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什刹海(二)---什刹海的一年四季
我的第一篇什刹海貼出以後,網友茶仙兒問我什刹海相對北海公園是個什麽位置。什刹海指北海公園以北的一片水麵,元代名“海子“ 。因為周圍有十座寺廟,故早年也作“十刹海”。後來水麵縮小,逐漸形成 西海(積水潭) 、 後海 、 前海 三海相通的水道,為今日的什刹海。
什刹海四季如畫不是吹的,70年代的北京還是靠水吃水的時代,所以我的童年、少年歲月基本上就是圍著前後海的河沿兒轉。
和電視劇《什刹海》中的畫麵一樣,前海和後海的河沿兒和民居院落之間都有一條馬路,馬路兩邊種著楊樹和柳樹。春天柳樹抽條、楊樹發芽的時候,剛剛化開的河水清淩淩的,風中的柳梢倒映在水麵,就像是春姑娘在河裏洗頭發。清新的春意蕩漾在胡同裏跳皮筋的女孩子們清脆的歌謠聲中:
柳條青,柳條彎
柳條垂在小河邊
折隻柳條做柳哨
吹支小曲上青天
春天的柳枝最適合做柳哨,我也試過。把柳枝的綠皮兒轉圈兒切開一寸多長的段兒,慢慢用手指撚,直到樹皮和樹芯分離,再一點點把中間的樹芯抽出來,柳枝皮就成了空心的柳哨,一頭放在唇間吹響。我大概吹響過,但是不成曲調。
現在覺得開春兒的柳絮挺煩人的,可小時候不覺得,好像漫天飛著的蒲公英,小孩兒都追著跑,常常排的好好的路隊就那麽跑散了。
《什刹海》電視劇中莊老爺子和他的三位老夥計(老朋友)每天早上到河邊兒遛鳥、打拳,鍛煉,老北京給人的印象是喜歡養鴿子,聽鴿子哨,但是70年代這些都沒有。那時城區不能養鳥,老人吃完飯出去遛個彎兒,路口下下棋,河邊上打打拳還是可以的,河岸邊也常有釣魚的人。
北京春天短的很,記得那時迫不及待的想脫下厚厚的棉襖、棉褲,爽爽地跳幾場猴皮筋兒,可是奶奶偏說春捂秋凍,結果冬裝換下來沒幾天就到了夏天。
夏天很熱,也沒有電視,晚上吃完晚飯幾乎家家戶戶的大人都端個小板凳,拿著蒲扇帶孩子到河邊兒去乘涼。電視劇中看現在的河邊都是白色的大理石欄杆,我小時候是綠色的鐵柵欄,一米多高,每隔兩三米有個石樁。河邊上確實比院子裏涼快,有風,扇子拿著主要是扇蚊子的。
(網圖:前海北沿和鍾鼓樓)
天熱的時候去河裏遊泳的也有,後海我隻遊過一次,上來後身上又腥又臭,清水衝幾遍都去不了味兒,以後就不再去遊了,都去遊泳場。一般大人也不讓孩子自己下河,水挺深的,每年都有人被淹死。那時文革正盛,也不排除有人跳河自殺。作家老舍原來就住後海,他是跳太平湖自殺的。要是河裏有人淹死,打撈上來就放在岸邊蓋個席子等車來拉。我記得上小學的路上碰到過兩次,遠遠見到圍觀的,男生們就喊“看死人去“跑了,到學校時路隊隻剩下一半的人。
我膽子小,這種事從來都是躲著。高一的時候一天放學走過銀錠橋頭,看到一堆人往後海那邊指指點點,我就好奇了那麽一次,看到水中一個死嬰,嚇得撒丫子就跑,到家時我的臉比那死嬰還綠,半個多月不敢自己過橋,至今還做噩夢。
夏天午睡時間長,回家吃完午飯就等著賣冰棍的大媽吆喝:冰棍兒3分,5分。。。然後跑到胡同裏三姐妹每人買根3分的小豆或紅果冰棍吃,回來躺下聽著奶奶話匣子裏的小說連載睡上一覺。
人們都說北京最好的季節是秋天。鬱達夫先生曾在《北京的四季》中寫道:“(北京)冬季有戶外呼嘯的北風和室內堪戀的溫軟,春天有城廂內外“洪水似的新綠”,夏日有葡萄架下藤花陰處的冰茶雪藕、盲人鼓詞和柳上蟬鳴,而秋天則更是一部“百讀不厭的奇書”。尤其是京郊那草木搖落金風肅殺之感,真能讓人感動至極而涕零。。。“ 按理說是這樣的,澳洲朋友問我什麽時候去北京最好,我也總是推薦秋天。
但是,在我的童年記憶裏的秋天並沒什麽特別,暑假結束,新學年開始,讀書的大忙季節。唯一想說的是我們小時候秋天有個特別的玩意兒就是“拔根兒“。
什刹海春天看柳,秋天踏楊,楊樹的落葉鋪滿了河沿兒的小路。我們放學後會跑去撿最大的樹葉子,揪下最粗的葉子梗,然後把葉子梗放到鞋殼裏,踩在腳板兒下捂著,直到梗變熟,像皮子一樣勁道,就可以拿去和別人的梗比試,看誰的最結實、最後被拉斷。
什刹海的四季我印象最深的實際上還是冬天。冬天好玩兒的事兒挺多的:放寒假,過春節都是小孩子喜歡的,另外還可以去河上滑冰車,看窖冰,去冰場溜冰;下雪天堆雪人、打雪仗,掃雪什麽的,很多事情可以做。
上篇的評論中很多網友提到他們喜歡什刹海冰場。我覺得70年代中期的什刹海冰場就相當於後來的交際舞廳,歌廳和現在的酒吧,是個時尚,炫酷的夜生活場所。專業滑冰的也有,但是很少,白天這裏是什刹海體校的滑冰練習場,人家晚上不來湊熱鬧。去的最多的是十七八歲到二十五六歲這個年齡段兒的年輕人。那時候高中沒有完全恢複,許多年輕人初中畢業就輟學了,又不去插隊,沒正經工作就在社會上亂混,比如我小表哥;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插隊或從建設兵團逃回來的,比如賀表哥。我和妹妹那時都上小學,去冰場由小表哥和他們的朋友帶著。姑姑怕他們鬧事兒,所以一定要帶上我們幾個 “拖油瓶”才行。而沒有他們幾個大小夥子,我們也是萬萬不敢去那種地方的,就是去也買不到票。冰場門口買票基本上是“搶劫”的陣勢,不知道多少人沒進門兒腦袋就被冰鞋開了花。
好像在墨爾本進夜總會,去冰場也有約定俗成的著裝:軍裝、軍褲、軍大敞,棉軍帽;你要是有將校呢的軍大衣和羊剪絨的軍帽就更狂了;女的時興戴紅白黑相間的拉毛圍巾。沒有這些行頭的人就不要和人叫板,有這身行頭不敢玩兒命的也不要太炫,否則行頭可能被人搶了,人也可能被“花”了。再有就是沒底氣的人千萬不要帶美女去冰場,更不要去“拍婆子” (和美女搭訕),否則很有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帶去的美女被人拍走,或者你自己躺著出來。
(網圖:70年代冰場入口)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劇照,冰場的頑主時尚)
我們那時候每周可能會去冰場滑一次冰,雖然滑的不怎麽樣,但是唯一晚上可以出去的娛樂,所以上高中以前每年冬天都去的,大一點就不跟哥哥而是跟朋友一起去了。改革開放以後,北京的夜生活豐富起來,冰場也就不再時尚。
冬天什刹海整個都封凍起來,冰厚非三尺也有二,看似到處都可以滑冰,但實際不然。冰場每天要打掃和潑冰,所以冰麵平滑,其他地方我們叫野冰,表麵凹凸不平,還有人鑿冰釣魚留下的大坑小洞,不安全。加上後海每年冬天會窖冰,把冰麵切開,用傳送帶把切成方形的冰塊運到岸上裝車拉去做工業冷藏用。我以前寫過有一年冬天和同學小慧帶小妹穿冰過後海,結果小妹一腳邁進了冰窟窿。。。
(網圖:窖冰)
看電視劇《什刹海》,我覺得那裏麵的年輕人現在的生活還沒有我們那個時候有趣,每天除了吃吃喝喝,泡吧,聽音樂,就是追小鮮肉。70年代和現在的生活差距非常大,生活水平無法相比,但是我們活得真實,簡單,快樂。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說:什刹海那個地方是“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所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雖說老舍的人生也並非安適,什刹海的水裏流淌著快樂,也流淌著悲傷,但無論如何,那裏是我生命的搖籃。
(待續:什刹海的風味和風土人情)
周末快樂!
東四一帶是東城區,西城為官,東城為商,也就是說東城的商戶多,所以你不覺得有古跡。其實東四隆福寺一帶的小吃,王府井一帶的商街,還有那邊的胡同都是曆史古跡。
我那時候認為他們就是一水兒的小流氓,街頭見了這樣子打扮的人都繞著走。但是時尚是另一回事,那時一個時代的象征,我覺得不是向往權勢,就是趕時髦。
那會兒,還是小孩兒的王妃還不知道愁是啥滋味,即使有,轉頭玩兒也就忘記了,到也有個快樂實在的童年。
我也拔過根,還玩過敲杆,就是把一截10公分左右的木頭兩頭削尖,放地上,手裏拿一個小木板,敲那地上的木頭,一頭被翹起後,趕緊用木板抽打它,看誰抽得遠,男孩子玩這個多。還有彈球,粘蜻蜓、雞鳥……
我80年代在東四親戚家住過。如果沒有古跡,感覺跟農村小鎮差不多。我喜歡古跡,每次去北京一定去,去找感覺。日本的古跡保存得非常好,而且都不大雷同。京城的看多了有點疲倦。
還有一點是我個人感覺,人太多將什麽都破壞了,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