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回家陪女兒吃飯,開車一路聽廣播裏2個男主持人鬥嘴,瑞典人的幽默經常是冷笑話。這2個人非常搞笑。一路笑著開車。到了家門口,關了發動機,電台節目還在繼續。
一個主持人說:
“你刺兒我那麽多了,給我一個擁抱吧(作補償)”,
另外一個說
“對不起,隻剩下最後一個(擁抱)了,那個要留著給我的媽媽”
笑容不自覺的浮上我的嘴角。開門進家裏,女兒問:
“媽媽為什麽這麽高興”。
我回答
"剛剛聽廣播,一個主持人對另外一個開玩笑要抱抱,另外那個主持人嘻嘻笑著回答“對不起,(擁抱)隻剩下最後一個了,要留著給我自己的媽媽” 也不知道為什麽,媽媽我聽到就高興了”。。。
擁抱,這是一個話題。抱,還是不抱,有時候有一點燒腦。。。
在瑞典,到是不用想那麽多,瑞典這裏的習慣,是朋友的話,不分男女,見麵都要緊緊擁抱。分手說再見的時候也要擁抱。如果和父母見麵或者說再見的時候,更是要好好擁抱一下。父母對孩子(不管這個孩子有多老),還要在臉上好好的親吻幾下。
告訴瑞典朋友我當年出國的時候隻是遠遠看著父母招招手,然後背轉身體悄悄流淚就進機場裏麵了。瑞典朋友瞪著藍色的大眼睛,吃驚的說 “在機場沒有擁抱爸媽,就這樣離開家出國走了,怎麽可能?怎麽可以?!”。。。
告訴他們我們東方人含蓄。他們直搖頭啊,直搖頭。。。
一個閨蜜姐姐說“國人的含蓄確實惱火。我離開家的時候也和你一樣,和自己的父母遠遠的揮揮手。再後來的分別就最多是握握手,像領導接見似的!”
的確,現在覺得和父母握握手的見麵或者道別,是被領導接見似的,嗬嗬。。。
在西方呆久了,現在擁抱孩子,擁抱父母,覺得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實也想擁抱好朋友。不過回到亞洲,大部分時間還是握手又握手。甚至隻是招招手,看似雲淡風輕,不帶走一絲雲彩似的和朋友再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唐代詩人李白的《贈汪倫》的詩千古流傳。不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估計李白和汪倫也沒有擁抱道別吧。
回到亞洲,男人們見麵和道別的時候相互不擁抱。男女授受不親,朋友之間,男女更是不擁抱道別。甚至和家裏的兄弟姐妹,見麵也不容易看見相互擁抱一下,耳邊說一聲“好高興”的溫馨場景。
每一回剛剛回到亞洲的時候, 我都要特別提醒自己,即使是對閨蜜。也不要隨便張開雙臂,也要看情況,有時候擁抱一下閨蜜,閨蜜會留下一臉錯愕,可能心裏想,什麽情況。。。
現在回亞洲,在外麵看見年輕的戀人之間擁抱不稀奇了。不過朋友之間的擁抱,還是不多。對老父親老母親的擁抱,也不經常看見。機場裏老夫老妻的好像也不擁抱說再見。我們亞洲人的確含蓄啊。。。
現在見麵或者道別的時候,我會緊緊擁抱我的孩子,也會緊緊擁抱我的父母。也會輕輕擁抱一下家裏已經是老夫老妻的那一位,嘻嘻。。。
閨蜜告訴我 “是啊,現在和孩子的見麵和分別都會擁抱,很自然。但是和父母已經沒有機會了。也許他們那輩革命人也沒有想過這樣的細節”(閨蜜的父親是大軍區的政委,離去很久了。母親也剛剛離開這個世界)
擁抱吧,至少要好好擁抱您的家人。特別是人到中年的我們,好好抱抱老父親老母親,趁著還來得及。。。
擁抱吧,經常擁抱您的孩子吧,告訴他們您是無條件的愛他們。緊緊擁抱您的父母吧。特別是人到中年的我們,擁抱您的父母,告訴您愛他們,趁著還來得及。。。
至於老夫老妻的您們,公開場合擁不擁抱,就是一個調查問卷的題目了,嗬嗬嗬。。。
謝謝您的時間!
前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