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人生。。。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的旅程不可複製。就是在鞋廠打工的人,每一天進廠出廠,流水線上,同樣的動作重複千百次。好像日子過得一樣,同樣車間裏的2個人,因為消磨業餘時間的方式不同,感受還是不一樣的。
讀了一篇新聞,講一個到東莞打工的農民工,來來往往於東莞和湖北老家,在東莞鞋廠打工,有活就多幹,沒有就去圖書館。17年的時間,成為東莞圖書館的常客。去讀書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因為圖書館有空調,幹淨,安靜。農村裏隻讀過7年書,初一就輟學的人,開始很多書都讀不懂。找一些讀得懂的曆史書籍人物傳記來看,消磨時間。。。
今年已經54歲的男人了,回到故鄉也已經沒有了房子和土地。父母都不在了。回到村裏也隻有在兄弟姐妹侄男侄女家吃飯睡覺。今年因為疫情,在家鄉這家那家的混了很久。等到解封了,回到東莞又找不到工作。那樣的年紀了,其它地方感覺也找不到工作去,也隻有回湖北老家再說吧,好歹還有親戚在故鄉。於是去東莞圖書館退還借書卡,拿回押金100元。圖書館工作人員讓他在本子上留幾句話。沒有想到留下的不經意的幾句感言改變了他的人生,網上出名了,工作也有了。東莞市政府幫助他在一家公司綠化隊找到工作。住進3人一間的宿舍。
讀書,讀閑書的好處似乎顯現出來。。。
不過對於他自己,為什麽要讀書,的確沒有什麽高深的道理。去圖書館也不是什麽高尚的情懷。
“我在圖書館看書,沒有想過靠它改變什麽。也不完全是要去彌補小時候沒讀書的遺憾。隻不過是打工在外有這麽個條件,圖書館又有空調很舒服。廠裏不比公務員,有活的時候往死裏加班,沒事做的時候放個把星期的假。這樣去兼零職也難得找,萬一剛找到一個零職廠裏又有單子來,就不好。所以就順其自然,有訂單的時候就加班沒訂單的時候就休息。(就到圖書館看書)”
“記者們問我看書的快樂和滿足在於什麽地方,我好像沒有覺察到,也沒有思考過這件事情。我一直覺得看書是件實用性不那麽強的事,平時在圖書館隻是自己慢慢看,也沒有和人討論,也沒什麽看得特別激動的時候。隻不過看的時候想裏麵的道理,越想越覺得深奧,越想看更多。所以我說“書能明理”,看書就是明白一些道理,是給自己的。”
很感概他那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看書是件實用性不那麽強的事,平時在圖書館隻是自己慢慢看,也沒有和人討論,也沒什麽看得特別激動的時候。。。”
讀書沒有壓力沒有目的,沒有功利和追求,“隻不過看的時候想裏麵的道理,越想越覺得深奧,越想看更多。所以我說“書能明理”,看書就是明白一些道理,是給自己的。”
可能,這才是可以一直到圖書館讀書的動力吧。。。
可能,這才是普通人過的不一樣的人生。。。
有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不過,可以隨便行萬裏路的人不多。但是不要緊啊。行不了萬裏路,讀幾本閑書,比如說《The Lonely Planet》(孤獨的星球)。也可以知道這個星球的魅力,感受這個世界的精彩;或者讀點曆史,也可以知道一些精彩的曆史一些慘烈的故事。或者讀幾本人物傳記,在別人的人生裏感受起伏跌宕。那些喜歡書本的人,可以讓人感覺有過好幾次的生命,好像有過好幾輩子的人生。。。
不要太功利,不要以為做什麽都要有目的性。其實人生越少目的性,才會越強大。所謂“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那些到處去學習怎樣教育孩子的人,先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和自己急功近利的目的性,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快樂祥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