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81)
2020 (59)
上篇推薦了未被評上米其林星星的聚德樓,那確實是我覺得這次回去吃到最有特色的一家,京菜風味,宮廷氣勢,物美價廉。另外還有兩家上了米其林餐盤名單的餐館這次也湊巧去吃過,一家是四季民福東四十條店,另一家是上素菜館兒功德林。
四季民福是近年崛起的京菜名店,以烤鴨最為著名。我們那天去是給母親做壽,七大姑八大姨來了十幾位。我家姐妹做東,小妹事先調來了菜單,按母親和親友的口味訂下了主菜,包括兩隻烤鴨,還有蜜汁酥皮蝦、古法燉鱖魚、幹燒四寶、醬爆桃仁雞丁、沙鍋豆腐、菜心豆腐粉絲鴨骨湯等,另外還有半打涼菜,如:高山菜心拌蜇皮、堅果橄欖油拌時蔬、巧拌豆苗,加上長壽麵,點心,一桌人當晚吃得飽飽的。
吃飽是我的美食標準。以前說過我對吃沒有感覺,在我的概念裏,食品分為能吃的和不能吃的兩類,能吃的一類裏分成我愛吃的和不愛吃的兩類。四季民福的東西都屬於我愛吃的---餐館範兒的家常菜。如果細分一下,我那天覺得最好的是烤鴨和砂鍋豆腐。
四季民福的烤鴨是有名的好,也是明爐烤鴨,和大董的做法相仿,以吃皮為最,吃肉其次。上來的時候也是先上皮再上肉。這裏吃的烤鴨的皮實際上隻是鴨肚子上那片肥得帶油的部分,考出來色澤金黃,切成很勻稱的薄片,講究的是沾著白糖吃,香脆不膩。鴨肉和其他家的吃法一樣,一兩片切好的鴨肉沾上麵醬,和蔥絲,黃瓜條及別的菜條一起卷在鴨餅裏。喜歡全聚德烤鴨的人可能會覺得大董和四季民福這種烤鴨的吃法不夠香膩過癮,但是我喜歡這種吃法的素淨含蓄,口感更清爽些。我前幾年裏吃過兩次大董烤鴨,兩次全聚德,感覺記憶告訴我大董的烤鴨比全聚德的好吃,四季民福和大董的品質相當,但價格上還要實惠一點。
四季民福做的砂鍋豆腐非常合我口味,湯料的美味,豆腐和菜的口感都恰倒好處,不生不爛,湯菜豆腐一體,濃淡適宜。我出門吃中餐每次都會點個豆腐,可是澳洲餐館裏嫩豆腐的做法有限,除了麻婆豆腐也就沒什麽了,其他的都是煎過的豆腐。這種品相的砂鍋豆腐也就回到北京才能吃到,而能喚醒我舊時記憶的也不多,這家算是一個。就說砂鍋裏的蝦仁味道,一般餐廳常常不是因為放太多了腥鹹,就是放少了嚐不到,難得可口。
其他的菜也都不差,我媽最喜歡他們做的大蝦,二妹對幹燒四寶很滿意,魚上來的晚了點兒,大家都吃不下了,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湯也好,點心也好,都在美食範疇。後來這家上了米其林餐盤名單不足為奇。
還要推薦的一家是上海素菜館兒功德林。功德林這個名字聽上去沒啥意思,可是北京卻有兩個叫功德林的地方。一個是德勝門外的功德林監獄,新中國成立後,功德林監獄成為北京戰犯管理處。有趣的是11月初我剛到北京的時候,電視上正好在放一個電視劇《特赦1959》,講述最高人民法院於1959年特赦高級戰犯特赦的過程,那些戰犯中有赫赫有名的國民黨將領杜聿明、黃維等人,他們就關在功德林。
這家1922年建於上海的素菜館功德林與那家監獄並無關聯,但重名重姓。北京功德林飯莊於1984年開業,匾額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題,就坐落在前門樓子底下,現在仍是老地界,老店,老擺設,老菜式。
這家店名傳百年是因為其選料獨特,以三菇六耳,新鮮蔬菜,食用菌類,豆類為主,模仿肉和海鮮的味道卻不沾葷腥。自落腳北京以後,更是結合了北方人的口味,獨樹一幟。比如那天我們點的一個素羊肉烤串兒,估計就是原來上海沒有的一道菜。 除此以外我們還點了功德林的招牌菜天竺素齋、羅漢素齋、如意紫鮑、白果蘆薈和素菜包子,我最喜歡的還是包子,味道鮮美不膩,恨不能一個人吃上一蒸屜。
這次要不是米其林星星榜的撩撥,我恐怕也不會花這麽多篇幅寫北京的吃,畢竟我不在行。不過現在退休悠閑了,常常會覺得吃真是一門學問,特別是和我家老二一起吃,不得不說我的道行實在差了不止一點兒。比如老三推薦的小吊梨湯,也是京味餐館兒,很火,我和老三都覺得不錯了,便宜,環境也舒適,但是老二偏說差,後來吃過聚德樓我懂了,不在一個檔次。唉,慢慢學吧!
來為全聚德捧個場吧,老字號 有曆史 實惠 味道也不錯呢!
能吃上就算口福啦!
北京功德林去過,感覺做得中規中矩。
以後有機會的話,循著王妃的建議再試試。謝謝王妃介紹。
北京烤鴨的後起之秀都好過了老字號,很多老字號隻剩下名字,其他的都沒有了。
京城的文化曆史應該算是在全國首屈一指了(有些地方主義請原諒,那是我長大的地方),沒有其它地方可以與京城相提並論,喜歡聽京腔京韻。王妃的文,喚起了我很多兒時的記憶。
我也比較喜歡大董一點,比較不油膩。
原來寫過一篇全聚德,便宜坊和大董比較的,四季民福回頭去試試。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1805/25182/17227.html
功德林今年會帶女兒去,整天吃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