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

散文, 小說, 詩詞, 美術, 書法。 無拘無束兮如行雲,連綿不絕兮若流水。
正文

六 欲語淚先,物是人非事事休

(2018-09-04 19:32:05) 下一個

成瑞登基不久,寧田國君幽王及家人臣子幾十人到達邘都。原來幽王胞弟熙常謀反,將幽王一家趕出家門,幽王逃得性命,請求大成庇護,出兵幫他奪回王位。

這一日早朝,成瑞問諸臣如何應對。

大將軍張佑主張出兵,“那熙常聯合東夷十四國,時常騷擾我大成邊境,屠我大成臣民,劫我大成商隊,越加猖狂。如果我大成助幽王複位,可趁機收服東夷十四國,同時可告誡其他國家,順我大成者昌,逆我大成者亡。”

成瑞點頭,“丞相以為呢?”

見丞相王璨閉眼瞌睡,便轉向安境,“寧侯以為如何?”

安境讚同,“張大將軍所言極是,臣以為此役事關重大,當周密計劃謹慎對待,隻能勝,不能敗。”

成瑞大喜,“好,既然大將軍和安侯都說該出兵,那就請大將軍掛帥,安侯為輔,皇子成功和成績協理。五日內提交攻戰策略交大司馬審批。成功,成績,你們倆和張蒙,安穩負責安頓寧田君臣,不得怠慢。這次幽王帶著重臣來邘都,你們正好勘查國情,有助出征。”

各人領命下去,各行其事。

 

皇長子成功自幼深得祖父先皇和成瑞喜愛,雖然尚未立為儲君,京城上下都知道將來這大位一定是他的。成功生得一表人材,高個子,白麵皮,無須,一雙鳳眼,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素有京城第一美男子之稱,加上儀態優雅高貴,同輩中威望甚高,朝中老臣們也頗有讚譽。

張蒙是大將軍張佑和平宜公主的長子,隻小成功六天,兩人自小玩在一起,形影不離。張蒙生來體弱,不能像成功一般文武雙全,人又極聰明,有時候看成功馬上彎弓馬下舞劍,不免暗自神傷。成功倒是事事都照看他。成瑞也記得派給成功的差事必然點上張蒙的名字。

成績是菱妃所出,本性懦弱,成瑞有意讓成功多提攜他,故此今日點了他的名。

安穩是寧侯安境的世子,官至車騎校尉,雖然年輕,卻為人沉穩,行事妥當,深得成瑞喜愛,此番差他輔佐成功,放心諸事自然安排穩妥。

主持司徒司的安侯理當是主管調集糧草一事,餘下兩軍對陣之策則全交由張佑帶著四個年輕人去商議。

成功自幼會騎馬時起,就常常隨皇祖出巡,很小就隨朝議政,對軍事也頗為熟悉,現在又有皇帝著意培養。與成瑞的謙和溫柔不同,成功自小就野心勃勃,常以齊桓公為楷模,要稱霸天下。如今有了親臨戰場的機會,正要大顯身手,兩天後就拿著作戰策略和張佑商議。

張佑看了,大讚成功雄才,略略修改一二,便遞交大司馬屠海複審,屠侍郎無異議,呈皇帝批閱。

誰知第二天早朝,司馬司屠海就陳請增兵西域重鎮濮州。西域境外西狄諸國覬覦中原富足,常常聯兵騷擾奪城掠地。濮州昨夜有加急奏本,請求邘都援兵。

成瑞沉吟,他最不願意看到這種兩邊交戰的局勢,便問有無議和良策。禦前侍郎柳建提議用聯姻和親,宗伯司佐侍郎卓元浩則提議送質子可解當務之急。

成瑞點頭,問還有無其他建議,如果沒有,和親與人質,哪個更妥?

安境咳了一聲,“陛下,老臣以為都不妥,一味求和是示弱,大成應趁此時機,徹底滅了西狄的野心,以保西域長期穩定。以大成目前的國力,同西狄武力較量當不是問題。”

成瑞問,“難道安侯要推後協助寧田幽王複國?”

安境回答,“非也,幽王要幫,西狄要打。依臣看來,東夷十四國如一盤散沙,國國之間不信任,相互爭戰多年,不怕他們會結盟,各個擊破,易如反掌。沒有了這東夷十四國的屏障,寧田一偏域蠻國,尚無實力與大成抗衡,熙常叛亂,立足不穩,恐怕難以持久抵擋。何況,我們並非要滅了寧田,隻不過要助幽王複位而已。這東部作戰當是速戰速決。這個西狄嚒,”安境頓了頓,說出大家的擔心,“西狄人曆來好戰,野蠻凶猛,要想戰勝,需要精兵良將。”話音未落,大家目光都投向張佑。

安境看了看大家,抬頭問成瑞,“陛下以為如何?”

成功原本就躍躍欲試,自己的作戰策略又得到張佑的誇讚,正要顯示一番。如今聽安境分析局勢,也合心意。當即向成瑞請戰,“父皇,兒臣請命統帥東征。請張大將軍統帥西征,為國解難,為父皇排憂。”

成瑞問張佑,“張卿以為呢?”

張佑征戰多年,素來居功自傲,隻是在京勢力單薄,不敢太張揚,大將軍做了多年,如今滯留在京,手中並無兵卒,如再不建功立業,怕也做到頭了。心裏也明白,他同安境麵和心不和,暗中較勁多年,敵不過安境家族實力雄厚,京城同黨甚眾。張佑知道安境此舉要將他排擠出京城是真。不過事已至此,他最好借這個機會在外番有所作為,迂回包抄,以退為進了。想到此,當即回稟成瑞,“為陛下解憂,臣張佑在所不辭!”

成瑞大喜,“好!有張大將軍勇猛,安侯機智,吾心安矣!”

當即下旨,封成功靖東大將軍,領兵五萬,安穩成績張蒙相佐,擇吉日出征東夷。封張佑平西大元帥,率七萬兵馬,掃平西狄。

 

這東夷十四國果然如安境所言,戰前議定要聯合起來抗成,等大成兵臨城下,各有各的打算,誰也不肯出兵支援第一個受攻擊的魯國,魯國國君挺了兩日,開門降成。此例一開,餘下幾國俱無鬥誌。成功等四個年輕一代聯手平定東夷十四國。其中十國效忠臣屬大成,另四國附庸,年年上貢,以求平安。

成功收編了十國軍馬,一鼓作氣,攻入寧田國,熙常出逃,舉朝百官都敦請幽王回來。於是成功要安穩和成績暫留寧田,協理幽王回朝一事。

成功帶著張蒙則意氣風發班師回朝,五萬兵馬交割司馬司,靖東大將軍印及兵符交還皇帝成瑞。滿朝文武齊出城郭祝賀,恭迎大皇子回京。靖東軍英勇將士俱有封賞。

正在滿朝慶賀勝利的時候,中州八郡縣呈報旱災蝗災,救災的奏折雪片般飛入京城。

大司徒安境早已傳令幾處太倉隨時準備發糧賑災,國庫中銀兩也齊備,早朝時便請旨。不過,安境有些遲疑,因為災情嚴重,災民流離四野,賑災一事非地方州縣能獨立完成,應由邘都中樞派官吏主持此次賑災,統一調配。

成瑞恩準,轉頭問成功具體如何操作。成功對此已有考慮,馬上回答要親領一萬靖東兵馬及兩名幼弟成立郡王和成果郡王奔赴災區。

安境皺皺眉,“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救災何以動用兵馬。自有司寇司所屬州縣掌隸協助賑災。”

成功微笑道,“立朝廷者,法也。法令民安其居,不安其居則國貧,國貧則不固,若不嚴懲流民,則令不行,國不安矣。安侯不是也憂慮四野災民,方才諫言中樞六司統籌此次賑災嗎?各州縣掌隸當行其正職為主,賑災為副。靖東兵則為賑災主力,平定東夷時,我用得趁手,上下齊心。既是賑災,靖東軍當然是要愛民為先,我會嚴令執行。安侯放心。”

安境點點頭,“殿下所言極是,朝廷慈愛百姓,方有今日開倉濟民,隻不過民有饑急,如若殿下能善待災民,方可教民服民。”

成功笑道,“舅父寬心,我自有分寸。”

安境眉頭略展,“如此便好,司徒司已將中州八郡縣籍薄備齊,請殿下過目,桑郡及越郡官倉均有賑災糧隊奔赴中州,聽候殿下統一調度。”

成功點頭笑道,“安侯一向縝密,事事早已到位,還請安侯調派司徒司幾名知事隨行,成立成果年輕尚無經驗,望表弟安逸也來幫忙。”

安逸是安境次子,成功此舉是示好安境而已。安境如何不知,笑道,“逸兒隨殿下振災過兩次,若是殿下覺著好用,調他過來便是。”

大家商量定了,一如既往地各行其責,井井有條。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經三十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