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箱子的故事

留學生,第一代移民的點點滴滴
個人資料
媽媽的故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移民的身份認同影響第二代

(2018-04-08 12:06:07) 下一個

 

開車上班路上聽廣播、是在討論identity的問題,有一個移民打電話參加討論,說好難回答“你從哪裏來你是哪國人?”這個問題。。。

仔細一想,的確是不容易。

以前我每年都有2次雷打不動的參加行業大會時間。四月份春暖花開的時候是到日本飛東京,9月份是到美國飛舊金山。那個時候畢業不久,還可以說是年輕力壯,精力充沛。雖然孩子小,家裏事情也多,但是以每天少睡覺來工作著,還是做了不少事情。雖然是在公司裏做事,但是那個時候每年都還會寫1,2篇文章來發表。參加會議,也常常會被選出來上台去做口頭報告。

回答這個 “你從哪裏來你是哪國人?” 的問題在那一段時間就比較多。因為這不是一句話就可以說得清楚的,所以往往還得多囉嗦幾句。。。

記得第一次在日本的大會上作口頭報告。一般來說第一句話都是介紹自己姓甚名誰,從哪裏來的。我也不例外。站在台上對著下麵黑壓壓的一片聽眾,說”My name is XXX,I come from Sweden“ 這句”我從瑞典來“話音一落。看到下麵有錯愕的眼神和竊竊私語的人。我愣了一下。突然發現這句話好像需要解釋。如果換到現在, 我會用開玩笑的口氣說“你們的確沒有看到金發碧眼,不過我的確是從斯德哥爾摩來的。。。” 這樣讓大家哈哈笑一笑,然後再開始講我的工作。隻是當時年輕沒有現在這麽油,所以當時隻是愣了一下,就繼續講我的工作了。

現在如果第一次遇到,我會說“我是從瑞典來的,不過原來是中國人”,還會開玩笑說“你一定可以看得見。。。”(因為我是單眼皮小眼睛啊。。。哈哈)。

如果仔細想這個問題,的確不好回答。別人問“你從哪裏來你是哪國人?”我可以回答我從瑞典來,但是對於我是哪國人,的確不是一句話就可以簡單回答的。。。

如果我回答我是中國人,心理上當然是行得通也是這麽想的,道理上卻好像說不通。因為我拿的是瑞典護照,在中國已經沒有身份證明,去中國訪問或者探望父母都需要和瑞典人一樣付錢申請簽證,到中國過海關也得走外國人通道。。。 

但是如果我說我是瑞典人,心裏也別扭,因為我隻是換了一個護照而已,父母都在中國,我的模樣就是典型的中國人。雖然在外麵用英文用瑞典語。回到家裏還是中國風,還是在家裏煮中國飯,說中國話,看中文電視,用中文寫作。。。甚至逼著一雙兒女在家裏隻能講中文,兒女給媽媽我發信息和微信也必須用中文寫。。。真的是“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你從哪裏來你是哪國人?”這個問題現在我一般都會多說幾句。會說我從瑞典來,不過出生在中國,現在拿瑞典護照,居住在斯德哥爾摩。。。

對於我們的一雙兒女,“你從哪裏來你是哪國人?”這個問題本來不應該困惑他們。他們出生在瑞典,拿著瑞典護照,和瑞典小朋友一樣經曆所有的幼兒園,托兒所,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係統。從小打一樣的預防針, 唱一樣的兒歌,講著地道的瑞典語,他們的很多好朋友都是金發碧眼的本地人。這個意義上說這樣的困擾應該沒有。他們就是土生土長的瑞典人。不過因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他們看著也是中國人。 我們家裏的習慣也是中國文化的占主流。2個小孩子每年夏天雷打不動的回中國一個月, 和爺爺奶奶,姥姥阿公在一起。在他們的心裏,也不是100%認為他們自己就是瑞典人。。。。小的時候問他們是哪裏的人,兒子會回答”我是中國瑞典人“ (兒子喜歡中國飯), 女兒則回答“我是瑞典中國人”(女兒喜歡瑞典飯菜多些)。他們很自豪有中國人的血統和背景呢。

現在他們長大了,有時候反倒有點兒困惑了。兒子就回來說過,大學裏見到陌生人,人們會給他先講英文,問他哪個國家來的,以為他是中國來的客座學生呢。。。

瑞典是一個民族相當純的國家,祖祖輩輩在這裏的瑞典本地人超過 70%. 芬蘭人都算是移民呢,芬蘭有十幾萬人在瑞典, 就是移民中數一數二的移民群體了。。。

到去年年底,瑞典人口到了差不多一千萬人。 可是中國人在瑞典的,像我們這樣出生在中國現在住在瑞典的,隻有3萬一千多點兒, 加上我們的下一代,即父母是中國人但是出生在瑞典的第2代, 總共也才3萬七千多人。在這裏0.4%都不到。也就是一千個瑞典人裏有不到4個中國人。很少很少的比例哦。生活在瑞典,有異鄉人的感覺, 也就不奇怪了。。。。

可能北美的朋友們這一方麵不會感覺這麽明顯。美國和加拿大,本來就是移民多,特別在加州。記得第一次到舊金山,下了飛機,感覺回亞洲了。。。

謝謝您的時間!

來點瑞典風土人情吧

瑞典冬天黑夜最長的一天喝什麽?

瑞典的吃喝玩樂:牛奶和肉圓和美女帥哥的關係

牛奶盒子背後的愛的故事

 

附錄統計數據: 現在住在瑞典但是出生在中國的人(1900 — 2017),到2017年底隻有31 333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媽媽的故事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朋友的評論。 非常感謝 風車輕舞鬱金香,spot321, 大號螞蟻, 曉青, MoatCity, chufang, 錦西, 白風,ZHUOYAO, 燕超塵, 小聲音,醫者意也。

今天又開始瞎忙。不好意思沒有一一答謝。請多多包涵哦!
醫者意也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問題需要答非所問才行。人家問你從哪裏來,你不能從字麵上去理解,你應該直接回答你是Chinese。這樣就雙方都滿意了。人家要問的是種族,你不要試圖回答國籍。或者你想全麵一點的話,你就說你是Chinese-Sweeden.
小聲音 回複 悄悄話 的確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身(深)有體會,太理解你的心情了:))
問好媽媽的故事,謝謝你的來訪及親切留言,你的名字看著好親切,祝新周快樂!
燕超塵 回複 悄悄話 比如如果我是一個外星人,我有藍色的皮膚,生活在地球上。我有中國護照,甚至有上海戶口,請問地球人會認為我是外星人還是地球人?
人是社會的人,一個人是哪裏人有時候更大程度地取決於社會上其他人認為這個人是哪裏人,這和這個人的國籍基本無關
MoatCity 回複 悄悄話 On condition that all else being equal (social & political, economical, etc), 可能還是生活在自己相同的族類中感到舒服:現在很少見有日本人移居海外了。和印度的朋友交談過,他們有類似的感覺,覺得自己的膚色在這個社會容易被區分出來。不過 1)人家有語言優勢;2)印度的社會及經濟環境比中國更糟,在這生活比較死心塌地,做長遠打算。
On death bed, how many of us would say, damn it, it all has been a mistake?
ZHUOYAO 回複 悄悄話 老美稱ABC為中國人孩子或那些在美國出生中國孩子
ZHUOYAO 回複 悄悄話 看臉時代不光是個人認同,還有別人對你的身份的認同。
白風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問題確實很無解。別人問我我一般說從中國來,可是要有加拿大的同事在身邊他們反到不滿意了,幫我加一句我們都從加拿大來。
錦西 回複 悄悄話 相貌和骨子裏的歧視,會永遠存在。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我在芝加哥,見到帶口音的白人也知道他們來自外國。有次一個檢查熱水器的白人小青年就是波蘭人。他其實是在美國出生的,但還是帶口音。至於這裏的老墨就更不用說了。
MoatCity 回複 悄悄話 Two years ago, our flight was delayed 24 hours in Ethiopia, and we were transported to a hotel in the capital, they took our passport, and we were able to roam in the city for a day. With two other Caucasian American friends, we set off to walk the downtown area. In reality, three of us are all Americans (US passport holders), yet, everywhere we went, the local people singled me out by yelling "China! China! China!". I took it as compliments, as all the markets in the city are full of Chinese products, and Chines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were building high-rises there. Yet it made me think, no matter how much I tried to assimilate in this country, to become an authentic American, my skin color will always "betray" me. All the places I visited, no matter what kind of passport I am holding, they all perceive me as Chinese.

We, Chinese parents, probably don't know all the details about how our kids are dealing with the identity issues outside our homes.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過幾代就好了。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啥叫中國人?

2017-01-18 14:40:48閱讀(3822)評論(7)
這個話題其實早在回國發展,我的中國壇早十幾二十年前就討論過。但是現在這兩個壇都是人煙罕至。子壇家壇股壇這些紮根美國的壇倒是一眨眼就翻頁。故此,宣傳陣地終於跟上了形勢 。

其實無非有三大標準。一是國籍,或者忠心屬性,利益屬性,政治屬性。二是血統,膚色。三是語言,文化,生活習慣。

國籍,是定義上最簡明的。當然也還有脫籍,雙國籍等變數。而包括這些變數的本質原因是個人家庭的長遠利害。是否真心的忠心於這個國家,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大環境所帶來的維護的個人家庭的得失。從這個角度來說,老中小中1.5中,都是很鐵的美國人。包括多數沒有入籍但是渴望入籍的小留,都是美國人。簡單地說,就是政治意義上的美國人。反之呢,在中國體製內的,既得利益群體和渴望打入這些圈子的,都是中國人,包括一些在中國的白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就是政治意義上的中國人。但是,多數有中國籍的中國人,尤其縣鄉村的,嚴格地說不是中國人。因為不具備足夠的中國公民所擁有的權力和收益。隻能說是接受中國政府管製的人,或者相當於中國殖民地的人。好比當年的印度人,不能被稱為是英國人。

血統,是直觀上最簡明的。也是最容易誤導的。嚴格地說,中國人和美國人,這兩種人都不是血統人。中國漢族人,美國白人或許可以算是血統人。這兩種血統人是兩國的主體血統人,所以常常被拿來混淆替代中國人和美國人這兩種政治人的概念。美國人在兩百年前是不存在的。中國人在一百年前也是不存在的。這些都是政治政權的概念人。中國漢族人和歐洲白人則是曆史悠久的血統人。但是同時中國也存在白種血統的中國人,美國更存在漢族血統的美國人。所以書什麽做中國人不忘本,做美國人人家不要你雲雲。本身就是胡說八道加上種族歧視。不僅是在試圖分裂美國,同時也是實際上在分裂中國。

文化,是比較複雜多元的,於是也是更容易誤導的。文化這東西,有傳承,但是變化也是很多很快的。時代的影響,地域的影響都很大。還有就是,不是以口頭上信奉什麽經典為標準,而是以日常生活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為標準的。所以從文化標準出發,華裔美國人和白裔美國人在文化上的差別,恐怕遠小於東北人和土家人的文化差別。小留和小中的差別,可能小於上海人和寧夏人的差別。今天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差別,遠小於今天中國人和孔子時代的先秦漢人的差別。文化的遠近,說白了就好比交朋友,順眼的有共同愛好話題的就容易走得近乎,容易互相理解。所以用什麽文化傳承之類去劃分劃界,不僅是居心不良,而且是畫蛇添足。合得來合不來,不是拉個標簽,背幾句詩詞能夠改變的。

美國人,美國文化對外的輸出是大道大勢,大開大合。美國文化,兩百年前也是不存在的。中國文化據說有五千年曆史,但是今天的中國文化和五百年前的聯係可能也就剩下了官本位和飲食這兩方麵。其他方麵,其實是已經美國文化化了。所以以什麽孔子學院之流,拿著兩千五百年前的一些微言大義,或者半明不懂的話來尋找文化認同,乃至文化傳播,不僅是小道,甚至是死道。文化,還是得向前看,更多的是創造的而不是繼承的。所以,文化定義上的中國人,不僅在美國模模糊糊,就是在中國還有幾個也是值得推敲的。

所以,真不好說啥叫中國人,更不要說做一個中國人。不如回到大地,核心利益在中國的是中國人,核心利益在美國的是美國人。 在此之下,與周邊互相交流互相影響,鬥爭妥協合作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不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血統,文化之類的分歧分叉,都是在這個大框架下麵的。是在美國人之下的種族,階層,地域,行業的分叉。是在中國人之下的民族,城鄉,體製內外的分叉。主次一明,雲開霧散。有啥好糾結的,其實就那麽回事!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你從哪裏來?”確實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那次去佛州玩,晚上湊熱鬧去看露天電影,旁邊一個話多的美國白人問我們是從哪裏來的?我們說了州名,他還不滿意,問你們最早是從哪裏來的?我們說了中國以後他才滿意。沒辦法,融合的第一障礙就是我們的外貌,即便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如果外貌沒有改變,始終會被問同樣的問題。
風車輕舞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我即使換了護照也不會被看作歐洲人,我自己也不會認為我不是中國人,所以我就沒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