一次買上一兩個放在水盆裏拔著。
70年代的北京雖然窮,但是北京人對節氣還是很講究的,到什麽時節吃什麽東西。過年包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立春烙春餅我都寫過博客,另外端午要包粽子,中秋打月餅也都是必須的。既便有些東西城裏買不到,非法也要買。比如: 端午節包粽子的粽葉,綁粽子的馬蓮草都要從小販兒手上買。
據說文革前,胡同裏的小販特多,吆喝聲兒四季不斷:磨剪子磨刀,鋦盆子鋦碗兒、拾掇家具的,賣各種小吃兒和雜貨的。北大的侯仁之教授因此曾稱讚:什刹海是京城最富人民性的市井寶地”。 文革開始後不讓這些手藝人和走街串巷的小販來了。我見過來家裏鋦鍋的、緊藤椅的,賣江米粽葉的都是偷偷來,幹完活悄悄走。但既便冒著風險,北京人過節的吃食上還是不能含糊的。
我家因為父母都在部隊住、吃食堂,省下不少糧票油票可以填補家裏,部隊發的糧票兒是全國通用的,換東西比較好使。奶奶是非常好客的人,我媽家的親戚來北京都住在我家。那個時代家裏來了外人東西就真的不夠吃,所以奶奶有時候會從非法的小商販兒手上換些糧食。
中午和晚飯的時候,胡同裏到處飄著飯香,無論是炸醬味兒還是大蔥、大蒜味兒都特別誘人。
在北方的飲食中麵食花樣多,以此彌補青菜的不足。我家大姨和奶奶的麵食都做得非常地道,以前我說過,大姨烙的餅天下第一,無論是蔥油餅、糖餅還是肉餅,都是我吃到過最好的;我奶奶會烙一揭14層的春餅,我家的餃子,饅頭,花卷,棗糕,發糕,手擀麵也都是一流的。
不知道大人們是不是頓頓吃得飽,反正我們孩子長大該算是不缺吃少穿的,除了飯菜,糖果、點心也不缺,爸爸一年兩次還會從遠郊用部隊的車子拉回一些新鮮的蘋果和雪花梨,所以水果也有得吃。但也僅此而已,像電視劇裏演的那種講究是絕對談不上的,不說別的,就莊家中秋節那一大桌菜,我是從沒見過的。
別說做一大桌了,鄰家有的孩子飯都吃不飽的。文革初期我家的東屋分給了一家姓馬的。馬家兩口子有四個孩子,日子過得挺緊吧。我就親眼看到馬家的大女兒到我家偷吃的東西,被她爸爸胖揍了一頓,嚇得我覺得是自己做了壞事兒。
真正的老北京滿族我接觸的並不多,電視劇中莊老爺子娶了個格格,吃的方麵講究多些也情有可原。據說我爺爺當年算是挺好吃的,常下館子。鼓樓大街上的馬凱餐廳和銀錠橋頭的烤肉季他都常帶表哥們去。我和兩個妹妹都不吃羊肉,烤肉季是清真,我們吃不來。姑姑家比較愛吃,有時候去烤肉季買個它似蜜或者黃燜牛肉給午飯加菜。
烤肉季大概是70年代什刹海邊上最有名的餐館了,過去烤肉在樓上,樓下是賣早點和小吃的。有地道的北京小吃:油餅、油條、焦圈兒、糖耳朵、豆汁兒、豆漿、炸糕什麽的都有。
烤肉季的旁邊是個糧店,我們買糧食、切麵都去哪兒。1975年烤肉季著了一場大火,旁邊的糧店也一塊兒燒了。
(圖:河右側就是烤肉季)
那天晚上我們都在河對岸觀火,看著救火的人從糧店往外搬糧食。好像因為街道太窄,消防車不能及時通過,消防員把管子接到冰河裏取水滅火。我不記得在那裏呆了多久,隻記得火燒得越來越旺,站在河對麵都能感到臉被烤的發燙。第二天早上大姨說我一晚上夢裏都在喊救火,一定是嚇到了。那以後烤肉季樓上好多年都沒有開門兒,再一次進去是九十年代末,我回國帶AL去吃了一次。
現在銀錠橋那一帶開了好多餐廳酒吧,電視劇中莊老爺子要盤下來那家慶雲樓說是挺有名的,我沒聽說過,但確有此店。而裏麵演到的會賢堂是一間著名的老字號。
(上圖:電視劇什刹海劇照)
(上圖:會賢堂原址)
會賢堂原來位置在現在的前海北河沿兒18號,70年代這個餐廳已不存在,那個院子是音樂學院的宿舍,一個兩層樓的大雜院,我小學有四個同班同學都住在裏麵。其中有我的閨蜜小雪,她人現在住西雅圖,父親曾是音樂學院的音樂學教授。小雪曾經寫過一段兒會賢堂的往事:
會賢堂始建於1875年大清光緒元年, 原為禮部侍郎斌儒的私家住宅 ,1890年由山東濟南府人改建為會賢堂飯莊, 是京城最著名的八大飯莊之一。
當時 門口兒的馬頭牆上掛有 會賢堂飯莊銅牌, 大門門簪上鐫刻“ 群賢畢至 “四個大字。五四 運動後很多著名知識分子在此探討新文化運動、 很多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在此演出(後院有大戲台。 77盧溝橋事變後為滿洲國住北平辦事處, 日本投降後 被國民黨政府沒收,1947年 輔仁大學購買產權 改為校友樓,1949年後成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教職工宿舍 又稱三院宿舍。(by 小雪)。
因為小雪和其他同學的關係,我常去這個院子裏玩兒,那裏有四十多戶人家。那時候我小,不懂得厲害,後來聽小雪一抖摟,才知道當時院兒裏和我擦肩而過的那些男男女女全是中國鼎鼎有名的藝術家,是個真正的“會賢堂“。。。
(待續,什刹海的人)
現在好了,物資流通,東西南北啥都有。
我最喜歡北京的餡餅。我所在的大學食堂曾經列為北京市高校第一名,麵食做得非常好。我不吃米飯,換著吃麵食。
今年春節的時候我買了半顆大白菜花了5刀,估計這價錢那時夠一家人吃一冬天白菜的:-)
茯苓夾餅北京人都愛吃,可我不喜歡吃,不知道為什麽。仿膳的東西現在做的真不如以前好,大概我們不缺嘴,所以不像以前覺得什麽都好吃。
我在文章裏發現了一個特有意思的詞兒“胖揍”。我表弟打小就經常被我姨胖揍,這兩個字生動形象,絕對是中文詞匯裏的精品。
由搬大白菜,還想起了那個時代的換煤氣罐,,
不過我和王妃,領導一樣,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冬天實在是沒啥吃的,白菜還要拍大隊買:)
上次回去,在酒店吃了不少北京小吃,早飯有個櫃台就是專門吃油餅、油條、焦圈兒、糖耳朵、豆汁兒、豆漿、炸糕的。
我記事也七十年代, 那是我們弄堂裏小販也常見,磨剪子磨刀,鋦盆子鋦碗兒、拾掇家具的,賣各種小吃兒和雜貨的,哈哈,還有爆米花的。
你別說,不寫文兒也想不起來這些往事,一下筆就記起來了。我還有我妹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