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閱讀一首詩的時候或者當你聽到一首詩背唱出來的時候,你是否流淚呢?如果是,那你就是被詩歌感動了。這是文學人應該有的深度。
我們聽威廉·葉芝“當你老了”的時候,回味“多少人愛你青春歡唱的時刻”。我早就閱讀了這首詩,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然而,當我老了,再聽這首詩,閱讀這首詩,我不由得熱淚滾滾,因為愛已經滲透到我們的靈魂,像熟了的菩提,沉甸甸的。
這首詩也有愛滲透到靈魂裏的感覺,所以再讀的時候,就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不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兒,也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就是因為靈魂的共鳴。
威廉·葉芝先生年輕的時候愛上了毛熱剛,那個著名的愛爾蘭獨立運動女性。毛熱剛因為要參加政治,所以就非常執著的保持單身,讓非常愛她的人,一直異常的失落,就寫下了這首動人的詩,回味無窮。威廉·葉芝先生1923年 獲諾貝爾文學獎。
非常肯定的說,流淚的靈魂當中,有不一樣的東西,有遠遠超過常人的東西。感謝神的恩賜,感謝神的幫助。有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讓神的恩典,普遍的恩典,向大眾說明清楚。
許多人不僅要問,你愛我的年齡,外貌還是愛我的靈魂?當然,不能阻止人有世俗的看法,但更加讚美靈魂的高貴和美麗,這個能被詩感到得流淚的靈魂。