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
居住的小城位於亞特蘭大以南三十幾英裏,離女兒和機場距離較近。其周邊的曆史小城不同,小城年青成立於 1959 年。它最具魅力的是根據豐富的自然地理條件為居民設計了最理想的住宅區、商業區和社區服務。它的總體社區規劃模式屢獲全國最適宜居小城設計殊榮,為全國最成功的規劃社區。小城隻有66平方公裏,名付其實的“森林城”,社區多視街道,不見房,主要街道不見城(商業區)。住宅多位於叢林中,林冠下。住宅區間分布於林帶之間。
街道兩旁綠樹成蔭的櫻花,玉蘭、槭等樹,春、秋季特美。
小城最有名氣的是“高爾夫車城”,是美國唯一(沒有之一)的高爾夫車融入社區居民生活的小城。城裏所有住宅小區,商業中心、醫院、公共設施都聯接高爾夫車道(長達160公裏),到處可見。家家車庫裏都有高爾夫車,開高爾夫車上街,上商店,看醫生,上公園,接送孩子上學,高中生開高爾夫車上學,娛樂等。
高爾夫車道也用於徙步,跑步,自行車等運動,多在林蔭下,維護得非常好,有自己的Google Golf map。此外,車道與主街分開由天橋、遂洞連接小城內的每一角落,可謂四通八達。開高爾夫車相對安全、方便、既環保如同逛公園,又省汽油錢。
入鄉隨俗,我們搬進新居不久後即添置了一輛高爾夫車,以其代汽車,取名“Fire Ball”。女兒說沒想到我們買了這顏色的。我們說,“這是紅紅火火,夕陽紅啦”。
小城有三個大湖,沿湖叢林要麽是民居,要麽是公園等公共場所。一年四季特別是春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紛紛地來到沿湖高爾夫車小道享受自然風光。每年十一月舉行一次劃龍船活動。
上麵已提到商業中心與住宅區相鄰。我們家附近就有南、北兩購物商業中心,都約三英裏距離,開車5-6分鍾,高爾夫車約十來分鍾。中心不僅有我們在南佛州習慣的日常各類購物商店,且質量、種類、價格都比南佛州好。喬州特有的購物店,如Kroger有各種各樣的魚類:野生三文魚、Pacific cod 大西洋鱈魚 , Ocean perch 海鱸魚 ,Yellow fin tuna 黃鰭金槍魚等。離家30分鍾車程有一很大規模的朝鮮店,貨多(溫帶、亞熱帶的蔬菜水果都有)、新鮮幹淨、價格便宜(南佛州沒有這種質量的店),營業40年了。如鮮山藥比南佛州便宜一半。還有一點值得提,兩年看房時就知道家西邊三英裏有Costco, 很高興。可居住後發現小城超市的食品、水果的品種、質量、價格都比Costco 好,所以我們現在越來越遠離Costco了。
小城的各種醫療設施、管理、醫生種類、數量、質量都不錯,特別是我們所需要的醫生們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行醫經驗。在南佛州近三十年,沒見過幾個醫生有那樣的專業閱曆。另外,小城多數醫生都屬於Piedmont Hospital 醫療係統,看病負責,態度好,都寫Visit summary。Piedmont Hospital 的online service 非常好用,信息集中、及時。這些都是南佛州,特別是棕櫚灘無法相比。
小城人口約五萬,結構多元化,很多Delta航空公司的職工及亞特蘭大城內各大公司職工。家庭平均年收入十萬以上。小城學校好,各項社區活動豐富。
小區
我們小區位於小城西北邊,為主要宅區之一。小區的汽車道、高爾夫道及行道街樹是小城的主要明信片之一。
小區的Club House 及戶外娛樂設施也不錯,我們充分利用。
房本身
其它
很滿意建房公司交房後的服務如維修,有專門部門負責一年內的維修與年度再檢查。
有朋友與讀者問佛州無州稅,退休人員應住那裏更好。而喬州有州稅,這影響你們生活費用嗎?我們決定搬遷前粗略了解了喬州州稅及其它關情況,做好了交州稅的準備,同時認為隻要總費用與南佛州差不多就不會影響我們的開支。住了一年多後發現實際費用比南佛州便宜。看看幾個大的方麵吧。首先州稅,因上月才首次報了喬州稅,記憶猶新。喬州對65歲以上的老人有7萬7千刀收入免稅。計算也簡單,直接用聯邦稅表上的總收入減去7萬7千,剩餘的按5.39%計算交稅。假如65歲以上老人年收入十萬,那麽州稅約為1千3百左右。
雖多了這一千多元的州稅,但喬州的其它費用比南佛州卻是低了不少。如房產稅property tax,價這兩三年佛州漲得特快,特別是新買房的。如買我們房的年青人要交8千多,基本上比我們以前增了一倍多。喬州的房地產稅總的比佛州低,多數縣都對65歲以上的老人按收入或半免,或全免。為此,我們交的州稅與降低的房產稅基本上抵消了。
再看房保險費,佛州近幾年飛漲,相對喬州則較穩定。我們佛州房的保險比現在喬州的新房保險高出3倍多。 其它如車保險、醫療保險、HOA費、房價等佛州都比喬州高很多,連停房車的價格都比喬州高一倍多。總之,我們住了一年多,總的費用(加上州稅)比住佛州時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不少。所以,判斷一個地方的生活消費不能隻看有無州稅,而應根據個人情況做一粗略估計。
我們正在適應的冬季氣候。在高溫高濕的南佛州生活了近三十年,對於喬州冬季低氣溫,特別是空氣幹燥比較敏感,采取了一些辦法,還得慢慢習慣。
最後,長距離搬遷辛苦,不容易,是一項大工程,一定要方方麵麵想清楚,認真做好功課後才下決心。整個搬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需要仔細安排、組織、計劃,充分討論,取得共識,相互理解,取長補短,各自發揮特長才能一切順利。
(本係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