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父母的財產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也沒有在兄弟姐妹中引起大的矛盾。因為那個時候,全民都窮。大家的工資都低,周圍也都沒有哪家有多少存款。因為物質匱乏,也就沒有太大的奢望。當然了, 那個時候如果哪家的父母去世,為了一點兒喪葬費以及別人送的奠儀之類,兄弟姊妹吵架的也有聽說過。不過那樣的事情不多。鬧上法庭的幾乎沒有。
現在就不一樣了。。。
且不說做生意成功的商人,那些有多少多少億的富豪群體。就是像我們這些當年一無所有的大學生,在國內經過這麽多年,也掙了至少幾套房子,如果換算成錢,同學朋友裏有幾百萬,上千萬財產的,也是稀鬆平常。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老房子拆遷變成千萬富翁的,也不是太稀奇。現在比以前有錢多了,很多人家兄弟姊妹反而感情變淡了。現在兄弟姐妹為了錢,為了爭父母的財產鬧上法庭的,不要太多哦。。。。
對於我們這一批人,因為恰恰趕上計劃生育,國內的朋友幾乎都隻有一個孩子。這些財產都會給這個孩子。在海外的我們即便是有幾個孩子的,也會入鄉隨俗有遺囑。我們下一代的孩子們以後爭遺產鬧到法庭的,應該不多。。。
自己家裏的孩子之間財產分配沒有問題,但是牽扯到婚姻,問題就來了。如果沒有婚前協議一說,兒女這一輩,小兩口萬一離婚,外來的那一個有可能分去一半的資產,可能被分走幾百萬甚至更多。這樣一想,的確有點怕人。
從前的婚姻是對上眼兒就是花好月圓。對方父母是幹什麽的並不重要。現在的婚姻因為有太多經濟上的糾纏,才會考量很多背後的東西,才會考慮對方的家庭,“門當戶對”裏麵,對經濟的考量好像一下子重要起來。
作為父母,可能傾向於雙方的家庭即使沒有同樣多的錢,也不要差得太遠。不然會因為經濟背景的不對等,對金錢的應用可能有不同的見解。也可能需要補貼比較窮一點的那家的父母和兄弟姊妹。在婚姻裏麵就容易鬧矛盾,日子就不容易過得和諧和長久。。。
在金錢的麵前,在數字麵前,好像一切都可以分得清清楚楚。算得明明白白,可以盡量平分。可是感情呢?愛情呢?這些都是內心深處的感覺,很難計量出一是一,二是二。情感的東西一但開始算計,很多時候也就變味兒了,也就沒有平等可言了。
感歎啊,婚姻在金錢的麵前居然是如此的蒼白和脆弱。所以說現在城裏人和農村人,有錢人和沒得錢的人家聯姻越來越少。大陸這些年飛速發展,沒有想到階層固化得這麽快,有點錢的人都不願意孩子和窮人聯姻。還發明出了有點惡意的“孔雀女”和“鳳凰男”的稱呼。我感覺這樣的稱呼有點過頭了。
我們年輕的時候,大家都窮,那個時候“萬元戶”就很了不起了。不過當年對物質的考慮沒有這麽多。愛了就是愛了。感覺對了,沒有錢也嫁,感覺不對,“萬元戶”也不睬。。。
那個時候,感情比較純粹。愛情成熟了就是婚姻。當愛不在的時候,損失的隻是情感。
感情是看不見的,不足道於別人。愛消失了,自己躲起來默默地療傷,慢慢的化解就是了。時光荏苒,很多事情很多細節都會慢慢淡去,當然那些塵封的往事。可能有時候會記起。或者聽到一首當年共同喜歡的歌,或者看到類似的一個場景,眼睛裏可能會迷茫可能會恍惚一下,或許掠過一絲酸甜苦辣,樣樣嚐過的情色。不過即便就是那樣,也是稍縱即逝,是自己可以控製的,把自己的那一扇窗戶關上就是了。
然而當金錢牽扯進來,就不僅僅是心裏的傷痛了。會把父母也牽扯進來。可能讓父母難過,讓父母擔驚受怕。錢財是可以量化的,一是一 ,二是二,那樣的損失看起來就是是實實在在的傷痛,就是明明白白的侵害。
我們這一輩人,當年沒有錢的時候可能有缺錢的煩惱。現在有點錢了,大部分缺錢引起的煩惱消失了。 可是並沒有減輕心裏的負擔。相反,可能因為算計的東西更多。腦子裏的彎彎繞更複雜。人,也就更累了。。。
想到當年的情形,沒有婚紗沒有結婚照,我們10元錢就結了婚。生活裏也是高高興興的。記得那天領了證回來,晚上還是同學們大家每人湊一點錢在當時讀書的研究所食堂裏吃了一頓飯。每個人加了一塊紅油赤醬的紅燒大排就算慶祝了。酒到是好酒,是從貴州帶去的陳年茅台。本來是父母叫我們拿去孝敬導師的。不會也不好意思去送禮。放在宿舍裏一段時間了。那回正好拿來作為我們結婚的酒,讓同學們消化掉。
當年的婚姻簡簡單單。門當戶對根本不在考慮中。父母的財產更是沒有考量。白手起家,走到今天,沒有餓著凍著,也成為了小康之家,體會著每天各種小確幸帶來的小幸福和小快樂。
感覺現在的世界太複雜。現在的世界有點無奈。現在我們這些人的兒女長成大人了,我們的口袋裏也多了幾文錢,這些事情好像不考慮也不行,考慮多了也麻煩。這咋整呢?
經曆過我們小時候那種苦日子的年代,像我這種腦子不夠用的人也應該不少。現在剛剛有點兒錢了,好像就得開始計算了,您說煩不煩?
(下一篇:西化兒女的婚姻和交叉求偶的理論)
謝謝故事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